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豆@ 絕對不哈日:: 痞客邦:: | 納豆 芥末

是怎樣的過程呢?首先,要慢慢地把包裝的一層膠膜慢慢撕開,然後拿出一包醬油、一包日式芥末( ...絕對不哈日跳到主文說說自己的一點感想ㄅ.....部落格全站分類:不設分類相簿部落格留言名片Aug07Tue201223:57納豆納豆    為了找一張照片,翻了影像檔案,很久,卻也因此帶我回到那些旅行的日子。

   許多美好回憶,都用照片鮮活的記載著。

那時的想法是:先拍著,等回國後整理好,寫寫旅行小記。

理想總是擱在山頭的雲,看著它在,卻也看著它飄開了,生活現實,總有藉口安慰自己:相片跑不了,就這樣一天天……過去。

   這些相片看著,倒是想著要找旅行的早餐,我喜歡在日本的朝食,不是因為好吃──說穿了,旅行是安適與放鬆的,早餐又有人準備好,當然吃起來總是比平日在家的匆忙來得閒適。

   喜歡日本旅行時候的朝食是因為我喜歡裡面的一道菜──說「菜」有點沈重了,它就是一道小品吧,那就是「納豆」。

對我來說,朝食吃納豆的過程是一種極致的飲食享受,緩慢而期待,視覺與嗅覺的期待,而緩慢則是攪動著納豆時候看著那菌絲黏呼呼,隔著筷子,彷佛整個人也這樣攪和得緩慢了,像是放慢格子的膠卷,就這樣攪動、攪動而慢活了起來。

(在日旅行朝食,紅圈處,納豆是也)    是怎樣的過程呢?首先,要慢慢地把包裝的一層膠膜慢慢撕開,然後拿出一包醬油、一包日式芥末(有的是梅子口味的,還有一小包梅汁),隔著這兩包調味包,還有一層膠膜,這時候你必須要準備好筷子,慢慢掀起膠膜,這過程中納豆是否新鮮立判──新鮮的納豆,撲鼻的納豆香(姑且不論有些人覺得臭死了,我是聞起來很舒服就是),然後一吋一吋的掀開膠膜,新鮮的納豆此時就可以看到菌絲隨著膠膜給拉開了,常常會有不甘心的納豆跟著菌絲扒著膠膜,這時候筷子就必須要發揮「剽」的功力,將那些難分難捨的小納豆給慢慢刮下來。

(打開保麗龍盒子,右邊的就是醬油和芥末)   接著,將那兩包(或三包)調味料加上。

先加上醬油,先不攪拌,然後加上日式芥末,這兩包看起來雖然很小一包,大概就是你的拇指大小吧,可是嚐起來還是鹹得要命,所以千萬不可以一股腦全給擠進納豆裡──那準是鹹呆了。

依著自己的口味,適量加入就好,特別是醬油,千萬別過量,否則真的是蓋住了納豆的原始味道;至於那「日式芥末」,其實就是所謂的「黃芥末」,和一般吃生魚片的芥末有所不同,怕納豆味道的,建議可以全部加入,醬子可以調和納豆那種天然的「臭」味(我還是覺得那真的是豆子ㄉ香味)。

   兩道調味擠入盛納豆的盒子,然後抽起筷子,慢慢地、慢慢地、非常緩慢地攪動,千萬不要魯莽的大力攪動,不是溫柔與否的問題,而是,你要想像那些納豆寶寶都剛剛從冰冰的低溫中冬眠著,這時候需要的是慢慢地喚醒它們,讓它們小手拉小手(那牽絲,嗯!不消說,就是納豆寶寶的小手),慢慢地在你緩慢攪動中,一個牽一個的甦醒,唯有如此,才可以把那小小盒的納豆,統統喚醒於清新的早晨。

   接著,把這盒納豆,用一樣緩慢的動作,慢慢的撲滿熱騰騰的白飯上,有些飯店還會提供生雞蛋、山藥泥和蔥,這時也可以打一個生雞蛋,或是加一瓢山藥泥和青蔥在納豆上,然後慢慢攪拌白飯、納豆、生雞蛋、山藥泥。

說真的,那種鼻中撲滿納豆、醬油、芥末、白飯的香氣,口中滑遛著綿密的納豆,那種食事的享受,真的是很難找得到其他的食物可以比擬的。

(餐廳通常都是醬子一小盤擺在不醒眼的地方)   納豆又是一項從中國傳入的日本傳統食品,之所以會叫納豆,和和尚有關,原來這納豆在中國就是豆豉(「豉」要念「尺」的音,唸起來就是「豆尺」,別再學電視主播新聞的念「豆屎」了,天啊!),日本一度也稱納豆為豆豉,這玩意原本就是在僧侶的納所(禪宗寺院中,司理金錢、米穀等出納之處稱之)製作放入大甕中,故有此稱,所以,「納豆」者,就是「出自(佛院)納所的黃豆」的意思。

   納豆的營養不在話下了,坊間還有生技公司提煉納豆的發酵酶而成保健食品,抄一段網路上對於納豆的介紹:   「納豆含有非基改黃豆全部營養(比肉還好),再加發酵後增加的特殊養份,含有皂素,異黃酮,不飽和脂肪酸,卵磷脂,葉酸,食用纖維,鈣,鐵,鉀,維生素及多種胺基酸、礦物質及100多種以上的種類,維生素K2,二砒啶酸等重要養分,適合長期食用維護健康……」   嚇死人的好處和營養。

   雖如此營養,納豆在日本算是日暮食品了,不僅小丸子不敢吃,讓友藏感慨萬千而有俳句,一般人也沒有多少人吃了,我仔細的觀察過食堂,會拿納豆來吃的,和年紀有正比的關係,我吃,但我可是年輕呢!因為我是喜歡納豆那種特殊的味道啊,臭嗎?我不覺得……  (另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