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慌症的症狀有哪些?如何預防與治療?醫師圖文完整解說 ... | 恐慌

恐慌症的明確成因,目前還沒有完全確定,但多數專家會認為這和壓力、遺傳、童年的創傷經驗、個人的個性與體質、社會心理…等因素有關,近年 ...Skiptocontent恐慌症其實和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都屬於焦慮症的一種,患有恐慌症的個案,可能會在看似沒有特殊原因,旁人覺得毫無異樣的狀況下,突然感受到巨大的壓力和排山倒海般的恐懼,有些人甚至會描述「像是心臟病發作」、「完全喘不過氣」這類的感受,通常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會發作完畢,但恐慌症個案常會持續擔心下一次的發作,影響了自己的正常生活。

每個人都經歷過各種焦慮或恐慌的感受,這是面對壓力或危險的狀況下,非常自然的反應。

但對恐慌症的個案來說,這些巨大強烈的感受,卻是難以預期的。

在旁人看來,這個人的表現就會顯得「奇怪」,有些人會因此被貼上標籤,覺得這個人在演哪齣?但其實對於恐慌症的個案而言,這些感受都非常真實。

為了讓大家更了解恐慌症,MedPartner團隊將用這篇圖文,讓大家更完整認識恐慌症的可能成因、常見症狀,以及預防和治療的方式,希望無論是恐慌症的個案本身,或者是家屬與社會,都能對這個精神困擾有更多的瞭解與同理。

 恐慌症的成因是什麼?恐慌症的明確成因,目前還沒有完全確定,但多數專家會認為這和壓力、遺傳、童年的創傷經驗、個人的個性與體質、社會心理…等因素有關,近年來也有更多研究,認為和腦內傳導物質有關。

在臨床上的經驗,我們可觀察到,有些個案有家族遺傳、兒時曾經遭受到家暴、曾經遭遇過嚴重的家庭或者是職場、社交上的創傷…等等。

根據相關的統計,女性比男性更容易發生恐慌症,發生率大約是男性的2倍左右,但實際上真是這樣嗎?其實也有專家有不同意見,這也可能是因為社會上的性別刻板印象,讓男性比較不願意因為精神狀況去求診,因此發生率被低估了。

另外恐慌症多數在成年早期,也就是20歲左右出現,平均發病年齡大概在25歲左右。

以上的資料,目前都在統計以及臨床觀察的層次,實際上恐慌症的「明確成因」,是尚未被確定的。

上述的資訊,重點在於讓大家有個概念,但別把這些當作標籤,貼在自己或別人的身上喔。

舉個例子,並不是每個童年受暴的孩子都會產生恐慌症,實際產生恐慌症的人,也未必一定有上述的經驗。

 恐慌症有哪些症狀?在生理上來看,恐慌症可能是因為大腦的杏仁核受到恐懼的刺激,使得全身的交感神經興奮,造成了一連串的症狀。

這些症狀通常可以被分為「生理症狀」,以及「心理症狀」兩個面向。

在生理上,患者可能會出現以下這些症狀,主要跟交感神經過度活化有關:心悸、心臟怦怦跳或心跳加快出汗發抖或顫慄呼吸短促或喘不過氣的感覺喉嚨有哽塞感胸痛或不適噁心或腹部不適感覺頭暈、步態不穩、頭昏沉(或快要暈倒)冷顫或發熱的感覺(chillsorhotflushes)感覺異常(Parethesias),例如麻木或刺痛感在心理上,患者可能感受到:失去現實感(de-realization,不真實的感覺)或失去自我感(de-personalization,自己心智和身體脫離的感覺)害怕失去控制或即將發狂(goingcrazy)害怕即將死去通常恐慌症會在很短的時間,通常在10分鐘內,就達到症狀的高峰,而且會合併多種生理症狀和心理症狀同時發作。

發作的時間通常維持幾分鐘到半小時。

對於恐慌症個案而言,最痛苦的,可能是發作「無法預期」這件事。

你可以試想,假設自己在上課、上班、逛街、約會…等狀況下,突然經歷上面的這些症狀,會是什麼狀況?因此許多恐慌症的個案,會因此不敢出門、不敢一個人獨處,因此在工作與正常人際關係上都受到嚴重的影響,這是旁人很難理解的部分。

介紹恐慌症的症狀,不是希望你自行診斷,因為實際的診斷需要醫師進行完整的病史詢問以及檢查。

因為不止恐慌症會出現「恐慌發作」的情形,其他精神疾病像是思覺失調症、憂鬱症、躁鬱症(又稱雙極性情感疾患,bipolardisorder)…等,也都可能產生類似的症狀。

我們最希望的,是大家在了解這些症狀後,能對恐慌症的個案有更多一分的同理與關懷。

 恐慌症該如何治療與預防?恐慌症在治療上,常見的有藥物治療、認知行為治療,或者是藥物結合認知行為治療,有時也會使用其他的輔助治療。

在治療的選擇上,必須由醫師完整評估個案的過去病史,還有生理、心理狀況,在完整的溝通下做出決定。

 恐慌症的認知行為治療目前心理治療上,常見使用認知行為治療(cognitivebehavioraltherap


常見健康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