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狀腺掃描與放射碘治療 | 碘131

另外,因為體內的碘會影響身體對放射性碘131的吸收,所以在放射碘131診斷/治療前的2週,病人必需遵守低碘飲食的建議,盡量避免食用含碘量高的食物如:海帶、 ...Searchthissite甲狀腺掃描與放射碘治療作者:林昆儒,鄭如金,同時刊載於長庚醫訊27卷第七期(modified2012-03-19)前言大多數人聽見”輻射”就聯想到”癌症”,而對其觀感也多停留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美軍在日本投下原子彈,造成重大傷亡的負面印象。

很少人知道,同一時期,西元1940年醫界的一篇研究文獻,重新燃起當時人們對輻射善良運用的信心。

這篇文章介紹了如何利用放射碘診斷甲狀腺結節。

至今,放射碘已在醫界廣泛使用五十年以上了,它的用途不只在診斷甲狀腺結節,更是甲狀腺癌症治療的不二法門,照顧成千上萬的病友,使他們免於癌症死亡的恐懼。

放射碘的臨床運用甲狀腺組織是人體細胞中唯一可以攝取碘的器官。

正常情況下,碘可以經由碘分子通道(NaIsymporter)進入甲狀腺細胞,進一步合成甲狀腺素,調節生理作用,以維持人正常的代謝功能。

碘-131(I-131)為碘的一種放射同位素,會同時釋放γ及β兩種放射線,也可經由碘分子通道,進入甲狀腺細胞。

其中,γ放射線穿透力較強,利用輻射偵測器,醫師可以從體外偵測甲狀腺細胞攝取碘-131的數量以及範圍,以瞭解病患甲狀腺的功能,用於鑑別診斷甲狀腺癌,甲狀腺囊腫,以及甲狀腺機能亢進症…等病症。

碘-131(I-131)也可以釋出穿透力較弱的β放射線,可以在短距離(1mm)內破壞細胞組織,故當碘-131利用碘分子通道進入甲狀腺癌細胞後,可做近距離的標靶放射治療,以破壞癌細胞。

由於碘-131(I-131)只會經由甲狀腺細胞上的碘分子通道進入細胞,對於非甲狀腺細胞並無破壞力,除了療效顯著外,副作用也較一般化學藥物小。

甲狀腺癌常見的兩種細胞型態:包括甲狀腺乳突癌(Papillarycancer)以及及濾泡癌(Follicularcancer),皆屬於分化良好的甲狀腺癌(welldifferentiatedthyroidcancer),佔所有甲狀腺癌的90%左右,這些癌細胞皆保有攝入碘的功能。

其中,乳突癌較容易經由淋巴轉移,而濾泡癌較容易經由血液往遠端轉移,兩者皆不易以手術根除。

因此,甲狀腺癌病患在手術切除甲狀腺組織後,碘-131(I-131)就成了治療癌細胞的最佳選擇。

通常,病患在常規追蹤治療下,多可以終身保有正常的生活品質。

碘-131(I-131)在甲狀腺癌的運用,包括:偵測轉移病變、手術後甲狀腺殘餘組織的清除(ablation)、以及及轉移病變的治療。

A.碘-131全身掃描(WBS,I-131wholebodyscan)只要確定診斷是甲狀腺癌符合腫瘤大小超過1.5公分、屬多發性、濾泡型、有血管侵犯、或有遠端轉移等情形之一者,外科醫師多建議先做兩側甲狀腺切除。

病患在手術後4-6週後,口服2~5mCi的碘-131(I-131)施行全身掃描,以偵測是否有甲狀腺殘餘組織、或是遠端轉移。

一般而言,若檢查發現有甲狀腺殘餘組織,可利用碘-131清除。

為了避免碘131診斷攝影的放射碘對可能的殘餘癌細胞產生擊昏效應(stunningeffect),影響後續高劑量(指放射活度大於或等於30mCi)放射碘治療效果,本院之碘131診斷攝影使用低活度(5mCi以下)碘131進行,建議2mCi4-6weeksaftertotalthyroidectomy/withdrawthyroxine,或是4mCiafterrhTSH。

若有肺臟或是骨頭的遠端轉移,則應進行大劑量碘-131治療。

碘-131全身掃描在施行前4-6週必須停止補充甲狀腺素,以及避免食用含碘食物,以提高殘餘甲狀腺組織、以及甲狀腺癌細胞對碘-131(I-131)的攝取能力。

少部分病患在停用甲狀腺素期間可能會產生身體不適,症狀包括:疲倦,便秘,憂鬱…等等。

對於無法忍受這些不適的病患,現在已有人工合成的甲狀腺激素(rhTSH)可以在不停用甲狀腺素下,輔助提高殘餘甲狀腺組織攝取碘-131(I-131)的能力。

碘-131全身掃描結果顯示,甲狀腺腫瘤復發合併轉移至:肺臟,腰椎骨,以及骨盆腔。

B.碘-131甲狀腺清除治療(ablation)在切除甲狀腺的過程中,為了不傷害到重要的組織如返喉神經、或是組織周邊的血管,或多或少會殘留一些甲狀腺組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