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教學經驗與理念 | 健身教學

我是GYMEFIT的健身教練郁秀Angie,我畢業於台大外文系,並在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就讀碩班時,接觸了人生第一次的重量訓練。

身為教練,我致力幫助學生邁向更健康、更好的 ...認識安吉文章Podcast課程IGFB健身教學經驗與理念勇敢訓練,抓住自我的主控權,創造追逐生命的動力我的教學經驗與理念我畢業於台大外文系,並在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就讀碩班時,接觸了人生第一次的重量訓練,開啟了我追求訓練熱情之路。

身為一名教練,我致力於點燃學生完成目標的動力、挑戰性別刻板印象,並希望藉由幫助學生訓練的過程,建立人與人之間有意義的連結。

對我來說,每個學生都擁有獨特的生理條件、心理素質、社會背景,每個訓練課表的內容與強度、講解的措辭、鼓勵的方式,都需要考量學生所散發的獨具特質、弱點及強項,沒有一個課表或方式可以通用在兩個不同得學生上,因為每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不可取代的個體.我認為即使每個學生可能有不同社會背景,或處在人生不同階段,訓練都可以帶來最直觀的回饋,也能夠作為衡量個人是否進步的客觀標準。

我相信在訓練中經由神經肌肉控制、不斷反覆練習得到的身體回饋,可以進一步建立學生完成其他生活目標的自信.這是讓我對訓練產生熱情的原因,而我希望這份熱情可以幫助更多人,藉由同樣的路徑,達成他們為自己設下的目標,並讓他們理解即使會遇到挫折,他們還是握有對自己的掌控權.我相信個人價值沒有性別之分,但卻常常看到各種因社會強加在個人的審美價值觀所困,為了以不切實際的速度達到目標,選擇錯誤飲食方法或運動方式而變得更挫折的學生們。

我希望能藉由正確的分享與指導,讓學生了解他們可以定義什麼是最好版本的自己.不管是想變強壯的青年少女、想變精實的媽媽、還是健康在下班後也是拖著疲憊身軀來運動的上班族,任何為了生命努力、付出的學生,都能證明自我能力的極限可以由自己定義,而不是由社會定義。

曾經也是科技業上班族的我,希望可以透過自身的經驗,帶給上班族的學員對於如何在目前生活的限制下,仍盡量執行正確的活動模式及習慣的建議;對訓練及增進健康懷有熱情,但缺乏時間、健康食物來源、想要進一步競賽的訓練愛好者,分享調整生活及設定目標的方式。

團隊夥伴們的生日驚喜團隊知道我熱愛重訓,寫給我有「破紀錄」及「胸肌」字樣的春聯最後,我認為訓練工作建立起了的人與人間難得的深刻連結。

教授知識與指導不是單向活動,還牽涉到教與學的雙方願意揭露自己的脆弱的一面:學生願意誠實的面對自己,將自己在技術、體態、耐力還達不到目標時脆弱的那一面交給教練,讓教練不只以專業知識與自我經驗指導,更以真誠、不帶價值判斷的態度給予鼓勵與協助。

這樣建立在高度互信上的緊密連結,是我認為讓生命真正有意義的元素,也是我轉職成為教練最大的動力之一。

我的健身教練轉職之路在台大外文就讀時,文化及性別研究啟發了我在自己身份探索上的旅程。

並在畢業後前往健身風氣盛行的紐約市,於哥倫比亞大學攻讀社會所碩班,在此時誤打誤撞的因為學校健身房的團課,開始了我第一個使用重量進行訓練的經驗。

2014年哥大社會所同學們的畢業合照然而因為當時對健身完全無人領入門,又聽信太多GymBro“女生不需要做超過五公斤啞鈴”的“苦口婆心”,一直到回台進行人生的第一個私人教練課後,才擺脫了當時誤以為用3磅啞鈴,就可以增加肌肉量的迷思,並在身形與力量上開始有劇烈的改變.驚覺正確觀念可以深切的改變一個人後,轉職私人教練的念頭開始在我內心默默萌芽.在正式轉職前,我在政府的科技法人資策會擔任市場分析師,調查人工智慧科技趨勢、為旅遊科技產品站上創投的pitch台募資,為金融科技產品規劃並打造產品MVP產品.旅遊科技產品記者發表會因為對資料科學有興趣,並希望能繼續將社會學所學貢獻於社會公益.我在下班後的時間尋找其他機會,加入DSP與台北市政府家暴防治中心的資料英雄計畫,建置家暴再犯預測模型與家暴風險視覺化地圖,之後專案更從全球數十個團隊的競爭中脫穎而出,至Bloomberg(彭博社)的紐約總部及芝加哥大學,發表專案成果.與DSP創辦人、台北市政府及團隊夥伴至Bloomberg發表專案成果然而在專案規模越做越大、機會越來越多的日子,我對於轉職教練的渴望卻也越來越強烈,每天醒來最期待的就是下班後的訓練時間,因為每次踏進健身房,我都在執行對自己的約定.每天訓練的品質反應了我對自己的承諾、選擇吃正確的食物、為獲得充足的睡眠減少社交活動,選擇活在當下,完全感受訓練時的每個呼吸與生命力,以訓練為基礎建立起生活行事準則,並以達到與自己的承諾感到興奮。

在這個專案可以隨時被取消、產品可以隨時被淘汰;生命中建立起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