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強「竊資達人」,目標是……你的臉? | 生物辨識問題

許多科技公司對臉部辨識功能躍躍欲試,但相關的隱私個資問題卻還需要釐清。

... 每月就能領取救濟物資,自從政府引進另一項生物辨識特徵「指紋」,低 ...政策最強「竊資達人」,目標是……你的臉?作者黃哲斌2019-11-14許多科技公司對臉部辨識功能躍躍欲試,但相關的隱私個資問題卻還需要釐清。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已成功複製連結 「起初,他們衝著我的生日及密碼而來;後來,他們偷走我的政治立場及購物喜好;接著,我的親友人脈變成收割目標;現在,他們要我交出指紋,還有我的臉。

」沒錯,這段話只是仿擬,速寫過去十幾年來,網路身分的安全議題。

最近,由於台北市校園的智慧販賣機風波,大家開始討論公共政策與個人隱私的潛在衝突,事實上,悠遊卡裡的個資只是起點,下一個更兇、更尖銳的焦點是「臉部辨識」。

「臉部辨識」是歐美當前的隱私權爭議重心,也已悄悄進入我們的生活空間,台灣部分校園圖書館、宿舍搶著引進臉部辨識,引發人權及教育團體嚴詞批評,要求政府盡快立法規範。

事不宜遲,讓我們分三個層次,推敲事關每個人的「面子問題」:一、臉部辨識不是拿來解鎖手機嗎?它有哪些威脅?最近有兩件事,可說明「臉部辨識」的爆炸性矛盾,一是法國政府計畫在11月硬推Alicem系統,以臉部辨識建立國民數位身分,讓民眾得以享用網路報稅等政府服務,藉此「提升行政效率」。

此一措施引發在野黨及民間團體強烈批評,認為此舉有政府監控的潛在威脅,且違反歐盟的個資保護法GDPR,再加上資料外洩風險,曾有駭客只花1小時就駭進政府App裡,讓法國政府承受巨大阻力。

另一爭議主角是亞馬遜,這家年營收2,300億美元的電子商務龍頭,也是雲端資料庫、人工智慧的強者,正積極向企業及各級政府推銷雲端應用,尤其臉部辨識技術Rekognition,包括強力爭取五角大廈代號「絕地武士」的百億美元肥約,因而引發數百名員工公開反彈,立法機關與新聞媒體也質疑濫用風險。

(註:該合同最後由微軟得標。

)亞馬遜曾與佛羅里達州奧蘭多警方合作,測試利用Rekognition辨識並逮捕嫌犯,發現誤差機率不小,尤其對有色人種的錯誤率更高,引發種族歧視爭議,7月中,奧蘭多市府宣布終止合作。

早在5月間,堪稱矽谷發源地的舊金山,市議會就立法禁止公部門利用臉部辨識執法;9月中旬,加州州議會通過法案,3年內,全州警察的隨身器材都不准應用臉部監控。

在此同時,亞馬遜執行長貝佐斯忽然高調發聲,承認臉部辨識技術是兩面刃,需要法律管制,正草擬一份臉部辨識的規範草案,將主動提交國會議員,遊說通過此一聯邦法案。

簡單說,臉部辨識是一項尚未完全成熟,但對公民權益有重大影響的技術,卻以「便利、安全、效率」之名,草率推廣應用,又缺乏法律監管及倫理規範,因而帶來濫用危機。

二、政府或企業如果濫用會怎樣?首先,當臉部辨識成為一種強制性措施,缺乏其他選擇機制,經常帶來痛苦與困擾,尤其針對弱勢族群。

科技媒體《連線》最近追蹤報導,紐約市一些出租公寓已裝設臉部辨識,要求住戶進出必須「刷臉」,但經常辨識失靈,尤其亞裔或非裔居民,他們只好枯等其他住戶出入才能回家,增添安全風險。

而且,這些平價公寓房客往往是經濟弱勢,幾乎沒有發言權及選擇權。

更極端的例子是,印度的窮苦人家以往靠著紙本證明,每月就能領取救濟物資,自從政府引進另一項生物辨識特徵「指紋」,低收入戶改為按指紋,加上一組12位數密碼,才能拿到免於挨餓的救命食品;然而,指紋辨識機制不時出錯,位處偏村的他們,必須來回步行十幾公里,到鎮上行政單位辦理認證,加上手續費時,往往耗去一整個工作日,讓他們的處境更加艱辛。

諸如此類事例,引發「數位福利國」(Digitalwelfarestate)的批評,現代政府經常將社會福利措施外包給科技公司,視為進步象徵,卻忽略了需要救助的底層民眾,最缺乏科技適應能力。

據統計,光是英國就約有一千兩百萬人口,還不具當代生活所需的基本數位技能。

英國導演肯洛區備受好評的電影《我是布萊克》,就生動描繪一名年屆花甲、因病失去工作的木工,為了申請社會救助,必須與不熟悉的電腦及網路搏鬥,政府又因電子化,裁減電話客服及臨櫃人力,讓他幾乎三餐不繼,只好變賣家當。

其次,臉部辨識技術無論是否準確,都可能帶來人權災害。

在缺乏專法規範下,美國已超過40州開始應用臉部辨識,從學生夏令營讓父母監控子女,到航空公司、大賣場、餐廳比對前科犯。

警方也在民眾不知情的情況下,利用監視器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