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快思慢想@ 不管多少信心都無法使一件事變成事實 ... | 快思 慢想 評價

不管多少信心都無法使一件事變成事實。

詹姆士‧蘭迪→魔術師、家庭乃國家之根本,治國必先齊家,齊家之道在於教育兒童。

--馬丁路德我用照片寫日記,用文章記錄教學理念。

在這裡記錄了我收集的素材點點滴滴!與大家共享~如果有侵犯您的著作權,請來信及留言告知,本人會盡快移除。

謝謝!日誌相簿影音好友名片201301272242讀書心得:快思慢想?[美]藝術殿堂快思慢想《快思慢想》,天下文化@ISBN:9780002161350【讀書心得】要不是國外讀書的朋友推薦我要注意這本書的出版,不然看到作者是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我那要不得先入為主認為學者寫的書都不怎麼用趣的習慣又會主導我,好在看到譯者是國內心理學專家洪蘭,雖然對她平時公開的言論沒什麼想法,不過對於經由她翻譯心理學相關書我都給予很專業的肯定,譯文好讀又易懂。

綜合以上因素,在逛書店時就把這本書拿起來翻閱,而一看竟然就是二個小時一直不想閤上書本。

書裡對於作者解讀思考的策略方式直切入我心,非常符合我現在工作與生活的需求。

決策,是我們每天都不斷在做的事,很多時候其實我們自己都沒注意到一直在做出選擇。

「鬧鐘響了該不該起床?」「今天午餐要吃什麼?」「上班要不要主動跟老闆打招呼?」「下班後是要看電視放鬆一下,還是要去進修?」總總的選擇不斷的、隨時的、無感的出現在我們腦中,只是多數的決策可能都是不太重要,所影響的人生或工作層面也不大。

不過少數幾個重要的決定,卻足以決定自己的一生。

就是因為這些人生決策很重要,所以我們在下決定前的思考方式就格外重要,工作上的思考決策也是一樣。

人常說工作前要磨亮自己的斧頭,之後「砍樹」才會快又省力,意思也就是在開始行動前,完善的思考可以讓做事更有效率。

而我們要如何做到「完善的思考」呢?擁有經濟學與心理學專業的筆者康納曼就提出了「快思」與「慢想」兩個很有系統的思考方式。

所謂的快思就是直覺式思考,慢想就是邏輯式思考。

從字面可猜測直覺式思考是依據過去的經驗,由大腦在短時間內對一件事情做出反應,得出結果。

而邏輯式思考通常就是需要推測事情的前因與後果,往往一個合理的邏輯推論需要花較長的時間。

兩者並沒有絕對的優點或缺點,直覺式思考可以在短期內做出反應,搶得先機,但盲點就是會忽略掉隱藏在背後的細節或陷阱。

反之邏輯式思考注重的就是每件事情都要有合理的因果關係,盲點就是往往需要足夠的資訊以及時間才能做決定。

然而重點依舊不是哪個好與哪個壞,而是何時該用哪一種,或是如何兩個一起搭配使用,使自己的決策思考系統能夠更快也更合理。

《快思慢想》這本書是作者康納曼把他近五十年來在經濟學與心理學的研究成果集結成書。

其實光看此點這本書再怎麼無聊都該值得一讀,五十年的成果用五百多頁的文字傳授給讀者,對於願意靜下心來吸收這本書知識的讀者,投資報酬率極佳,每十頁差不多就是換到別人一年的知識,而我們看十頁的時間可能差不多才二十分鐘。

整本書的內容有許多的心理實際案例,巧妙的都曾經發生在你我周圍,這也是為何我在書店一站就看了兩小時的原因,裡面的例子對照自己現在的工作與生活即寫實又受用。

書中偶爾會有些心理學較專門的理論知識,不過作者也用了許多篇幅來引導讀者學習,對於書中的知識不會有吸收阻礙。

整本書厚厚的不過內容質量非常高,裡面的知識適合運用在生活、工作、人生或是投資理財上種種層面的決策,我認為只要是需要「做決定」的時候,這本書提供的系統式思考都能夠有所幫助,同時也能增加個人或組織的思考效率不少。

本書我已經列為下個月我與同事共同閱讀的新書,期許工作中大家都能具有相同的共識與思考決策工具一起提升工作效率。

關於作者,之前我有在TED上看過他的演講-經驗與記憶之謎(中文字幕),《快思慢想》書中部份觀念在演講中就有提到。

有興趣的讀友們可以花個二十分鐘看這場精彩的演講。

另外我還會推薦讀友可以配合《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 》與《輕鬆駕馭意志力 》相互閱讀,這兩本書裡也有談論到人的大腦如何思考與做決策,三本書看完會發現很多事情可以互相呼應,讓你對思考決策學習這塊更加全面。

你覺得這篇心得對你有幫助嗎?»»快思慢想 Thinking,FastandSlowhttp://booksreview.pixnet.net/blog/post/58391054-%E5%BF%AB%E6%80%9D%E6%85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