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症可以 治癒嗎延伸文章資訊,搜尋引擎最佳文章推薦

1. 焦慮症能徹底治好嗎你還以為治不好它嗎

對於很多焦慮症患者而言,每個人都會問:焦慮症能徹底治好嗎?至於這個問題,小編今天就來為大家解答一下,同時在這裏還會告訴大家焦慮症的症狀以及 ...熱門搜索:護膚影視資訊國際熱點首頁服飾着裝搭配T台走秀新潮單品潮流街拍美容護理護膚髮型香氛健康泡妞助手戀愛新手搭訕技巧約會技巧戀愛技巧浪漫情書把妹案例時尚訊明星八卦時尚訊評論影視資訊演出活動體育吧時尚訊爆料熱點社會國際熱點人間百態奇事怪事世間印象嘰歪哥愛車優生活星座駕名車庫旅行者奢華新品資訊購表指南奢華詞典名家名錶數碼攝影手機電腦APP極客音響樂活美食藝術家居電影名言經典台詞名人語錄佳句美文圖片爆笑趣圖惡搞圖片搞笑動漫賣萌圖片搞笑動物首頁 > 美容護理 > 健康>焦慮症能徹底治好嗎你還以為治不好它嗎焦慮症能徹底治好嗎你還以為治不好它嗎發佈時間:2021-05-06   來源:歐巴風   閲讀:1.13W次小中大字號: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手機查看對於很多焦慮症患者而言,每個人都會問:焦慮症能徹底治好嗎?至於這個問題,小編今天就來為大家解答一下,同時在這裏還會告訴大家焦慮症的症狀以及焦慮症治療方法。

想要知道的朋友,就趕緊來看看吧。

焦慮症能徹底治好嗎焦慮症能徹底治好嗎?這是每一個焦慮症患者想要知道的問題。

那能不能治好呢?小編要告訴大家的是,焦慮症是可以治好的。

那為什麼還有很多人沒有治好的呢?那是因為他們的治療方法不適合自己的情況,也可能所採取的方法不正確。

因此導致了治療的失敗。

簡單地來説,好的治療方法再加上好的治療技術通常都是保證焦慮症治療過程順利進行的關鍵。

焦慮症能徹底治好嗎?隨着醫療技術的發展,焦慮症的治療手段也越來越多。

從中醫到西醫,從儀器治療到手術治療,患者應該怎樣選擇?專家指出,焦慮症治療方法的選擇上,應該遵循三點原則。

1、治療原理是否合理治療原理合不合理,直接關係到能否疾病能否徹底治癒。

如西藥治療採用博樂欣、賽樂特等抗焦慮藥物阻斷5-羥色胺受體,減輕症狀,而不是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患者導致不得不長期服藥或出現斷藥復發的情況。

2、治療效果是否明顯治療效果是療法選擇的重要標準。

如中藥治療,整體性強,副作用也小,問題是需要長時間的調理,且缺乏有效的外科手段,見效很慢。

因而臨牀上採用的很少。

3、有沒有副作用論是典型或者非典型抗精神疾病藥物,都對人體有巨大的副作用。

長期服藥的患者常常會有口乾、震顫、便祕、多動、體重增加、肝中毒乃至致殘的情況。

專家指出,在治療過程中,要讓病人對與焦慮相關的認識的性質有基本的認識,如,自動思維的概念,焦慮預期的情境特異性,不準確的認知會導致焦慮一直持續下去而沒有受到挑戰的原因。

要讓病人明白,是人對情境的解釋而不是情境本身導致了個體對情境的負面情緒體驗。

之後,運用認知療法的技術對諮客進行干預。

此外,讓患者記錄每天焦慮發作的次數、持續時間、症狀表現及其嚴重程度,並自我鼓勵只要有治癒疾病的決心和信心,焦慮症必將得到控制和真正治癒。

焦慮是最常見的一種情緒狀態,比如快考試了,如果你覺得自己沒複習好,就會緊張擔心,這就是焦慮。

這時,通常會抓緊時間複習應考,積極去做能減輕焦慮的事情。

這種焦慮是一種保護性反應,也稱為生理性焦慮。

當焦慮的嚴重程度和客觀事件或處境明顯不符,或者持續時間過長時,就變成了病理性焦慮,稱為焦慮症狀,符合相關診斷標準的話,就會診斷為焦慮症(也稱為焦慮障礙)。

焦慮症是屬於精神類疾病的一種,會嚴重危害到人的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焦慮症發病的原因多種多樣,在臨牀上的症狀也是多種多樣的,那麼,焦慮症患者在臨牀都有哪些症狀呢?1、病前性格焦慮症剛開始的一般都容易緊張、焦慮、沒有安全感以及沒有自信心。

2、軀體性焦慮主要為交感神經功能亢進表現,症狀涉及許多系統,入口乾、胸悶、過度換氣、心悸、尿頻、耳鳴等。

有時是患者就診時的最初主訴。

3、易激惹注意力集中困難,對聲光敏感。

因注意力無法集中,患者自覺記憶力減退。

4、肌肉緊張可致全身繃緊感甚至疼痛和僵硬感,部分患者有震顫,無法進行精細動作,影響工作效率。

5、焦慮呈自由浮動式即無確定對象又無具體內容的不安和害怕。

可為反覆呈現不祥預感或期待性焦慮。

擔憂可能與現實有一定聯繫,但在內容和嚴重程度上遠遠超過了正常範圍。


2. 一位焦慮症記者的人生自白「焦慮讓我的生命更豐富」

這位治療師一直在幫我導航我與朋友和家人的關係。

精神動力療法聽起來或許有點自我沉溺、紙上談兵,但確實有些證據顯示它能對焦慮症產生療效。

2014年的 ...親愛的網友: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IE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新聞網願景工程橘世代有設計售票網有行旅我的新聞快訊打未稀釋BNT恐像被火車撞專家籲住院觀察、第二劑改AZudn/元氣網/科別/精神.身心一位焦慮症記者的人生自白「焦慮讓我的生命更豐富」分享分享留言列印A-A+2018-04-0610:23元氣網《抓狂邊緣》焦慮示意圖。

圖/童綜合醫院提供【前言:作者安德莉亞‧彼得森是一名焦慮症患者,與極度焦慮的糾纏超過二十五年,她和焦慮症彼此擁抱與相互對抗,從中了解焦慮症的樣貌,嘗試克服牠而嘗試的各種療法,描述牠對人們的物質、精神生活都將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那次的認知行為治療效果很好。

幾個月後,我比較不那麼憂慮了。

而且,雖然我的大腿或手臂仍然偶爾會發癢,但那個症狀大致上是消失了。

當有人問我,對焦慮症他們應該選擇哪種治療時,我總是推薦認知行為治療。

但我也經常借用精神動力治療法──那是將焦慮視為來自關係體驗的一個派別。

我在二十幾歲時曾做過一回,而我從三十幾歲開始偶爾求助的治療師,其所採用的就是精神動力治療法和認知行為治療法的結合。

我跟她談到,我小時候多麼渴望能擁有更多的準則和指引;我多麼努力想對憤怒感到不在意,不管是對自己或對別人的憤怒。

這位治療師一直在幫我導航我與朋友和家人的關係。

精神動力療法聽起來或許有點自我沉溺、紙上談兵,但確實有些證據顯示它能對焦慮症產生療效。

2014年的一項統整分析發現,在經過一回精神動力治療後,有將近半數的焦慮症病人不再復發。

它對我也有極大的影響。

我比較能夠注意到自己的感覺,比較能弄清楚那些感覺來自何處。

我了解了自己情感上的雷區,並在關係上變得較勇敢、較確切。

精神動力療法幫助我成長。

當焦慮症襲擊時,我已能夠讓它擦邊而過。

我有了情感上的地基。

把自己專注在當下也有助於圍堵焦慮。

即使打掃或洗刷馬桶都能緩解我的憂慮。

(沒有錯,我變得越來越像我媽了。

)烘焙是我最喜歡的安撫活動。

把麵粉揉進奶油時的愉悅觸感、專注但又有些心不在焉地跟著食譜進行。

將許多材料混在一起、然後看著它們神奇地變成一塊餅或蛋糕。

當然,還有來自家人和朋友們的讚美。

有一次我搭乘紐約市的地鐵,手上戴著烤箱手套抓著放在腿上一個尚冒著熱氣的藍莓派。

「可以給我一塊嗎?」乘客們無恥地問我。

那是我人生中感到最受矚目的一次。

有益健康的習慣(睡眠充足、減少壓力規律運動等)並不特別新奇,也絕對不具魅力。

但這些好習慣對於阻饒我的焦慮症的再復發卻非常重要。

想要忽略它們幾乎不可能。

失眠以及其他睡眠問題對焦慮症病人而言很普遍。

少於正常的睡眠時間與青少年的焦慮問題息息相關。

熬夜、睡眠不足、白天昏昏欲睡等,與兒童的焦慮症狀也有關聯。

睡太多(十小時或超過十小時)或睡太少(六或少於六小時)的抑鬱症或焦慮症病人,患上慢性疾病風險比一般人高。

不少研究發現,難以入眠是引發焦慮症和抑鬱症的前兆。

也有證據顯示,睡眠障礙會升高創傷發生之後的「創傷後症候群」發作的風險。

睡眠不佳也可能降低認知行為治療的效果;研究人員指出,好的睡眠品質對「消除學習」過程中的記憶鞏固至為重要。

各種各類理論都在解釋睡眠與焦慮之間的關聯。

科學家們發現,沒有焦慮症問題的人,當他們被剝奪睡眠時,其對負面刺激產生反應的杏仁核活躍度便會增加,而杏仁核與內側前額葉皮層之間的連結就會因此被削弱。

由於患有焦慮症的人,其杏仁核已經在興奮狀態中,因此睡眠問題就可能會使其活躍度更加提高。

焦慮示意圖。

圖/ingimage焦慮症讓我人生更豐富我在為這本書收集資料期間,一直在思索一個問題。

假如我能夠許願讓我的焦慮症消失,我會這麼做嗎?我當然沒有將自己的焦慮當成上天的禮物。

我也不相信什麼「人生就是為了學習」這種陳腔濫調。

當我



3. 符合3個特徵是「焦慮症」 醫師教你擺脫焦慮

如何對抗焦慮症? · 1. 治療引發焦慮的疾病。

· 2. 限制「想」的時間。

· 3. 別讓自己太閒。

· 5. 多和開朗的人在一起。

正|簡×搜尋首頁>副刊>生活>健康1+1>疾病百科>精神健康>正文符合3個特徵是「焦慮症」醫師教你擺脫焦慮文/柯弦焦慮症最主要的症狀是擔心。

一般人多多少少都會因為一些事情而擔心、焦慮,但是焦慮症的擔心有所不同。

霍夫斯特拉大學祖克醫學院精神科副教授陳至暉指出,符合以下3個特徵,就不是普通的焦慮情緒,而是焦慮症:1.出現過度的擔心、焦慮情緒,且持續六個月以上。

2.已經影響到生活、工作、社交等方面正常進行。

3.伴隨其它生理症狀,如心跳加速、出汗、顫抖、口乾、肌肉緊繃、睡眠障礙等。

這樣的焦慮症是最普遍的,被稱為「廣泛性焦慮症」。

其實,焦慮症還包含其它許多我們熟知的精神疾病。

這些疾病也是焦慮症強迫症(OCD):受強迫性的想法所困擾,產生過度的焦慮,而且只能通過重複某種行為來暫時緩解焦慮。

比如懷疑門沒關好,不停檢查門鎖;擔心手沾上細菌,總想洗手等。

恐慌症:毫無預警地出現強烈恐懼,伴隨胸痛、心跳加快、無法呼吸、流汗、頭暈等生理症狀。

陳至暉說,恐慌症的生理症狀類似於心臟病發作,所以這些病人往往去了很多次急診室,做各種檢查,結果都沒有問題,最終才發現是恐慌症。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經歷重大傷害(如虐待、自然災害、戰爭)後,不斷回憶痛苦記憶,產生逃避,或出現過分警覺。

社交恐懼症:平時和人相處過度緊張,總覺得別人在注意自己、嘲笑自己。

不敢和陌生人乃至熟人講話、相處,嚴重者甚至不敢接電話。

特殊恐懼症:對特定的東西或場合產生恐懼,比如害怕蛇、蜘蛛;怕高,怕做飛機、電梯等等。

如何對抗焦慮症?怎樣緩解焦慮症,擺脫焦慮情緒?陳至暉建議,從生理、心理和社會環境方面去改變。

1.治療引發焦慮的疾病。

一些內科疾病,如甲狀腺亢進,容易引發焦慮症。

患者需要治療相應的生理疾病。

2.限制「想」的時間。

焦慮症病人喜歡「想」,而且不會想著想著就豁然開朗,而是越想越壞,所以要限制想的時間。

可以給自己十分鐘,十分鐘一到,立刻停下思緒,去做別的事情。

3.別讓自己太閒。

焦慮症病人一閒下來,就容易開始胡思亂想。

所以即使在休息的日子,最好也安排一些事情來做,比如參加活動,做一些陶藝、塗鴉等嗜好的事,或是運動、出門旅行等等。

4.準備美好記憶。

焦慮症病人,特別是恐慌症病人,可以在心裡準備一些美好的事物,譬如你的孩子、你養的狗、你的珍貴回憶等等,一旦遇到焦慮、恐懼的狀況,就努力去想這些美好的事。

5.多和開朗的人在一起。

經常和焦慮的人交談,也會使自己的焦慮更嚴重。

多和性格開朗、正面想問題的人在一起,可以逐漸改變焦慮病人的思考模式。

還有一些藥物可以改善焦慮症的症狀,比如焦慮症患者之所以會想太多,是因為對周遭環境過分敏感,有些藥物可以減輕患者的敏感度。

失眠也是焦慮症的常見症狀,也可以通過藥物改善。

(看完整直播:別讓焦慮症毀了你)· 睡前一碗安眠湯睡得沉五款茶飲安撫情緒· 恐慌症:極度焦慮時4個穴位讓你放輕鬆· 打坐能通奇經八脈?名中醫揭秘打坐的神奇功效責任編輯:茉莉相關文章天下收藏第一人張伯駒的悲喜人生(上) 2018-01-11打坐可逆轉引發焦慮的DNA分子反應圖 2018-02-17走出磨難費城女醫生找到真正的自我圖 2018-11-05吃對食物心情自然好9種食物對抗抑鬱症圖 2018-11-15「展現人類的下一步」美西商界巨子讚神韻圖 2018-12-28吃安眠藥物前這些事你都做到了嗎?  2019-01-18安眠藥千萬別亂吃!三類人不宜服用圖 2021-09-12世界第二長壽的人戰勝新冠百歲老人的抗疫秘方圖 2021-08-02【直播】1/3感染新冠後出現精神神經問題?  2021-07-15躺平沒毛病!從醫學角度看躺平現象圖 2021-07-10最新文章3個月減10%!中醫:秋天加養肺對減肥更關鍵新冠患者缺維生素D有1/4病逝3方法有效補足長野縣居日本第一長壽專家:因為吃這類食物【直播】疫苗究竟是防感染、防傳播還是防重症?疲累、變胖或是甲狀腺功能不好?4類症狀要小心編輯推薦英政府預測病



4. 遠離焦慮症,不再為小事抓狂

精神動力心理治療則幫助患者探索內心深處的情緒衝突或創傷經驗,以緩和焦慮,並教導患者認清壓力來源、改變負面的慣性思考,學習正向思考。

像秦小姐的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關於更多cookies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

我知道了天下網路書店康健好書雜誌訂閱康健雜誌訂閱每日報首頁看文章醫療身心症遠離焦慮症,不再為小事抓狂收藏圖片來源/shutterstock瀏覽數380,0412010/06/01·作者/李瑟,藍淑娟·出處/康健雜誌第139期放大字體更新日期:2019/11/19更新內容:知名主持人鄭弘儀日前於節目上透露,約10年前罹患了焦慮症,他描述當時發病起來的情況,常渾身不舒服、雙手焦慮到發抖,但一錄影又得與來賓、觀眾談笑風生,讓他不禁無奈表示,「那真的是所謂的雙面人。

」究竟焦慮症是什麼?焦慮與焦慮症又哪裡不一樣?(社群中心) (圖/翻攝自鄭弘儀臉書)-----(以下為原文)「好幾次,我只要預期某天自己會很忙,就會猛鑽牛角尖焦慮不已,擔心這件事做不好,那件事做不完,什麼東西某個人還沒回覆我,擔心自己對不起家人、對不起學生……,滿腦子亂飛著事情,然後身體就會有症狀,覺得吸不到空氣,頭很昏,要暈過去,發熱發紅,冒冷汗,拉肚子……」跟多數女性類似,大學講師秦小姐是個極度追求完美、處於長期壓力的人,只要某天行事曆太緊迫,就會因為過份焦慮而恐慌症發作。

但她後來經過精神科藥物與心理諮商師教她如何減壓、正向思考,而逐漸走出焦慮幽谷。

台灣整體大環境充滿緊張壓力與競爭,精神科醫師王浩威曾經形容台灣是個容易讓人焦慮的地方,幾乎全體罹患「成就上癮症」,事事爭第一、愛拚才會贏。

要扮演多重角色,且責任心強、追求完美的女性尤其容易比男性更會操心,承受更大的壓力,往往變得身心俱疲。

不論國外或台灣的臨床報告都發現,焦慮或憂鬱症女性患者都遠高於男性。

焦慮症常被個案自己誤會為甲狀腺機亢進或心臟有問題,同樣有雙手發抖、冒汗、容易緊張、失眠、體重減輕等甲狀腺機亢進症狀,也會出現胸痛、心跳急促、呼吸困難等心臟病症狀。

病人常跑內分泌科、心臟科,也做許多檢查,結果檢驗數字正常,但這個「你沒病」的診斷,讓焦慮病人更焦慮,偏偏焦慮病人通常特別容易慮病,一點不舒服就立刻跑醫院,又找不出毛病,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醫師劉嘉逸說。

焦慮症包含5種:1.廣泛性焦慮症:最普遍,多達四成以上,不論大事小事,患者都異常焦慮、過度擔心,不耐煩、不專心、易怒、睡眠障礙,當焦慮情緒持續6個月以上,就算是焦慮症了。

2.畏懼症:是一種病態的害怕,例如社交焦慮症,總認為別人在看他、嘲笑他,結結巴巴無法對多人說話,嚴重時還會心悸、暈眩、呼吸窘迫、汗流浹背。

3.強迫症:包括強迫的行為或意念,總是懷疑自己看到、摸到的東西,要反覆檢查到「對」的感覺出來才會停止。

4.恐慌症:平常好好的,在特別焦慮時突然強烈感到好像快要死掉的恐怖感覺。

5.壓力創傷症候群:反覆回溯痛苦的記憶,難以入睡,過份警覺,嚴重者甚至產生幻覺。

Q:焦慮與焦慮症哪裡不一樣?台大精神科醫師陳錫中說,其實適當焦慮是健康的,是為了因應威脅或做好一件事的情緒反應,適度焦慮會轉化為發揮潛力,完成任務(例如考試或業績報告)的動力。

但如果焦慮指數太高,反而成為身體功能的障礙,導致受自主神經作用的器官系統、交感神經機能亢進,心臟血管、呼吸、泌尿、呼吸系統都受影響,甚至演變為一種心理疾病。

Q:如何知道我只是情緒焦慮,而不是得了焦慮症?要區分是正常還是病態,關鍵在日常生活的功能。

焦慮症是過分的焦慮,超出合理的範圍,且揮之不去,控制不了,影響了日常生活,例如一般人出門前會檢查門、窗、瓦斯,但焦慮症患者可能會再三檢查,且出門後還一直牽掛,很想奔回家再三查看,無法專心上班,影響工作出錯,後來只好辭職。

「重點在於患者自己會覺得很痛苦;如果一個人有潔癖,但是做得快樂,那就不是焦慮症了,」陳錫中指出,一般人很難自己辨別是否有焦慮症,最好的辦法是覺得有身體症狀時,去看身心或精神科醫師,交給醫生判斷到底是哪種焦慮症,及早找出對策,減輕痛苦。

Q:一旦診斷是焦慮症,該怎麼辦?美國國家精神健康研究院(NIMH)指出,焦慮症是最普遍的精神疾病,不要擔心被貼標籤而拖著不去治療。

目前治療焦慮症的方法,藥物治療加上心理諮商,效果都相當不錯。




5. 焦慮症怎麼辦?如何走出焦慮症?

不想再吃藥,可以不用吃藥就治好嗎? 平常好好的,但在某個時刻就會胸悶、心悸、頭痛、焦慮、失眠,甚至呼吸困難、頭皮四肢 ...焦慮症怎麼辦?如何走出焦慮症?不想再吃藥,可以不用吃藥就治好嗎?平常好好的,但在某個時刻就會胸悶、心悸、頭痛、焦慮、失眠,甚至呼吸困難、頭皮四肢發麻、冒冷汗、昏倒、嚴重到要送急診?焦慮恐慌一發作,簡直生不如死的痛苦!然而醫生看了、藥也吃了,還是不定時的「牙起來」,到頭來藥物越吃越多、病狀更是不減反增,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如果你多年來反反覆覆、仍然找不到終結焦慮恐慌症的方法,是時候認真想一想:"怎麼做才能徹底遠離焦慮恐慌?"什麼是焦慮症?焦慮症治療經驗談多數症狀都是自律神經失調引起許多患者因為身體出現許多症狀,像胸悶、心悸、頭暈、頭痛、頻尿、腹脹拉肚子、失眠等,於是經過一連串的檢查都查不出有甚麼病後,醫師告訴他是焦慮症,於是轉到精神科(身心科)接受治療,但是有的醫師會說是自律神經失調,但是還是看精神科吃抗焦慮藥。

這表示神經系統失調時會合併出現多種症狀,也就是同時有焦慮與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

焦慮當然是情緒與精神心理的問題,但是會產生這種反應的原因大都是長期性或過大的壓力,於是導致身體的神經系統產生過度反應,進而產生各組織器官的功能異常,於是出現不舒服的症狀。

臨床上發現許多病人是先有自律神經失調的問題,因為不同部位的失調而產生不同的症狀,這些身體的不舒服一直未改善就會產生焦慮的症狀,越焦慮則自律神經就越失調,於是形成一種惡性循環的狀態。

當然也有些是焦慮的症狀先發生,然後再誘發自律神經的失調,此時也會因為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使焦慮更惡化,同樣也會形成一種惡性循環的狀態。

如果無法有效將這種惡性循環打破,就會淪為需要長期藥物靠控制症狀的困境,甚至因為藥物副作用造成整天昏昏沉沉沒精神,無法正常工作與生活。

焦慮症會有什麼症狀?焦慮症是情緒與精神心理的問題,原因大都是長期或過大的壓力,導致身體的神經系統過度反應,進而造成組織器官的功能異常,於是出現不舒服的症狀。

焦慮症的治療過去只能依賴抗焦慮劑與抗憂鬱劑,但是這些藥只能治標性地控制症狀,導致許多人對藥物產生依賴,長期忍受藥物可能帶來的頭暈、昏沉、沒精神、思緒變鈍、記憶力變差等副作用。

針對症狀開藥,是最快速也是立即見效的方式,但不探討病因、光治療症狀,無法從根源去解決問題。

用藥引發多種副作用傳統的治療會針對病人的症狀開給藥物,但抗焦慮劑同時具鎮靜的效果,所以劑量重一點就會使人整天昏昏沉沉沒精神。

而交感神經更是因為遍佈全身,所以擬交感神經藥或交感神經阻斷劑也會產生全身性的副作用。

藥物治療的策略是針對症狀治療,讓病人症狀減輕,同時降低焦慮感,而自律神經恢復正常功能卻是身體自己恢復的,並不是藥物的直接效果。

自律神經控管身體各組織器官的功能,自己會依照各組織器官生理機能的需要正常運作,不必我們去留神或主動調整,就像我們一般時候都不會注意到自己心臟有沒有跳動,更不知道每分鐘跳幾下,也很少注意到自己的呼吸速度與深度。

但是如果這些自律神經發生失調,我們就可能會有心悸或胸悶呼吸困難等症狀出來,自律神經正常時身體沒有什麼症狀,幾乎忘了它的存在。

正確治療就能全面克服焦慮症了解焦慮恐慌症發病的原因與機轉,才能治好讓人惶惶不安的病症;事實上,引發焦慮恐慌症的原因,來自長期壓力或作息不正常而導致自律神經失調。

不同部位的自律神經失調就產生不同的症狀,如果發生在心肺部位,輕微的就發生心悸、胸悶,嚴重的會導致心臟血液無法輸送到全身,造成部分肢體或頭皮發麻,甚至全身麻痺感及臉色蒼白、頭暈、四肢冰冷、冒冷汗。

當肺部無法讓氣體有效交換,情急之下就會加快呼吸,殊不知呼吸過淺反而使肺部氧氣與二氧化碳交換效率更差,因此產生吸不到氣氣的窒息感,整個感覺就像要死掉一樣。

也因如此,就會產生生不如死的感覺,在腦海中留下恐怖的記憶,就會因為條件反射觸動這條神經迴路而復發。

拉菲爾應用神經科學原理、創新採用「相應神經調節療法」,透過特殊檢查及診治方式,能從根源解決問題,將失調的自律神經系統調整回來,這麼一來,身體的不適感與情緒的焦慮恐慌感就會同步改善,逐漸打破原本的惡性循環、開始進入良性迴圈,讓自律神經恢復得更快、更好,徹底遠離焦慮恐慌!物理性的標靶治療!「相應神經調節療法」療程簡介治療師在醫師開立的體表神經點位置貼上貼片接上治療儀器調整儀器強度,以符合個人需求【治療案例分享】說到我的病情,過去真是苦不堪言,現在已經放下心上的大石頭了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