《闇黑情緒》:習慣委屈自己的人,很多時候甚至不知道自己 ... | 不知道自己的情緒

文:邱淳孝. 以和為貴. 「做自己」好難. 曾經有個案對我說:「我知道你說的,要重視自己的需要、重視自己的感覺,要練習拒絕自己不想要的 ...現正閱讀《闇黑情緒》:習慣委屈自己的人,很多時候甚至不知道自己「正在委屈」2019/11/12,生活PhotoCredit:Shutterstock/達志影像精選書摘TNL精選書籍,讓你站上文字巨人的肩膀,遠眺世界。

看更多此作者文章...訂閱作者收藏本文文:邱淳孝以和為貴「做自己」好難曾經有個案對我說:「我知道你說的,要重視自己的需要、重視自己的感覺,要練習拒絕自己不想要的要求,可是,每當我要『做自己』的時候,就很『怪』。

」我問:「例如?」個案說:「就像上次,我朋友要找我吃飯,可是那天我有點累,想早點回去休息,可是如果我不去,他們是不是會覺得我很難搞、很孤僻、很難相處。

還有上一次,我朋友要借我的筆記抄,可是我覺得他上課都不專心,我憑什麼要借他筆記。

可是借他筆記,我也沒有什麼損失。

但我就是不想借,但不借,我又覺得自己人好像很不好,幹嘛這麼小氣。

」我說:「你好像很怕自己變得很『不合群』,也會很怕別人怎麼看你,甚至不喜歡你。

」過了幾秒鐘,我再補充:「雖然心裡面也有一部分,你也覺得這麼做,是沒有錯的。

但就是會有一種很不自在的感覺……」個案說:「對!我知道我這麼做沒問題,但就是很難……」為什麼我們腦袋上知道,拒絕別人是沒問題的、做自己是好的,但我們就是「做不到」?其實「做自己」的這個概念,是我們這個世代,隨著時代演進,西方個人主義的文化才漸漸潛移默化地傳進台灣。

更仔細地區辨,你會發現現在大部分的主流心理學知識,也都是來自西方,所以當我們要打著個人主義「做自己」的旗幟生活時,勢必會在「重關係」的東方集體主義文化中遇到很大的衝突。

舉例來說,從小我們就一直被灌輸「以和為貴」的觀念。

就算別人讓你不開心,你也不可以生氣;上課不要當那個發言特別多的人;在班上要「合群」、不要搞怪。

如果你是屬於自主意識比較強、情緒起伏比較大、比較有自己想法的孩子,或是有一些特殊身分,例如家庭有變故、有身心障礙、生於外籍配偶的家庭、同志族群等等,我想你對於「別人異樣的眼光」應該不陌生。

有人說教育就像是鐵鎚,而那些表現「特殊」的孩子,就會被當作「凸出的釘子」一鎚敲下去,這樣,大家就都「一樣」了。

人際和諧──情緒表達抑制為了「以和為貴」,我們必須抑制自己真正的感覺與表現,在心理學上,我們稱之為「情緒表達抑制」。

情緒表達抑制指的是:「當情緒被喚醒時,我們有意識地抑制自己的情緒表達行為」,舉例來說,當有一個人對你做出冒犯的事情時,你是要直接告訴對方你的不舒服,還是要忍著自己的不舒服,然後笑笑地回應他說:「沒關係。

」如果你的反應是後者,那麼,你就在使用「情緒表達抑制」,把被喚醒的情緒壓抑下去。

大多數的研究指出,「情緒表達抑制」並不是一個有效的策略,甚至會對一個人的心理建設、社會適應帶來負面影響。

白話來說,就是壓抑情緒對你的心理健康並不好。

然而,「文化」扮演了關鍵影響因素。

在西方「個人主義文化」中,情緒表達抑制發揮比較負面的作用,可能會與消極情緒、社會焦慮、憂鬱症有關,甚至對心理彈性、社會適應、記憶等產生消極影響。

然而在東方「集體主義文化」中,使用「情緒表達抑制」,有時在人際關係、情緒體驗與心理及社會上的適應有較好的表現,並非完全是個不好的調節策略。

因為,在個人主義文化中,主流文化期待是「最大化積極情緒,最小化消極情緒」;然而在集體文化中,主流文化期待的是,經由積極情緒和消極情緒間的「平衡」來尋求一個「中庸之道」。

此外,謙讓、克制、隱藏強烈情緒、保持冷靜,被認為是成功的積極表現。

如果自由地表達消極情緒,可能造成「人際中斷」──這在集體文化中,被認為是不必要的結果。

白話地說,西方個人主義文化,重點是讓自己開心。

東方集體主義文化,雖然也希望能讓自己開心,但更重視「人際和諧」,而為了人際和諧,必須壓抑自己的情緒,以適應主流文化期待。

大家可以回想一下,自己或身邊的許多人,是不是常常開心的時候不能太開心,難過的時候不能太難過,生氣的時候不能太生氣,普遍處於一種有點「壓抑」的狀態?由此衍生出來,我們還有幾個特殊的現象:習慣委屈、台灣阿信、老二哲學。

習慣委屈「委屈」是在華人文化中,很特別的一種情緒。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