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讀瑜珈經(一) 瑜珈是什麼? | 瑜伽經

YogaMystery瑜珈探索YogaGeek瑜珈宅13MoonMayan星際馬雅LifeMurmuring調頻生活重讀瑜珈經(一)瑜珈是什麼?LingChangFollowApr18·4minread對你來說,瑜伽是什麼?也許在大部分的人眼中,瑜伽是一種越來越流行(而且好像是女生才喜歡)的運動。

然而,在我越來越深入探索瑜伽這個領域之後,發現這其中有非常非常大的誤會。

在不斷進化的體會當中,瑜伽的美好也越來越不只體式練習而已。

在瑜伽師資的培訓當中,包含許多理論的學習,阿育吠陀,瑜伽經,解剖學等等。

也許因為這幾個月每天在家與自己相處,強迫「內觀」,再度嘗試閱讀這些經典的時候,竟然有更多體悟。

而今天,我想先來分享我曾經多次嘗試都看不進去的瑜伽經。

瑜伽是印度哲學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許多經書都會談到瑜伽相關概念,但是這本約莫西元2–4世紀之間,透過Patanjali大師所記錄和講述的瑜伽經,是對於瑜伽的概念,練習的方法及目的著墨最完整的一部經典。

瑜珈經(YogaSutra)的原文用梵文寫成,只有一百九十六條經文,分成四個部分,三摩地Samadi,練習Sadhana,成就及解脫。

我們現在所讀的多半是經文著釋(的再注釋)。

由於原文非常精短,Sutra的意思是線,因此經文也很像是被串起來的字詞,不太成句,因此衍伸許多經文彼此對應和解釋的空間。

(默默想起文字學的時候我們讀的也是說文解字注而不是最早的說文解字…)瑜伽經的第一篇,透過理論方式探討瑜伽到底是什麼,以及目的,該如何達到最高的境界(三摩地)。

而瑜珈經當中第一次開始定義何謂瑜珈,是在第一章第二節:Yogahcittavrttinirodhah。

這一段經文經常被註釋為「約束心靈的變化就是瑜珈。

」然而,我總覺得這是一個相對僵硬以及不容易讓我們有所啟發的解讀方式。

當我們拆解每個字,Yoga通常會和梵文中的yuj字根做連結,意思也就是連接、連結,加入。

然而,也有另外一個字跟Yuja可以參考,在這裡這個字是指靜心,或者專注。

尤其當我們往後看瑜珈最高境界Samadi是一種「深度專注」的狀態時,這個字根的解釋似乎更能夠連結。

接著往下看,Citta是Mind心靈,Vrtti指的是變化、流動,因此CittaVrtti便指出由於我們的想法,感覺,甚至記憶都在隨時流動的狀態之下。

我們也可以想成瑜珈是種心靈狀態,而一般的情況下,心靈的狀態是動態的。

接著我們來到更重要的Nirodhah,這個字來自梵文字根rudh,指得是阻礙、控制、抑制這樣的意思。

當我們把這個動詞往上結合的時候,我們可以做這樣的理解:Yogah—瑜珈;專注CittaVrtti—流動的心靈狀態Nirodhah—控制也就是:「瑜珈是控制變動的心靈找到並專注於心之所向。

」我想我們都知道,流動的心靈狀態才是一種常態,與其強迫他停下來,約束他,鞭策他,如果我們用專注來理解,是不是更親民一些呢?當我們理解了瑜珈的終極奧義,這時候我們再來理解瑜珈的哲學、呼吸法、體位法(Yama,Niyama,Pranayama,Asana...etc)等八個面向。

就更能明白這些教條與體式練習,都只是協助我們控制與專注心靈的方向的工具們。

也因此瑜珈的內在力量比我們大部分時候所認知的更美也更有力量。

而為什麼瑜珈會在近年逐漸開始流行了起來?我想這和我們日漸緊張的工作日生活環境還是很相關。

當瑜珈的終極好處在於「讓當下狀態跳脫外在雜訊與內在狀態的束縛」,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什麼瑜珈會讓人上癮了(包括我自己)。

畢竟很多時候當累積了太多心靈垃圾,我們總是會希望有甚麼工具可以定期清理。

而一節專注於呼吸和身體連結,靈性充滿的瑜珈課,總是能給我這樣的療癒力量。

有點可惜的是,現在越來越多瑜珈課程和健身連在一起,沒有太多機會深入理解瑜珈美好的內在哲學,也由於許多深入詮釋瑜珈經或相關哲學的書籍大部分都沒有中文譯本,現有的中文譯本又有點隔靴搔癢,和我們比較難以切身連結。

這些理念似乎越來越少被深入探索。

接下來的瑜珈筆記,我想多面向的探討瑜珈經典裡面我多有感悟的部分,或者想要針對現行中文翻譯踢館的部分。

如果有興趣的話,歡迎留言或拍手讓我知道囉:)YogaInTune調頻日誌Tuneinyourbodyandmind.Explor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