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Body數據怎麼看?幾個重點讓你不再糾結於體重 | 骨骼肌肉重

所以不要再問教練這個肌肉重量數值為什麼跟「肌肉脂肪分析」那欄的骨骼肌數據為什麼不同! PART 2 基礎代謝率. 評估有多少肌肉後,InBody就會幫你算出基礎 ...健身觀念InBody數據怎麼看?幾個重點讓你不再糾結於體重19.69kviews2019-02-06在〈InBody數據怎麼看?幾個重點讓你不再糾結於體重〉中留言功能已關閉InBody這個月開放測量後,大家都拿到了一張自己的健身「成績單」。

但這分數要怎麼看?目前我的分數有沒有什麼要注意的呢?因為教練課程與課程間比較緊湊,為了不耽誤大家的時間,特地寫了一篇文章,讓大家對數據判讀有基本認知。

但如果有進一步健身目標規劃者,歡迎找教練深入聊一下細部運動、飲食規劃,讓健身事半功倍唷!量身前的重要觀念體重不是重點,體態才是我們最常被學員問到:「教練我一週運動2-3次,為什麼體重反而變重了!」孩子如果你規律頻率運動,且遵照教練的增肌減脂飲食指南,那你的體重上升,不是變胖,而是你的肌肉量上升了!恭喜你,你的體態會塑型的越來越好看,而非會讓你看起來臃腫的脂肪!因為一公斤的肌肉跟一公斤的脂肪體積約1:3;脂肪會帶給你臃腫,肌肉卻會帶給你緊實。

量身第一次不是重點後續變化才是很多人莫名的懼怕第一次的測量,最常聽到:「等我這個月飲食控制一點、運動頻率高一點再來測」,這點往往令教練匪夷所思,因為第一次的數據只是參考值,重點是未來的走勢變化,有了第一份數據才會知道要從哪裡下手努力,而非等到調整好後再來測,這樣沒有下一次數據的對比,怎麼看到改變與進步呢?所以說第二次的數值才是關鍵,為了確保精準測量,第二次測量務必在相同時間、相同身體狀態量測,得到的數據才能有參考的價值,然後切勿拿不同機型測出的數據做比較,絕對絕對會不準!一點意義都沒有,所以不要再拿歐x龍/踏你它…等他牌的體測儀問教練怎麼差這麼多✍註:InBody是目前市售量測儀的指標好的進入正題,大家可以先看到這以下張打印出來的評分表,把它劃分出幾個區塊來跟大家說明,可以對照著看:PART1身體組成分析我們人體的體重由四大要素組成,身體總水重、蛋白質、礦物質、體脂肪。

各成分間需維持一定的比率,以確保健康,反之,則可能產生各種病癥,如:脂肪過多而肥胖、蛋白質不足而營養不良、身體總水量過低、細胞內水份流失會導致老化、礦物質流失可能骨質疏鬆。

因此,此圖表有助於受測者理解目前個人之身體狀況另外,從這張圖也可以透過以下公式看出身體的肌肉重:「身體總水重+蛋白質重=肌肉重」但這個肌肉重並不代表骨骼肌重以下簡單介紹一下身體肌肉,身體肌肉分為三種:★骨骼肌:你想要增肌減脂「練出來的肌肉」★平滑肌:構成內臟的肌肉★心肌:構成心臟的肌肉所以不要再問教練這個肌肉重量數值為什麼跟「肌肉脂肪分析」那欄的骨骼肌數據為什麼不同!PART2基礎代謝率評估有多少肌肉後,InBody就會幫你算出基礎代謝率由此可知,基礎代謝率跟肌肉量是息息相關的,要提高基礎代謝率,肌肉養好非常重要!因為基礎代謝率如果開始隨著年齡慢慢變低,你可能跟以前吃一樣的東西,卻會比之前更容易發胖!中年發福也是這樣產生的。

而圖表中有放上建議的熱量攝取,這數值看看就好,因為這數據是給普羅大眾維持健康所需的基本參考值,但如果你有運動習慣、增肌減脂的目標,這個熱量攝取就須重新設計。

註1:基礎代謝率=人體在24小時內,靜臥狀態下所消耗的熱量,是維持生命所需的最小熱量PART3肌肉脂肪分析這欄是看在你這個年紀、身高,你的體重、骨骼肌重、體脂肪重是否在標準範圍之內,如果今天圖表呈現的圖像是一個C字型,就要小心,代表你的骨骼肌太少、脂肪太多,你要開始增肌減脂了!★C型分佈C型往下個階段邁進會呈現 I型,I型屬於標準值,但要確認這個I是否有在「正常」欄位,如果你的I都在高標數值欄位,其實代表你是肥壯,而非理想的I值。

I型再往下個階段,是D型,看到這個數據要恭喜妳你的身體屬於強健型,肌肉量比一般人還要多,體態也比一般人緊實,通常有在做阻力訓練、飲食控制者,數據都會呈現漂亮的D型。

以下就給大家看一下教練的圖形啦,是不是都是很漂亮的D呢!★D型分佈(由上至下分別是Jack,Rock,Dean教練的數據)PART4 肥胖分析這欄中的「體質量指數」(BMI)當作參考就好,用它來判斷你是否肥胖其實是不準的!為什麼呢?因為BMI的計算=體重(KG)/身高平方(m2)但以體重與身高的比例判斷有所偏頗,因為忽略人體脂肪的多寡,舉個萬年萬用案例:林書豪與連勝文兩人身高都是192cm體重同91or 92公斤,兩人BMI值應屬相同,但兩人的體型卻相差甚遠,由此可知BMI的數據比較適用於一般人,但有在健身者其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