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電影「腦筋急轉彎」和孩子談情緒 | 情緒電影

「腦筋急轉彎」(Inside Out)是今年我最喜歡的一部電影了。

今年六 ... 電影裡出現五種情緒人物,在台灣翻譯成樂樂(Joy)、怒怒(Anger)、憂 ...選單直接觀看文章搜尋搜尋:「腦筋急轉彎」(InsideOut)是今年我最喜歡的一部電影了。

今年六月InsideOut在美國上映的前一個禮拜我剛好參加了一個訓練課程,當時在場的心理諮商師和教授們都在談論這部即將上映的電影。

當時一位資深的心理諮商師說她和她先生前幾天以為電影已經上映所以跑去電影院,電影院的工作人員跟她說,電影要一個禮拜後才會上映,而且你們也不是今天第一位要來看InsideOut的客人了。

另一位心理諮商師說,她已經買了InsideOut裡各個情緒角色的小玩偶,還有一位心理諮商師說,她在和小孩的諮商過程中放了InsideOut的預告片,並且將預告片裡的內容應用在小孩生活上的發生的事情。

我身邊的許多心理諮商師都對InsideOut這部電影感到很興奮。

的確,從這部電影可以和孩子談很多事情,其中一個我覺得最重要的,就是和孩子談感覺與情緒。

讓孩子了解,有每一種情緒都是正常的電影裡出現五種情緒人物,在台灣翻譯成樂樂(Joy)、怒怒(Anger)、憂憂(Sadness)、厭厭(Disgust)、驚驚(Fear)。

雖然這是很粗略的把情緒分類,但這些情緒以及用詞的確是小孩開始學會辨認情緒和感覺時的用語。

如果InsideOut之後會出第二集,我還蠻希望可以加入愧疚(Guilt)這個情緒角色,因為從我和小孩心理諮商的經驗中,我覺得guilty也是一個小孩常常會經歷的一種感覺。

之前工作和孩子心理諮商時,也有很大一部分的時間是和孩子談辨認感覺和情緒,最常談到的兩個情緒就是生氣與悲傷,因為這兩種情緒是讓孩子產生最多「問題行為」的情緒──譬如說孩子生氣的時候就出現暴力行為像是打人、言語暴力、丟東西、甚至是自殘行為。

因為這些「問題行為」,讓大人與小孩認為這些情緒或感覺就是不好的,不應該生氣不應該悲傷,就像「腦筋急轉彎」電影的前半段一樣,大腦控制台應該要由樂樂來主導,甚至樂樂還在地上畫一個圈圈要憂憂待在裡面不要出來。

工作和孩子談到「生氣」情緒時,我都會準備一個關於「生氣」的小測驗問卷,問孩子同不同意這些句子。

這些敘述包括"Angerisabadfeeling"(生氣是個不好的情緒)、"Childrenwhoexperienceangerarebadpeople"(會生氣的小孩是壞孩子)、"Onlycertainpeoplegetangry,itdoesn’thappentoeveryone"(只有一部分的人會生氣,並不是每個人都會生氣)…等等。

我的clients幾乎都會認為「生氣是個不好的情緒」、「人不應該要生氣」或是「只有壞人才會生氣」等等。

然後我會告訴我每一個小孩,生氣不是一個壞情緒也不是一個好情緒,生氣是一個很正常的情緒,每一個人偶爾都會有感到生氣的時候。

小孩要知道他們是可以感覺生氣的,感覺(feelings)和行為(behaviors)不一樣,會覺得生氣是很正常的,但是生氣時不代表你可以傷害人,不管是肢體傷害或是言語傷害。

每一種情緒都是正常也都是需要被接納的。

家長與老師接納孩子有生氣的感覺不代表允許讓孩子可以在生氣時可以打人罵人傷害人,所以更重要的是教孩子如何處理生氣的感覺。

每一種情緒也都很重要──因為人類對很多不公不義的事情覺得憤怒我們才能改變社會、因為感到害怕所以我們更保護自己、因為感到傷心所以我們才能尋求協助。

你的情緒角色長什麼樣子? 在和孩子做心理諮商時我常常會用到很多談情緒的繪本。

在讀這些情緒繪本時,我都會都會先讓孩子看繪本插圖,讓孩子先猜每一頁的人物圖案,「你覺得這個人有什麼感覺?」「為什麼你覺得她在生氣?」「為什麼你覺得她很開心?」「為什麼你覺得這個人在難過?」會問這些問題也是要讓孩子察覺,當一個人感覺____,臉部表情會是什麼樣子?身體會有哪些感覺呢?當我問孩子這些問題時,他們會指著這些圖案跟我解釋,這個人在生氣因為他的臉脹紅、手握緊拳頭、眉毛皺在一起,這個人難過因為他的頭低下來在掉眼淚,這個人感覺開心因為他在笑。

藉由辨認這些情緒特徵我會繼續和孩子談,「那你生氣時的臉是什麼樣子呢?你的身體有哪些感覺?」這讓孩子察覺到生氣時他可能會覺得身體在發抖、頭很暈、覺得臉很熱、心跳加速。

「腦筋急轉彎」電影裡的各種情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