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泣無罪!用「悲傷五階段」好好地和親人告別 | 悲傷輔導歷程

我們將使用cookie等資訊來優化您的體驗,繼續瀏覽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欲瞭解詳細內容,請詳閱隱私權保護政策×LINE會員找看護找長照資源熟齡來閱讀熟齡活動區搜尋首頁熟齡來閱讀心靈加油站哭泣無罪!用「悲傷五階段」好好地和親人告全部文章樂活養生心靈加油站長期照護病症知識新聞政策社會資源哭泣無罪!用「悲傷五階段」好好地和親人告別68433人瀏覽2016/05/30作者小虎文經過否定→憤怒→討價還價→沮喪的心理轉折後,慢慢地讓人能夠勇敢接受即將離別的事實。

其實有許多人在有限的生命時光內,創造了無限的生命回憶,讓「死亡」不再是毀滅的颶風,反而變成了親吻生命終點的微風。

諮詢/諮商心理師陳乃綾人生總要歷經生老病死,但唯有生,讓大多人感受到欣喜與希望,關於老病死,則容易避而不談,於是當它真正降臨時,就像驟雨來襲,讓人禁不住打擊;等待的時光不僅難熬,也讓其他人心中留下了悲傷的戰禍。

雖然並非每個人的反應都相同,但我們在那天來到前,可以先認清死亡的面貌,它不全然那麼神祕;在有限的時間裡,我們陪伴被照顧者在人生的最終章,讓他能有尊嚴、安詳地離開,我們就像是死亡的實習生,更了解什麼是「活在當下」,珍惜眼前的萬千風景。

在被診斷來日不多時,依據伊麗莎白.庫伯勒.羅斯的「悲傷五階段」理論,無論是照顧者或是被照顧者,都會歷經這五種心情轉折: (圖片來源:VernonChen-flickr)1.否定 「會不會是診斷有誤?」、「不可能是真的。

」無論是自己或是家人,都會反覆經歷這個階段,無法接受即將要死亡的事實,於是會用否定來逃避。

 (圖片來源:pixabay)2.憤怒 「為什麼是我(的家人)?」、「她還很年輕,為什麼她要死去?」、「世界上根本沒有神!」心情會由否定會轉為憤怒或是抱怨。

 (圖片來源:GeorgiePauwels-flickr)3.討價還價「如果我當初不要抽菸就好了。

」、「如果我能對她好一點,她的病情說不定會好轉……」有時會不禁想著,如果當初能做什麼,或是不做些什麼,也許現在就能避免生命即將走到盡期了。

 (圖片來源:DavidGoehring-flickr) 4.沮喪「我什麼事都做不了……」、「失去你,人生還有什麼意義呢?」憂鬱與沮喪的心情,不只是當事者,身邊的家人與朋友都無法拒絕悲傷來敲門。

  (圖片來源:Pixabay)5.接受 「是的,我們就是剩下多少的時間。

」、「未來他雖然會離開這個世界,但我們彼此的愛不會改變。

」 經過否定→憤怒→討價還價→沮喪的心理轉折後,慢慢地讓人能夠勇敢接受即將離別的事實。

其實有許多人在有限的生命時光內,創造了無限的生命回憶,讓「死亡」不再是毀滅的颶風,反而變成了親吻生命終點的微風。

歷經悲傷五階段,是每個人經歷重大失落的過程。

接受即將要離世的事實後,我們才能與患者討論人生最後一哩路,要怎麼過才不會有遺憾?為剩下的日子做妥善的安排,例如製作一份「心願清單」,讓患者能夠回顧過往,再次經歷生命的價值。

在剩下的日子裡,我們可以看有哪些想做、卻還沒做的事情,也許是到特殊的地點重溫回憶,也許是和吵架許久的親友和解,也許是去喜歡的餐廳再享受一次大餐,再看一次美麗的夕陽,再拍一次婚紗…… ▲照片擷取自《班傑明的奇幻旅程》   在有限的生命裡,好好地告別、好好地愛對於生者經常於心不忍的,是疾病末期造成病人痛苦的醫療程序,此時我們可以尋求「安寧照顧」(詳洽安寧照顧基金會),積極地減緩病人的不適感。

我們還是會覺得難過吧!那些能撫平悲傷的藝術療癒,像是聆聽音樂、閱讀、書寫、繪畫等等,也別忘了讓它們進入我們的生命裡,慰藉我們的心靈。

如果家中有年齡較小的孩子,我們可以與他們聊聊,分享彼此的感覺。

如果不知道該怎麼開口,有時可以閱讀相關主題的繪本,經由繪本的圖像與文字,我們可以更清楚與表達內心的情緒與想法,也是珍貴的生命教育。

諮商心理師陳乃綾提醒每一個人,所有的情緒都該被看見與被理解,尤其是我們的文化不喜歡的「負面情緒」,但其實我們可以允許自己有悲傷或者憤怒,接納自己的憂鬱與無助,唯有好好地哭過、痛過,進而能接受事實與放下傷痛,這是一個不容易的過程。

情緒會像波浪一樣,有時風平浪靜,有時波滔洶湧,但每一次的浪將隨著時間越來越小,越來越小......正因為體悟到生命是有限的,所以更提醒我們活在當下,好好地道別,好好地活在愛之中。

 作者|小虎文的其他文章>> 爺爺為什麼要過世?陪伴孩子度過悲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