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傷諮商與治療@ 阿部的殯葬筆記本:: 痞客邦:: | 悲傷輔導步驟

根據相關研究,疏通健康〈正常〉悲傷五個步驟: 1.) 覺察與接受 ... 續」是對往生者的遺族,也就是喪親者進行悲傷輔導,以及安排做七、百日等服務。

10. 王士峰 ...阿部的殯葬筆記本跳到主文歡迎光臨嚴崇榮(阿部)0916969434在痞客邦的小天地本站蒐集了許多關於殯葬喪禮的資訊如有侵犯版權請通知我我將盡速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移除部落格全站分類:生活綜合相簿部落格留言名片Apr10Thu201400:52悲傷諮商與治療第八章悲傷諮商與治療1.悲傷關懷、悲傷諮商、悲傷治療的界定〈或區分〉(1.)『悲傷關懷』:悲傷是一種正常、自然的情緒反應,沒有悲傷情緒反而才可能是病態的,悲傷反應只有強度與持續時間長短的差別,而沒有正常與病態的區分,不應對哀慟者做悲傷治療或諮商,應尊重哀慟者的悲傷節奏,只要從旁關懷與陪伴即可。

(2.)『悲傷諮商』:『在合理的時間內,幫助哀慟者促發非複雜性或正常的悲傷,使他們在健康的情況下完成悲傷。

』主要目的不在減少個人的傷痛,而是增能〈empowering〉,並使得個人能夠去處理與逝者之間分離的事實。

(3.)『悲傷治療』:『以專業的技術幫助複雜性或不正常悲傷的人。

』2.Lazare(1979)所提出十二項診斷複雜性悲傷的線索:1.)談到逝者就感到無可抑制的強烈及鮮明的悲傷。

2.)看似無關之小事情便引發強烈的悲傷反應。

3.)會談中出現失落的主題。

4.)不願意搬動遺物。

5.)病人曾產生類似死者曾有的生理病症6.)親人死亡後,生活有重大改變。

7.)長期的憂鬱。

8.)有模仿逝者的衝動。

9.)自毀的衝動。

10.)每年於固定的某段時間內有巨大的悲傷。

11.)對疾病及死亡的恐懼。

12.)了解死亡的過程。

3.病態悲傷型式,有下列三項特徵:1.)時間延長:慢性化的哀傷2.)扭曲的哀傷:過份地活躍、嘗試新的生活、拼命地工作、認同死者死前的症狀而產生轉化性疾患〈改裝的悲傷〉。

3.)反應過度強烈、過少或完全沒有:嚴重的憂鬱、敵意、罪惡感、退縮、沒有或壓抑哀傷、遲發性的哀傷。

4.健康〈正常〉悲傷過程與協助原則悲傷是一個過程,而非是一種狀態,所以疏通健康悲傷需經歷一些步驟。

根據相關研究,疏通健康〈正常〉悲傷五個步驟:1.)覺察與接受死亡:只有接受死亡發生的事實,悲傷才能開始釋放。

2.)對分離的反應:哀慟者,可能會出現無助、憤怒、愧疚等情緒,及伴隨這些情緒而來的幻聽、幻覺、託夢等悲傷行為。

3.)回憶及再經歷逝者以及和逝者的關係:Bulter〈1974〉認為人類對過往經驗的回憶是自然且普遍性的心理歷程。

GraftonEliason〈2000〉指出生命回顧在所有生命歷程的轉換階段,可以被當作面對改變的因應機轉。

回憶與再體驗逝者以及和逝者的關係,有助於安撫失落的情緒。

4.)調整舊有對逝者的依附並修正原有預設的世界5.)重新投入生活:將逝者存於心中繼續與逝者保持情感連結,帶著沈澱後的舊關係、某些情境與重要時間下偶爾仍會悲傷,但同時投入工作、新的生涯目標、新的人際關係中。

5.悲傷諮商與治療的實施1.)悲傷諮商與治療的介入對象:早期以『個人』為主要對象→考慮家庭的影響,協助對象延伸至『家庭』;當代有許多災難事件雖非發生在自己的生活環境中,因傳播媒體的報導,社會大眾亦受影響,因此以『社會』為單位的集體性悲傷諮商也開始受到重視。

2.)介入處理三種取向:i.對有失喪遭遇的個人,主動提供協助ii.等待喪親者遭遇困難,自覺有被協助之需要,並主動尋求者時iii.預防模式3.)悲傷諮商與實施方式有三種:個別、家庭、團體。

i.個別協助:是以一對一方式進行ii.家庭:家庭成員為協助對象iii.團體則有四種主要類型:支持團體、自助團體、團體諮商及團體治療等。

通常團體諮商、團體治療及支持團體是由受過專業訓練的領導者帶領,而自助團體則由共同經驗者所組成,自助團體較特別的是參與者不但是「助人者」,同時也是受助者。

4.)悲傷諮商與治療實施方式接入處理有三種取向:i.對有失喪遭遇的個人,主動提供協助ii.等待喪親者遭遇困難,自覺有被協助之需要,並主動尋求者時iii.預防模式,以相關研究為依據,評估哀慟者失落狀態,發現一至二年內操愈適應困難,事先提供協助,提升其調適悲傷的能力5.)Parkes〈1996〉將悲傷諮商與治療服務提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