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訓要力竭嗎? 這1 種較輕鬆的練法反而讓你成長更快! | 力竭恢復

有沒有把肌肉中的力量全榨出來,就是冠亞軍之間的差別」是健美冠軍阿諾的名言。

但是,練到力竭真的好嗎? 會不會一下把自己操的太累而影響後續訓練呢?作者ALEX/12月20,2020/健身迷思大破解「有沒有把肌肉中的力量榨出來,就是冠亞軍之間的差別」是傳奇健美選手阿諾的名言。

的確,肌肉在接近力竭時會有一種痠炸感,使你感覺這次的訓練「好像」很有效。

但,事實真的是如此嗎?這篇文章會將科學研究口語化,帶你了解力竭對於重訓到底是甚麼樣的存在,並為你量身打造專屬的力竭訓練法!點擊有興趣的內容↓甚麼是力竭?何謂自覺力竭?何謂真正的力竭?支持力竭者有何主張?主張1:能更好的發揮超補償效應主張2:累積更多代謝壓力主張3:「肌肉疲勞」對肌肥大很好反對力竭者有何主張?主張1:訓練總量才重要主張2:拚力竭前1-2下,有很大的壞處主張3:影響日後的訓練重訓到底要不要力竭?法則1:多關節動作不力竭法則2:單關節動作視情況力竭法則3:漸進式超負荷Alex如何安排力竭式訓練?為何要這樣安排?總結甚麼是力竭?力竭的種類分為這兩種:自覺力竭、真正的力竭。

馬上介紹兩者的差異給大家聽。

何謂自覺力竭?運動自覺強度, RatedPerceivedExertion,簡稱RPE。

是自身用來判斷剛剛做完這一組訓練強度的指標。

RPE=10-還能做的次數當你放下重量時,認為自己已經無法再做到任何一下,這時為RPE10。

認為自己還能做1下,為RPE9,依此類推。

RPE10的時候就稱為「自覺力竭」。

RPE10的時候,我們覺得超級痛苦我們所謂的「力竭」絕大多數都是「自覺力竭」。

只是覺得肌肉非常痠、快爆開來了就停止舉起重量。

何謂真正的力竭?我們的肌肉纖維分為紅肌(慢縮肌)與白肌(快縮肌),不同的訓練模式會刺激不同比例的紅肌、白肌。

在我們重複舉起重量時,身體會先徵招一部分的肌肉纖維來發力。

隨著重複次數的增加,先被徵招的肌肉纖維就會慢慢退出參與,換另一部份來做發力。

真正的力竭時,就是紅肌、白肌全部退出參與的時候。

大腿的白肌較多,適合用大重量深蹲鍛鍊然而,肌肥大的目標,是要將所有種類的肌纖維都刺激到。

在操作輕重量高次數的訓練時,紅肌會優先參與,在真正力竭前最後那幾下時,白肌才會出來發力。

所以文章開頭阿諾的那句名言是有憑有據的!但,真的每組都非把自己榨乾不可嗎?先別急著下定論,我們來聽聽支持力竭與反對力竭者的說法。

真的要每組都真正力竭嗎?好像不太對支持力竭者有何主張?除了剛剛說到的,「力竭能更全面的刺激肌肉纖維」之外。

還有以下這些「重訓需要力竭」的主張…….主張1:能更好的發揮超補償效應當我們身體遇到壓力(訓練)後,會有一段時間的疲勞。

隨著時間,疲勞會慢慢消散,並且「超越」原來的身體狀態。

這就是超補償效應。

大家所熟知的肌肥大原理:「使肌肉微小損傷,身體會過度修復來讓肌肉更強壯」,就是一種超補償效應。

正因為「練到力竭」帶給身體的壓力比「不練到力竭」來的大,超補償時能給身體的進步幅度更大!主張2:累積更多代謝壓力在訓練時,肌肉當中會累積一些代謝產物,例如:氫離子、乳酸、肌酸,還有某些與肌肉成長相關的賀爾蒙。

它們會導致細胞腫脹,讓大腦了解到「這塊肌肉必須便更強」。

以上過程稱為「代謝壓力」。

在接近力竭時肌肉的那種痠、脹、充血感,就是這些細胞種脹帶來的。

這也表示了「練到力竭」能累積更多代謝壓力,對肌肉增長非常有幫助。

力竭時肌肉感覺快炸開,就是一種代謝壓力的表現主張3:「肌肉疲勞」對肌肥大很好現今越來越多研究指出,「力竭前的幾下訓練,也就是肌肉最疲勞時,能給予我們的肌肥大效果是最好的。

」這個概念也被稱為:「有效次數」。

再次驗證了文章開頭那句,阿諾數十年前講過的話。

想更了解甚麼是「有效次數」,在這部影片中有更詳細的解釋喔:「肌酸」這個健身補品,能讓我們增加力竭次數,使以上這些力竭的正面效益發揮得更好。

趕快點擊按鈕了解「肌酸」這個非常暴力的補品!了解肌酸>>反對力竭者有何主張?練到力竭,的確能將以上幾種肌肥大發揮得更好。

但是,看了反對力竭派的這些主張,力竭式訓練好像沒有那麼划算……。

主張1:訓練總量才重要訓練量(kg)=重量×組數×次數,已經有許多的研究指出訓練量與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