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想打坐入門,看這篇就夠了 | 冥想半夢半醒

... 長時間接觸冥想 深化:研究內觀(理論和內觀實踐)→研究道家裡關於冥想的做法,打坐 ... eg:人剛睡醒,半夢半醒時;人即將睡著,將睡未睡時 打坐打到一定 ...        一、對冥想的認識    1.1認識冥想    初識:冥想和武俠劇、冥想和僧侶修行、瑜伽裏的冥想    進一步:在國外學習心理學課程時首次長時間接觸冥想    深化:研究內觀(理論和內觀實踐)→研究道家裡關於冥想的做法,打坐    1.2冥想是什麼    冥想是古老的東方修行管道,先是印度僧侶修行,後傳入中國,融入各種門派,成為一種修行管道。

    二、冥想和我們的身體有什麼關係    薛老師用了一個很形象的比喻,貫穿整個分享。

        大腦的運轉就像開車    人的大腦過於活躍→油門太快    如果長期快速使用→難以刹車→從而產生巨大壓力→導致睡不著焦慮→抑鬱前兆    我們需要學會刹車        2.1冥想的作用        有助於治療慢性疼痛、焦慮、皮膚病、抑鬱症復發、失眠症、物質濫用、酒精依賴、飲食障礙、心臟疾病和癌症等心神疾病。

            冥想可以讓人大腦停下來。

            冥想有助於睡眠,睡眠可以恢復身體健康。

        2.2人的壓力從何而來?        人的壓力分為身體壓力和精神壓力,身體壓力和精神壓力聯系緊密:        長期身體壓力→精神壓力        大腦不休息(精神壓力)→不利身體修復→傷害身體(身體壓力)        2.3腦電波的工作    腦細胞高度運轉,產生腦電波        正常情况下,腦電波呈現為4種腦電波:α波(ALPHA)、β波(BETA)、γ波(GAMMA)、θ波(THETA)            α波、β波和θ波,和冥想有巨大關係        α波-刹車            —相對模糊,恍惚的波    — 長期冥想的人能够控制α波    β波-油門            —極其清醒狀態,精力非常集中,保持時間不能太長。

人只能在一段時間維持β波    —人需要遮罩外界一些干擾,才能專心做當下的事情。

這種遮罩功能就是α波    —冥想可以減輕β波對大腦的壓力    γ波-頻率較快            —人在這種情況身體通常出現一些問題    θ波-可進入潛意識,常用療愈和催眠                人處於恍惚狀態,有意識,瞭解發生的事情,但不清楚    eg:人剛睡醒,半夢半醒時;人即將睡著,將睡未睡時    打坐打到一定境界,也就是θ波,可以控制γ波    δ波-睡眠狀態    睡眠不好,也說明δ波並不好    2.4為什麼要冥想    胡思亂想:腦電波放電太快,無法自製    睡眠不好:大腦太活躍,無法控制β波        我們「要越來越强」的教育,導致大腦只會快速運轉,不會踩刹車。

        2.5關於打坐    不說話—和世界的聯系斷掉一部分    閉眼—關掉和世界的主要練習    閉眼後看到就是人的念頭—大腦的活動,無法堅持時,表明α波運用的不好    人需要有相對應的波,更好地運用大腦。

    運用相對應的波→否則會情緒失控→身體機能下降→身體各種疾病。

    2.6情緒系統        情緒系統是什麼?        從小接受的教育以及對事物的看法,組成性格,即大腦中的情緒系統。

    冥想時,閉眼首先觀到的就是情緒,睜眼時情緒一直存在,閉眼後更加明顯。

                情緒和大腦關係緊密是什麼?        當持續處於某種情緒時→大腦為高度放電狀態→β波不斷增強,壓力越來越大    冥想也是希望讓人們學會踩刹車功能→調整情緒,有利於身體健康    2.7冥想和身體    身體又被稱為人的第二大腦。

        打坐時,大腦α波不斷遮罩念頭,身體覺察能力明顯增强。

    長期冥想->提高身體的覺知、感覺,身體和情緒以及大腦相互作用->解决很多身體、情緒、睡眠問題    三、冥想和睡眠    大腦的運作系統:        大腦在白天無法及時處理資訊,因而,白天大腦進行存儲,晚上進行歸類處理。

            如果睡眠不足,大腦無法得到充分休息,會造成大腦透支,損害大腦。

            每天睡覺前進行冥想,是人為地處理資訊,讓大腦進行休息,睡眠時不用再損耗大腦。

        四、冥想練習    4.1冥想種類        專注式(concentration)            沉浸式-正念(mindfuleness)        4.2冥想準備工作    ·地點:            地上,而不是床上(床太軟,腰太用力,造成腰肌勞損)    用打坐墊(大墊+小墊):屁股坐在小墊上,身體會自然前傾,保持穩定。

    ·姿勢:    腿:初入門,可以散盤(兩條腿盤起來),不用一定單盤,雙盤    身:上半身挺直,肩正頸直含胸拔背    物:摘掉眼鏡、手錶    眼:閉上眼睛,微微閉上    手:拇指和無名指對到一起,另外三只像孔雀舞的手勢一樣,自然放在雙腿膝蓋處(就像下圖)                ·調呼吸    深呼吸:鼻子吸氣,嘴巴呼氣    吸氣時,肺部氣息全部吸進來,收小腹,將腹部氣息全部排出    吐氣時,將身體裏的氣息全部排出    深呼吸做9次,再進入普通呼吸    五、問與答    5.1冥想會睡眠少一些,大腦休息足够,但身體休息够嗎?            1)大腦深度休息,身體也處於深度休息    2)晚上少吃一些東西,也减少對身體的負擔    5.2 宿舍生活,冥想總被其他動靜打擾,怎麼辦?            所有冥想,外界干擾都可以遮罩才是真正的冥想    但剛開始,外界干擾是一種負擔。

    當被外部干擾時你可以做的是:    -關注一個位置,讓自己不要離開那個位置    -或者觀呼吸,不論什麼念頭,什麼干擾,都觀呼吸    -如果還不行,可以頭頂一本書,不論外界什麼干擾,頭頂的書不能掉,鍛煉下去有利於冥想。

    5.3我練習過一段時間冥想,剛開始有很明顯的變化,可是後來感覺像是遇到瓶頸,不知道往哪個方向去,老師你有沒有類似的經歷呢?還有冥想除了腦波,與沒有其他自我檢測的標準?    1)老師也有類似經歷,到一定程度後,不知道往哪裡走。

我的做法是接下來向更多老師學習,結合道家的打坐法,道家打坐適合強身健體。

    2)腦波檢測需要腦波儀,但自己練習冥想沒有什麼必要。

    冥想幾個階段:    a.坐得住;    b.頭頂放一本書可以消失;    c.快速進入冥想狀態,外界因素不能打擾,沒有什麼雜念。

                    猜你喜歡©2017 / 使用者條款 / DMCA / 與我們聯絡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