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職文化】職場中的人際關係︰社會新鮮人進入工作世界的 ... | 職場人際關係

從以下層面來看,職場環境的確比學校或家庭複雜許多,一方面是在職場中、在關係上我們要面對更多重的對象,譬如上司、同事、其他部門同事、 ...Home/求職文化/【求職文化】職場中的人際關係︰社會新鮮人進入工作世界的適應關鍵【求職文化】職場中的人際關係︰社會新鮮人進入工作世界的適應關鍵0Postedin:求職文化on2020-04-12求職文化洪瑞斌社會新鮮人第41期學會電子報職場中的人際關係洪瑞斌/中國文化大學心理輔導系教授  小如剛剛大學畢業,順利的進入一顧問公司擔任行政助理,自覺蠻幸運的,因為她對這行業很有興趣且想多學習。

她一進公司就相當緊張,因為她覺得在校所學很難直接用上,而且公司整個業務壓力相當沉重,所以雖同事都很好相處,但每個人都相當忙碌,沒人能特別教導她。

後來她直屬的專案副理開始讓她負責給顧客簡報時的文件資料,她覺得不容易,因為以前沒做過,也沒有範例可依循,只好依照以往在學校做報告的方式,經過加班的努力,她完成了十幾頁內容紮實的報告。

沒想到呈給副理時,副理看了二頁就說:「這不是顧客的需求,裡面也看不到專案對顧客有何利益,應該…」。

小如覺得挫敗,因為一方面覺得副理為何不早說,另外也覺得副理所說的方式太過浮誇不實,於是就不自覺地提出反駁,但是最後還是要照副理意思大幅修改。

之後小如覺得沮喪,希望自己做到不出錯,於是每次資料都花很多時間,很努力在構思與校對錯誤,但是結果總是不如願,不是被副理挑出一些錯誤,就是被指出沒有掌握重點。

這樣幾次下來,小如的挫折感與情緒一直累積,終於在一次開會,又被「點名」批評時,無法忍受而淚灑當場。

  小陳最近從業務員被調升為新成立客戶服務部的經理,因為小陳的衝勁、努力與敢說話,所以在公司中順利進入領導的核心團隊中,以他年輕的年紀可說相當有成就。

因為公司正面臨從小企業擴充規模,所以小陳覺得這是個關鍵期,應該大幅提昇公司整體業績及市場佔有率,所以他對業務副總劉副總帶領業務員與拓展業務的方式很有意見,他覺得劉副總的「魔鬼訓練」太過時,又沒效率。

他私下也曾將此問題和總經理反應,總經理只是誇獎他的創意與用心,卻未見總經理對劉副總有何動作或影響。

另外因為小陳需要建立客戶服務的制度與模式,所以剛開始也還在調整與實驗期,加上部門內都是新員工,所以進行得很辛苦。

某天劉副總前來質問為何客服部動作那麼慢,使得業務轉進來有意簽約的客戶久久未得到聯繫,而流失了一些客戶,而且為何不按照以往的作業流程。

小陳當下覺得被攻擊,而且苦心沒被理解,當下做出情緒性反應,言語爭執後,甚至憤而離開現場拒絕與對方談話。

在這之後二人關係緊張,卻又相互迴避。

二個月後,小陳選擇離開公司。

  淑珍是醫院裡某一病房的護士,她已不是新手,但在同一單位裡卻是最晚進來的,其他同事雖不特別難相處,但卻已經形成了小團體。

同事之團體習慣相約一起喝下午茶或吃飯,淑珍剛開始覺得不錯,因為可以促進同事間情誼。

後來她卻漸漸不喜歡,因為她發現同事的話題總是集中在醫院同仁的八卦,要不然就是比較最近買了什麼名牌服飾、配件,她覺得蠻膚淺的。

所以她開始有時藉故不參加,但是她又不敢完全不參加。

而每次去她就越覺得格格不入及不舒服,就這樣她與其他同事變得有些疏遠的關係。

  從上述三個例子你想到什麼?是不是和許多即將從學校畢業的社會新鮮人一樣有類似的想法,「職場的人際關係比學校複雜且可怕多了!」或是「職場交不到真正的朋友」。

但真的是這樣嗎?從以下層面來看,職場環境的確比學校或家庭複雜許多,一方面是在職場中、在關係上我們要面對更多重的對象,譬如上司、同事、其他部門同事、部屬、客戶及上下游廠商等等。

其次,當我們進入職場及組織當中,我們身上就套上了職務角色,並進入了組織正式或非正式的人際網絡中。

因為職務角色代表了你的權責、專業分工、壓力及組織中的位置,而這也讓職場人際關係與一般人際關係有明顯的不同。

也就是說,任務與工作所帶來的權責、壓力與利害關係增加了複雜性。

例如常見的現象有因為專業立場不同,產生不同部門之衝突;你和你的業績或晉升對手,自然會出現競爭與緊張的關係;當整體任務或組織之壓力大時,容易造成組織內人際關係摩擦與衝突;或是不同的群體自然形成小團體,並發揮其地下影響力。

  不過雖然如此,卻不見得在職場就必然交不到任何朋友,因為也有許多反例。

例如像是在凝聚力高的工作團隊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