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員要的不一樣!?什麼是運動醫學? (by 王凱平醫師) | 運動醫學

Skiptocontent好痛痛最早以運動傷害為起點,和醫師、物理治療師合作文章介紹各種運動傷害,同時也製作了以肌肉骨骼受傷、疼痛為主的搜尋器,現在也加入了一些可以銜接醫療的運動訓練場館。

運動一直是我們最重要的主題,這次非常榮幸能和中西醫雙執照、運動醫學專長的王凱平醫師合作一系列文章,介紹運動醫學能夠為運動員帶來什麼。

(以下以王醫師第一人稱撰寫)為什麼運動員需要運動醫學?因為運動員,還有運動愛好者使用身體的方式和一般人不一樣,他們非常有紀律的進行每日訓練、並且頻繁出賽。

根據不同運動的不同特性,他們的需求五花八門:想要跑更快、跳更高、丟更遠。

更有效率的增加力量、耐力和心肺功能。

快速但是健康的增重、減重。

受傷後在最短時間內復原、回到賽場上,並且維持運動表現。

必要時帶傷上場或訓練,但同時希望傷病逐漸復原。

女性選手需要控制生理週期、即時緩解經痛,以及其他特殊需求與生理考量。

在需要藥物時能避免誤用運動禁藥。

飲食、營養輔助來滿足上述夠種需求…..這些項目還可以一直一直列下去。

這些問題其實無法由傳統的單一專科醫生來搞定,必須由跨領域的團隊一起努力,包括復健科、骨科、神經內外科、中醫、婦科、內科、物理治療、運動防護、訓練科學、營養、心理等等。

具備上述各領域的足量知識,能串連上述不同專長的人,同時又足夠瞭解各項運動的醫師就是運動醫學醫師。

換句話說,我認為運動醫學醫師就像是「運動員與運動愛好者的家庭醫師」。

也因此運動醫學的醫師必須像個全能工具人,瞭解不同醫學及運動領域的內容,判斷什麼時候該尋求哪一科醫師的協助,也要瞭解物理治療、傷害防護、運動訓練等等。

我認為運動醫學可以分成三個互相關聯的任務來介紹,分別是治療疼痛、運動傷害的治療與預防、提升運動表現與生活品質。

治療疼痛這個部分主要是在第一線協助運動員處理疼痛問題,讓選手可以維持穩定出賽、或是在場邊進行傷害防護、緊急治療。

讓我講一個幾年前的小故事:2013年我前往仁川擔任國家隊的隨隊醫師,那是我第一次擔任國家隊隨隊醫師。

有一位游泳選手因為比賽前一個月的一場車禍手腕疼痛,會影響到她花了很長時間準備的比賽。

我在選手村內先確認過病況後,在場邊利用隨身攜帶的針灸針,幫助她一分鐘內止住疼痛,順利完成三場比賽。

雖然他在當天比賽中並沒有獲得獎牌,但是能夠讓因為賽前一個月的車禍而有明顯不適的選手順利出賽,讓我首次對於我的中醫專長能夠幫助到選手感到非常開心!未來我也會在專欄中撰寫一些中醫融入運動醫學的文章。

運動傷害的治療與預防你知道嗎?每一位運動選手,無論是不是電視上鎂光燈的焦點,幾乎每天都經歷著相當嚴格的訓練。

這些訓練雖然看起來很有挑戰性,電視節目也把他們介紹得很熱血,但其實日復一日的練習絕對比大家所想的還要枯燥!但唯有忍受這份艱苦才有機會獲得榮耀。

台灣基層體育中,追求「量」的訓練還是佔大宗,我們還需要更多時間去推廣偏重「質」的科學化訓練。

在這樣情況下,加上醫療觀念、環境、資源的偏差或缺乏,使得很多運動員可以說是從小和運動傷害共處長大的。

曾經聽一位前輩說:「選手受傷是宿命」,剛開始我不太能接受,覺得這簡直有辱運動醫學醫師的職業尊嚴,但幾年下來,我承認那是現實。

因此,運動員常常必須面對兩個互相矛盾的難題:如何在身體有傷或有痛的情況下,保持訓練和出賽?如何盡可能延長運動生涯?一般來說,受傷後最理想流程是:休息、接受完整的治療、復健、安排回到賽場前的訓練與檢測,最後回場競賽,這樣才能確保運動員的健康與延長運動生涯。

但在台灣還不算成熟的環境下,運動員經常必須帶傷訓練、帶傷出賽。

他們的目標與使命是盡可能爭取出賽機會、盡可能獲得最好的成績。

為了達到目標,選手們往往得把身體逼到極限,同時又得小心不要超過了那條受傷的紅線以致提早退役,整個運動生涯就像在走鋼索。

你能想像一位選手受傷去看醫生時,得到類似「冰敷一下,吃個止痛藥,完全休息一週不要運動」這樣答案時的沮喪與挫折嗎?這樣的醫療建議在邏輯上是合理的,但傳統醫療觀念中的「好好休息、不痛就好」並不能滿足選手的需求!他們要的是「一邊恢復,一邊訓練,維持運動表現爭取保持出賽機會,最好還能在這個過程中變得更強!」除了運動員,運動愛好者也有類似的需求,例如每天利用下班時間做刻苦訓練,挑戰戈壁超馬、六大馬拉松賽事的跑者,他


常見健康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