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思慢想》心得筆記:避免失誤,就放慢來思考 | 快思 慢想 評價

《快思慢想》心得筆記:避免失誤,就放慢來思考. PG財經筆記. 2 年前發佈. 內容目錄. 人腦的兩種系統; 我們沒想像中理性; 不那麼理性的原因; 如何避免系統1帶來的 ...內容目錄人腦的兩種系統我們沒想像中理性不那麼理性的原因如何避免系統1帶來的偏見和失誤,改進我們的思維?尋求他人意見事前驗屍法飲水機暢談法人類的思考模式可以分為「快思考」和「慢思考」兩個系統。

前者,是依賴直覺、無意識的思考系統;後者,則是需要主動控制、有意識進行的思考系統。

在人類決策行為中,由於慢思考系統很懶惰、消耗能量、花時間,很多時候會由快思考系統佔據主導。

不過,快思考的直覺存在很多缺陷,容易導致種種偏見和失誤。

這本書講的是我們應該有意識地運用「慢思考」系統去彌補「快思考」的缺陷,提高決策質量。

人腦的兩種系統系統1是直覺系統,運行起來速度快,消耗腦力較少,不用意識控制,又稱為快思考。

系統2是非直覺系統,有意識進行,需要保持足夠的專注,主動控制,又稱為慢思考。

我們沒想像中理性主觀上,我們往往覺得自己是理性的,其實絕大多數都是靠直覺來決定。

DanielKahneman通過各種心理學實驗的成果證明一件事,那就是我們在主觀上,往往覺得自己是理性的,是理性在掌控著自己的決策。

但實際上,直覺(系統1)才是你行動的依據,你的大多數行為都是在直覺的指引下,在無意識之間完成的。

不那麼理性的原因因為有意識決定(系統2)需要集中注意力,但人類大腦又是天生有惰性的,不願意多付出這些注意力。

在這種惰性之下,系統2往往會對系統1的直觀判斷無條件接受。

系統1的直覺式快思考,也就成為了人們決策和行為的真正主宰。

尤其是在人精力不足的情況下,系統2會更加弱勢。

如何避免系統1帶來的偏見和失誤,改進我們的思維?避免失誤,就慢慢來思考既然偏見和失誤往往與系統1的主導地位相關,那麼要解決問題,從原理上來說很簡單,就是放慢思考。

放慢腳步,主動的激活系統2,來對系統1的直覺思考結果進行理性檢驗,彌補系統1的缺陷,減少那些由直覺產生的偏見和錯覺。

DanielKahneman認為,系統2是懶惰的,要讓這個懶惰的系統變得勤快起來,就需要刻意提示,可以是自我提示,也可以是來自於外部的提示。

這兩種方式相比較,外部提示往往是更加有效。

其中原理與人類的一種心理特徵相關。

舉例來說,質疑別人往往會比質疑自己更加輕鬆,特別是在自己面臨重大決策壓力的時候,自己對自己的決策進行質疑,將會導致巨大的心理痛苦。

這也是成語「旁觀者清」背後的心理學原理。

尋求他人意見假如我們身處一個機構之中,身邊就會有很多旁觀者。

這時候可以利用旁觀者清的原理,讓他們輕鬆給出建議,這些旁觀者會用他們來自於系統2的慢思考,來幫我們糾正自己系統1的快思考,避免可能導致的錯誤。

雖然集體討論會有效率不高的問題,但在很多情況下卻還是有意義的,因為它可以啓動很多人的慢思考,減少快思考可能帶來的偏見與失誤。

作者舉兩個集體決策的方法:分別是事前驗屍法以及飲水機暢談法。

事前驗屍法先假設失敗,再進行決策先假設這件事情將來會失敗,然後每個人按照自己的理解,寫下導致這件事失敗的可能原因,同時按重要性和概率進行排序。

這樣可以未雨綢繆,預防這些因素,提高工作的成功率。

飲水機暢談法輕鬆漫談,從中決策讓決策者在決策之前,到比較輕鬆的環境,比如辦公室的飲水機旁,聽聽大家的閒談和批評。

去面對這些批評雖然不容易,但是比起自己鼓起勇氣自我批評,還是容易得多。

而無論是聽別人的閒言碎語,還是自我反思自我批評,目的都是一個,讓思考慢下來,讓系統2運轉起來,盡量避免系統1的直覺思維和快思考,可能給你帶來的偏見和失誤。

取得本書:快思慢想Thinking,FastandSlow標籤得到聽書快思慢想思考,快與慢PG財經筆記Sendanemail2019-07-07近期修改日期:2019-07-0703,502秒讀文PG財經筆記PG財經筆記是一個專注在財富管理、投資、金融市場以及投資者心理的部落格,由蔡至誠獨立經營。

蔡至誠畢業於中央警察大學刑事警察學系,曾任桃園市政府警察局刑事警察大隊偵查員、蘆竹分局外社派出所所長。

現任「阿爾發證券投資顧問(股)公司」財務顧問部經理,著有《我畢業五年,用ETF賺到40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