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人際關係,你需要知道的三件事(重製版) | 改善人際關係

先把社交智慧用在這些關係裡,才會發揮最大的價值。

雖然人際關係技巧可以幫助我認識人、讓別人喜歡我, 但更重要的是,如何改善我和親近的人 ...文章分頁導航←聊天的十大心病(重製版)有效溝通VS垃圾溝通:一個簡單的溝通練習(重製版)→網路的時代,我們在網路上虛擬的形象越來越高超,但現實人際互動的方式卻越來越弱智。

我們努力維持自己想要的形象,上傳好看照片,顯示生活品味,告訴別人我支持誰,但現實生活越來越受不了別人的無禮、受不了事情不如我預期,結果就是有越來越多現實的衝突,不曉得怎麼面對。

明明我們跟別人聯繫那麼方便,奇怪的是,似乎也感覺與彼此的距離越來越遠。

一個已讀不回、一次沒有回應,就能讓人心生猜忌。

網路到底讓人際關係變簡單,還是變難了?就算網路好友多到滿出來,卻對現實人際關係覺得無力、焦慮,有這樣狀況的應該大有人在吧!正因為在現實生活感到苦惱,才希望藉助網路來簡化這一切,獲得一些慰藉。

然而網路世界再好,也很難完全代替人際關係,不論科幻電影怎麼演,我們現在上班上課還是跟真實的人互動。

就算下班後躲進網路世界,日復一日,現實的人際關係也不會變好…所以,我們要問的是,網路對我們來說是現實的延伸、是溝通的工具?還是躲避現實不愉快的方法呢?我身邊也有些朋友,在網路上有互相取暖的同溫層,培養一票粉絲,但現實中對家人、同事或同學卻有著深深的無力感。

只要網路上看起來朋友多,真的就夠了嗎?LINE上的噓寒問暖真的就能滿足我們嗎?我相信如果知道有正確的方法,大家都會希望可以讓現實的關係更好、更美滿。

要改善人際關係,可以學的東西近乎無限多,人際關係的技巧也是無限多,要怎麼學?對於想改善真實人際關係的朋友,如果能以更平衡的心態來學習,相信會更輕鬆愉快吧!抱持這樣的想法,我提出三點建議…1.「你的人際關係,應該由你來決定」想到「好的人際關係」,我們可能會想像有一個人,他有很多朋友,身邊每個人都喜歡他…但這樣的想法很可能是錯的。

好的人際關係,應該從「允許自己被討厭」開始。

是的,讓自己可以是被討厭的,試著去接受這件事。

有人討厭我,這沒什麼不對,這很正常。

當我們企圖做一個被所有人喜歡的人,那才是惡夢的開始。

有太多時候,我們不想被任何人討厭,就努力做出我們應該有的樣子,可是我越來越不像自己,連自己都陌生起來,得到別人喜歡的那個我也不是真正的我。

長久不能盡情展現自己,面對人際關係,我們會一直處在有壓力的狀態。

有太多壓力的人際關係,當然就不會是好關係。

我們應該從這種迷思中解放出來,別再因為被別人討厭而自責,想要什麼樣的人際關係,應該由我自己來決定。

不是每個人都喜歡我,才叫做好,(這一點倒是可以跟網路的社交方式好好學習,)我們可以區分出來,哪些是我真正重視的人、在意的人,我和這些人的關係如何呢?先把社交智慧用在這些關係裡,才會發揮最大的價值。

雖然人際關係技巧可以幫助我認識人、讓別人喜歡我,但更重要的是,如何改善我和親近的人、重視的人之間的相處方式。

2.「重要的是好奇心,而不是技巧」網路很多文章在講社交技巧,書店也有許多書談人際關係,從怎麼講話、怎麼穿、怎麼想,甚至連怎麼呼吸都有。

是不是把這些技巧都學會了,我的人際關係就變好了?其實所有技巧都只是加分的作用,如果基礎不穩固,招式再多都沒用,何況有關人際關係的技巧實在太多太多,學都學不完,就算都知道了,恐怕也使不出來。

人際關係最重要的只有一個:好奇心。

你一定聽說過「理解別人」在人際關係裡有多重要,而「好奇心」就是「理解」的媽媽,有好奇心,才會想了解別人,也才能夠理解別人,能夠理解別人的情緒和想法,才能夠與別人相處。

好奇心不需要我們去「學」,學也學不來,我有就有,沒有就沒有。

講是這樣講,其實每個人都有好奇心的,只是有些人已經把心關起來。

如果我覺得,我對別人沒有好奇心,但我又想改善人際關係,我唯一該做的事就是,對自己的「沒有好奇心」感到好奇,問問自己為什麼會這樣?發生了什麼事?一定要先理解自己。

先對自己好奇。

3.「人際關係的本質是自己,人際關係開始於自己」從上面兩點,我們細心想一下可以知道,人際關係是從自己開始的,因為是「我」要決定想要怎樣的人際關係,也是「我」的好奇心決定我能不能理解別人。

也許很多人絞盡腦汁在想,該說什麼、做什麼才能讓別人喜歡自己、同意自己,卻忽略了自己有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