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怎麼辦?安眠藥可以吃嗎?醫師教你正確戰勝失眠! | 失眠吃什麼藥
失眠的時候因為擔心影響隔天的工作,反而會越緊張越睡不著,真的很痛苦。
失眠在台灣社會中是個常見的疾病,但不是每個人對失眠,及安眠藥物 ...Skiptocontent失眠是許多人會經歷過的睡眠問題,失眠的原因百百種,人們可能會因為工作、課業、情感或疾病等問題,而出現晚上輾轉難眠、影響到白天精神不振的苦惱。
有些精神疾病,例如思覺失調症、憂鬱症、焦慮症、躁鬱症…的患者,也可能伴隨著失眠的症狀。
在這樣的惡性循環下,失眠也會連帶影響個人在工作或課業上的表現,甚至不少人出現口臭或者嘴破的困擾。
依據台灣研究統計指出,2017年慢性失眠的盛行率有11.3%,也就是說10人之中有1人長期受到失眠的困擾[7]。
相較於其他鄰近國家如日本(4%)[8],台灣的盛行率足足高出2倍有餘。
有些民眾不知其中風險,就自己隨意嘗試了各種改善失眠的偏方,這看在醫師眼裡,真的替他們捏一把冷汗啊!失眠的時候因為擔心影響隔天的工作,反而會越緊張越睡不著,真的很痛苦。
失眠在台灣社會中是個常見的疾病,但不是每個人對失眠,及安眠藥物的用藥安全,都有全面的認識。
因此MedPartner團隊醫師將在這篇文章中整理文獻,完整讓你了解失眠的成因、各種治療方式,以及可以如何預防失眠。
失眠是怎麼發生的?從睡眠的生理談起失眠真的很痛苦,但想搞懂失眠的原因前,一定要先搞懂人類的生理時鐘。
為什麼人類會在白天時活動、晚上時在固定時間內睡覺?這和褪黑激素這個物質,有很大的關係。
人類的生理時鐘主要是由中樞神經裡的視叉上核(suprachiasmaticnucleus)調控。
當眼睛的視網膜接收到光照,就會將神經訊號傳遞到腦部中的視叉上核,接著影響到松果體內褪黑激素的分泌。
褪黑激素分泌的量,和光照的強弱成反比。
因此在日光或燈照的環境下,褪黑激素就難以分泌。
但一到晚上的時候,松果體就會提高褪黑激素的分泌。
褪黑激素對睡眠有兩個主要作用:讓大腦產生睡意,接著開始入睡。
可調節從睡覺到醒來的時間,才能維持足夠的睡眠時數。
褪黑激素對睡眠的影響很明顯,例如5歲以下孩童,一般睡眠時間可在10到15小時之間、成人的話則是7至9小時。
而年長族群因褪黑激素的分泌減少,睡眠時間開始縮短為5到8小時[4]。
所以大家常常會看到老人家超早起床,不一定是因為想要身體健康,很多是真的睡不著啊! 睡眠的週期變化從我們入睡到起床這段期間,其實是有週期變化的。
一般睡眠週期,可分為非快速動眼期(Non-rapideyemovements簡稱NREM)及快速動眼期(Rapideyemovements簡稱REM)。
一個睡眠週期大約是90分鐘,會從非快速動眼期開始,一直到快速動眼期結束。
正常的睡眠會有4到5個睡眠週期,其中非快速動眼週期約佔了總睡眠時間約4分之3,快速動眼期則佔了4分之1左右。
兩者的差異如下:非快速動眼期:NREM時期眼球不會快速轉動,且身體的血壓、心跳及體溫會有下降的現象。
快速動眼期:REM時會出現眼球轉動的現象,且身體除了橫膈之外的大部分的肌肉處於鬆弛的狀態。
睡覺時作夢或磨牙的舉動常會在REM時段出現。
底下這段如果覺得太難,可以快速帶過,但這跟後續藥物治療有關,還是必須講一下。
NREM及REM的轉換是由橋腦及間腦的一群神經核所控制,包括藍核(Locusceruleus)、背縫核(dorsalraphe)以及一群分泌膽鹼的神經核。
此外,有多種神經傳導接受器負責我們每天睡眠及醒來的感覺。
與安眠藥物治療有關的接受器為伽傌胺基丁酸A型接受器(gamma-aminobutyricacid簡稱GABA-A接受器),主要是負責我們的睡眠週期。
所以千萬不要以為睡覺很簡單,在你洗洗睡之後,其實身體內有很複雜的生理機制在運作著呢! 失眠分三種!你的是哪一種?你如果跟醫師說「我失眠了」,醫師通常會想知道你是「哪種失眠」,才能幫你對症下藥。
基本上失眠可以分為「難以入睡」、「難以維持睡眠」以及「提早起床」這三種狀況。
正常人通常會花上10到20分鐘之後才會開始入睡,之後通常可在固定的時間範圍內醒來。
如果睡眠中途醒來的話,我們通常能在30分鐘以內回到睡眠狀態。
而失眠主要有難以入睡、無法維持睡眠,以及提前起床三
失眠在台灣社會中是個常見的疾病,但不是每個人對失眠,及安眠藥物 ...Skiptocontent失眠是許多人會經歷過的睡眠問題,失眠的原因百百種,人們可能會因為工作、課業、情感或疾病等問題,而出現晚上輾轉難眠、影響到白天精神不振的苦惱。
有些精神疾病,例如思覺失調症、憂鬱症、焦慮症、躁鬱症…的患者,也可能伴隨著失眠的症狀。
在這樣的惡性循環下,失眠也會連帶影響個人在工作或課業上的表現,甚至不少人出現口臭或者嘴破的困擾。
依據台灣研究統計指出,2017年慢性失眠的盛行率有11.3%,也就是說10人之中有1人長期受到失眠的困擾[7]。
相較於其他鄰近國家如日本(4%)[8],台灣的盛行率足足高出2倍有餘。
有些民眾不知其中風險,就自己隨意嘗試了各種改善失眠的偏方,這看在醫師眼裡,真的替他們捏一把冷汗啊!失眠的時候因為擔心影響隔天的工作,反而會越緊張越睡不著,真的很痛苦。
失眠在台灣社會中是個常見的疾病,但不是每個人對失眠,及安眠藥物的用藥安全,都有全面的認識。
因此MedPartner團隊醫師將在這篇文章中整理文獻,完整讓你了解失眠的成因、各種治療方式,以及可以如何預防失眠。
失眠是怎麼發生的?從睡眠的生理談起失眠真的很痛苦,但想搞懂失眠的原因前,一定要先搞懂人類的生理時鐘。
為什麼人類會在白天時活動、晚上時在固定時間內睡覺?這和褪黑激素這個物質,有很大的關係。
人類的生理時鐘主要是由中樞神經裡的視叉上核(suprachiasmaticnucleus)調控。
當眼睛的視網膜接收到光照,就會將神經訊號傳遞到腦部中的視叉上核,接著影響到松果體內褪黑激素的分泌。
褪黑激素分泌的量,和光照的強弱成反比。
因此在日光或燈照的環境下,褪黑激素就難以分泌。
但一到晚上的時候,松果體就會提高褪黑激素的分泌。
褪黑激素對睡眠有兩個主要作用:讓大腦產生睡意,接著開始入睡。
可調節從睡覺到醒來的時間,才能維持足夠的睡眠時數。
褪黑激素對睡眠的影響很明顯,例如5歲以下孩童,一般睡眠時間可在10到15小時之間、成人的話則是7至9小時。
而年長族群因褪黑激素的分泌減少,睡眠時間開始縮短為5到8小時[4]。
所以大家常常會看到老人家超早起床,不一定是因為想要身體健康,很多是真的睡不著啊! 睡眠的週期變化從我們入睡到起床這段期間,其實是有週期變化的。
一般睡眠週期,可分為非快速動眼期(Non-rapideyemovements簡稱NREM)及快速動眼期(Rapideyemovements簡稱REM)。
一個睡眠週期大約是90分鐘,會從非快速動眼期開始,一直到快速動眼期結束。
正常的睡眠會有4到5個睡眠週期,其中非快速動眼週期約佔了總睡眠時間約4分之3,快速動眼期則佔了4分之1左右。
兩者的差異如下:非快速動眼期:NREM時期眼球不會快速轉動,且身體的血壓、心跳及體溫會有下降的現象。
快速動眼期:REM時會出現眼球轉動的現象,且身體除了橫膈之外的大部分的肌肉處於鬆弛的狀態。
睡覺時作夢或磨牙的舉動常會在REM時段出現。
底下這段如果覺得太難,可以快速帶過,但這跟後續藥物治療有關,還是必須講一下。
NREM及REM的轉換是由橋腦及間腦的一群神經核所控制,包括藍核(Locusceruleus)、背縫核(dorsalraphe)以及一群分泌膽鹼的神經核。
此外,有多種神經傳導接受器負責我們每天睡眠及醒來的感覺。
與安眠藥物治療有關的接受器為伽傌胺基丁酸A型接受器(gamma-aminobutyricacid簡稱GABA-A接受器),主要是負責我們的睡眠週期。
所以千萬不要以為睡覺很簡單,在你洗洗睡之後,其實身體內有很複雜的生理機制在運作著呢! 失眠分三種!你的是哪一種?你如果跟醫師說「我失眠了」,醫師通常會想知道你是「哪種失眠」,才能幫你對症下藥。
基本上失眠可以分為「難以入睡」、「難以維持睡眠」以及「提早起床」這三種狀況。
正常人通常會花上10到20分鐘之後才會開始入睡,之後通常可在固定的時間範圍內醒來。
如果睡眠中途醒來的話,我們通常能在30分鐘以內回到睡眠狀態。
而失眠主要有難以入睡、無法維持睡眠,以及提前起床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