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瀉病因大解析 | 不明原因拉肚子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拉肚子的經驗,腹瀉可能是小毛病,不需吃藥,禁食 ... 及50歲以上中老年人,發病原因不明,也是一種免疫性疾病,除腹瀉、 ...好心肝會刊肝病資訊第60期出刊日:2012-10-15返回上一層腹瀉病因大解析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拉肚子的經驗,腹瀉可能是小毛病,不需吃藥,禁食幾餐後就可自然痊癒;然而腹瀉也可能是其他疾病的徵兆之一,光吃成藥控制,或是拖著不就醫,不僅無助於病情,還可能延誤治療!  諮詢/陳建全(臺大醫院內科部暨健康管理中心主治醫師)撰稿/吳佩芬 30歲的怡君最近剛升部門主管,工作負擔大增,每天一大早起床就緊張地想拉肚子,有時甚至一天要拉2至3次。

一開始她懷疑自己是吃壞肚子,但買了成藥吃了幾天,症狀稍有改善,沒吃藥後又開始拉了。

不得已她只好抽空上醫院檢查,醫師告訴她,她的腹瀉可能是大腸激躁症引起,光吃止瀉藥是沒用的。

 一般而言,糞便的硬度減少、含水量增加,就算是腹瀉,通常還伴隨著排便次數增加,例如平常正常的情況下是一天解便1到2次,腹瀉時一天可多達5、6次,甚至10幾次。

另外排便量也會增加,一般人一天的糞便量為200公克,嚴重腹瀉的病人一天的排便量有可能會增加到一公升以上。

 若依腹瀉時間的長短,則有急性、慢性的區別。

腹瀉的時間在2至3周內為急性腹瀉,超過3周則為慢性腹瀉。

 急性腹瀉多為不潔飲食引起 一般人只要突然拉肚子,往往聯想到是不是跟吃了不潔的食物有關,這確實是急性腹瀉的常見原因。

如夏天經常傳出吃冰後拉肚子,或是學童營養午餐中毒等事件,多與食物遭病菌污染有關。

這些病菌包括細菌、病毒、寄生蟲、原蟲等。

這些細菌病毒會釋放出腸毒素,這是一種只對腸細胞作用的毒素,人體吃進腸毒素後,除了有腹瀉症狀外,還可能合併發燒、嘔吐等症狀,有的毒性較強的病菌,還可能會侵犯到腸黏膜,引發腸發炎、血便等。

 例如國內一家知名的吃到飽餐廳,今年7月中旬傳出有消費者集體食物中毒事件,元兇指向韓國進口的生蠔,而衛生署也在抽驗的生蠔中檢驗出4件含有仙人掌桿菌,3件含有諾羅病毒及星狀病毒。

諾羅病毒正是海鮮類食物引起食物中毒的常見原因之一。

此外,每年夏天地方衛生局均會積極抽驗市售冰品,檢驗項目包括生菌數、大腸桿菌群及大腸桿菌數,也是為了替民眾健康把關。

 另外,有時感冒也會合併出現腸胃炎症狀,這種情形腹瀉的症狀不是很嚴重,多數病患會隨著感冒症狀結束而停止腹瀉,病人只要1到2餐或一晚不吃,第2天起床就會好轉。

 慢性腹瀉可能是其他疾病的徵兆 如果腹瀉情形超過2至3週,就稱為慢性腹瀉,原因可就不是食物中毒了。

 慢性腹瀉可能原因有: (一)大腸癌。

主要症狀之一是排便習慣的改變,包括便秘或腹瀉。

通常病患在發生長期便秘之前,會有一段時間先出現腹瀉症狀。

 (二)大腸炎症。

可分為潰瘍性大腸炎及克隆氏症,病患常會因腸道黏膜發炎,造成腸道吸收不良症候群,產生腹瀉情形。

 克隆氏症是一種免疫性疾病,除腹瀉、排出血便外,常會合併有腹痛症狀、貧血等,發病年齡多集中在20到30歲,目前醫界對於克隆氏症的發病原因還不是很清楚。

 潰瘍性大腸炎好發於35歲以下成人及50歲以上中老年人,發病原因不明,也是一種免疫性疾病,除腹瀉、血便等腸道症狀外,還合併有皮膚、眼睛、關節、肝膽等病變,少數病患有可能會因為腸道黏膜長期發炎而演變成大腸癌。

 (三)其他疾病引起的腹瀉,如糖尿病患因為末梢神經血管病變,常導致腸道蠕動異常;甲狀腺機能亢進病患則會出現腸蠕動加快的現象,這兩種情形都會引起腹瀉症狀。

常見的還有大腸激躁症,這種患者因為壓力導致腸道功能失衡,腹瀉便秘經常交替發生,而且經常是一大早起床後吃了東西就會腹瀉。

另外,部分藥物的副作用也會造成腹瀉,如某些治療痛風的藥物、抗生素等,當然瀉藥也會造成腹瀉。

 腹瀉若合併有不尋常的症狀如發燒、血便、腹痛等,要趕緊就醫檢查,及早找出病因。

如果是大腸癌,除腹瀉、便秘外,還可能有體重下降、貧血,用手觸摸下腹部,會感覺有腫塊,病人的臉色也會較差。

有上述症狀應進行大腸鏡的檢查,以釐清是否罹患大腸癌。

若是大腸激躁症,應從減少生活上的壓力著手,保持心情愉快,止瀉藥只是手段,不能治本。

 腹瀉常見合併症狀與病因常見合併症狀病因發燒、嘔吐、血便食物中毒、細菌或寄生蟲等感染感冒症狀(咳嗽、流鼻水等)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