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我怎麼了?」情緒教育需要父母和孩子從小做起 ... | 不知道自己的情緒

情緒發展」議題長期被忽略,致使青少年們常處於一種對自己的壓力狀態缺乏敏感度的狀態。

等到發現自己撐不住的時候,往往已經身心俱疲。

親子關係「我不知道我怎麼了?」情緒教育需要父母和孩子從小做起作者陳姝蓉2020-11-23「情緒發展」議題長期被忽略,致使青少年們常處於一種對自己的壓力狀態缺乏敏感度的狀態。

等到發現自己撐不住的時候,往往已經身心俱疲。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大學生自殺案件頻傳,各界專家,開始提出自己的觀點與聲音。

讀完,覺得沈重,也無奈。

近日的討論有許多面向,包含了菁英制度的競爭性可能帶來的壓力,以及家庭系統中的代間情緒溝通困境,使得孩子沒有選擇向同學或家人求助。

並且希望透過推廣學校的關懷風氣以及自殺防治的概念,並期待能強化學校的輔導系統,以接住這些搖搖欲墜的孩子們。

我認為有一個相當核心也重要,但並沒有被討論到。

那就是:「情緒發展」議題長期被忽略,致使青少年們常處於一種對自己的壓力狀態缺乏敏感度的狀態。

等到發現自己撐不住的時候,往往已經身心俱疲。

自殺防治是後端的減害工作,寄望能讓已經憂鬱的孩子得到適度的協助,因為緊急,所以被廣泛討論。

但結構面、教育面的問題,則是前端且需長期努力的,無法立即達到效果,但若不行動,也能預期憂鬱的孩子仍會持續出現。

情緒發展需要透過父母的協助現在有越來越多人強調情緒智商(EmotionalQuotient,EQ)的重要性,但要擁有高的情緒智商,意思是要有一個情緒發展的歷程,包括孩子能辨識自己的情緒、理解不同情境可能所引發自己哪些特定的情緒、以及運用理性選擇如何回應及處理情緒。

但在現代的教養中,多數父母並不知道孩子的情緒發展,需要透過親子的互動與回饋而學習,而多數父母也不知道自己需要多一些對情緒認識、覺察及反映的能力以回應孩子的情緒表達。

透過父母的回應與指認,比如對著玩具壞掉的孩子說「你喜歡的玩具壞掉了喔,你好難過!」這一句短短的回應,同時包含了父母看見了孩子的情緒、關注孩子的難過,並且幫助孩子知道,自己的感受是難過的,而難過的情緒來自於有個喜歡的東西壞了、不能用了,但即使如此,父母會陪著自己,經驗這個難過。

我自己的育兒經驗中,也是一路摸索而來。

想到坊間尋求一些陪玩和教養的媒材時,看到的是充斥各種刺激認知學習的圖卡、字卡,從牙牙學語開始,就讀給孩子聽。

即使有一些教導辨識情緒的繪本[1] ,也很少系統性地向父母說明,為何需要教導孩子認識自己與練習調節自己的情緒。

加上前面所敘述,菁英制度的結構,成就導向的追求,還是使得認知訓練、能力培育的教養成為主流。

另一個困難則是,情緒發展議題,對五、六年級生的父母,也是非常陌生的。

他們的成長歷程,其實也缺乏接觸情緒或被自己父母回應情緒的經驗。

父母無力接收與回應孩子的情緒訊息當有機會與大人們談起青春期孩子的憂鬱情緒或自殺意念時,常會聽見:「我們小時候,爸媽也不曾關心我們心情如何,但我們也沒有憂鬱或鬧自殺啊!現在的小孩到底怎麼了?」對於語帶指責、內心卻焦急又困惑的大人們,我感受到他們的期待是,如果我小時候都能在缺乏情感關注的情況下長大,你們(八、九年級的孩子)為什麼做不到?雖然思緒上有著想給孩子更多空間的意念,但是當孩子需要更多理解以及陪伴的時候,不曾被好好照顧過情緒的父母們,經常難以跨過這個坎,給出孩子所需要的回應。

若不是不知道該怎麼做才能照顧情緒,便是不自覺與孩子計較起來,覺得我已經比自己的父母做得更多了,你還要我怎麼辦?情緒是個訊號,提醒個體對於環境或生活事件已經出現某種經驗或感受[2] ,當父母自己也缺乏處理情緒的經驗,以及對情緒的敏感度與覺察力,看見孩子安靜,就覺得孩子很乖,聽見孩子笑,也覺得很好。

一旦面對孩子的生氣、哭鬧、驚訝、害怕等反應,則容易反射性地制止或指責,或是根本忽略了孩子的表達而沒有回應。

這可能是因為父母自身的焦慮,不知如何回應,或是開始對孩子生氣,好像自己已經很努力了,為何孩子還如此地「難照顧」,因而會想要消除這些負面情緒,並且幫孩子「矯正」過來,繼續保持乖巧和愉悅的狀態。

對父母而言,這是無意識想保護自己,不會重複經驗做父母的挫敗,但卻可能使孩子感受到自己有負面情緒是不好的、或是覺得父母對於有負面情緒的自己是沒興趣的,因而產生對關係的不安全感和不信任感。

從這裡連結到這群情緒低落、憂鬱的大學生們,為何不尋求父母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