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人際關係取向 | 人際關係三維理論

該理論主要解釋小型組群的底層人際關係,其基於分析人們在組群交往中追求的主要三種人際關係需求:愛(affection/openness)、歸屬(inclusion)和 ...基本人際關係取向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跳至導覽跳至搜尋基本人際關係取向(英文:FundamentalInterpersonalRelationsOrientation,FIRO),由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舒茲(WilliamSchutz)於1958年創建的一種人際關係理論。

該理論主要解釋小型組群的底層人際關係,其基於分析人們在組群交往中追求的主要三種人際關係需求:愛(affection/openness)、歸屬(inclusion)和控制(control)。

舒茲展開了一系列名為FIRO-B的測量方式,包括六類、九項的問答。

該理論可用於測量和控制組織成員如何感受愛、歸屬和控制,或如何能夠在組織中獲取其他成員的回饋。

描述[編輯]這些分類通過在社會化、領導力和責任感、個人親密交往等領域測量個體的人際交往能力。

基於這種理論,FIRO-B通過三類行為測量,其中每類再分兩項:表達(expressed)和需求(wanted),分別為一個人向他人表達某類行為,和希望他人向其表達某類行為。

舒茲相信FIRO-B並非是一個固定不變的分析方法,但並不鼓勵類型學的解釋。

但是四種氣質仍然被運用到FIRO-B的解釋中,並導致五種氣質(FiveTemperaments)的理論誕生。

舒茲主張外部行為在愛、歸屬和控制的影響能夠通過FIRO-B的成績反應出來。

對於每個領域的人際需求分為以下三種:(1)缺乏的;(2)過度的;(3)理想的。

缺乏是指個體沒有嘗試直接的人際需求;過度則暗示個體過度頻繁地試圖滿足需求;理想則指需求的滿足感。

參考[編輯]Ryan,LeoR.ClinicalInterpretationoftheFIRO-B.PaloAlto,CA:ConsultingPsychologistsPress.1977. Schnell,E.;A.Hammer,.IntegratingtheFIRO-BwiththeMBTI:Relationships,caseexamples,andinterpretationstrategies.DevelopingLeaders(PaloAlto,CA:Davies-BlackPublishing).1997. 引文使用過時參數coauthors(幫助)Schutz,W.C.FIRO:AThreeDimensionalTheoryofInterpersonalBehavior.NewYork,NY:Holt,Rinehart,&Winston.1958. Thompson,H.FIROElementBandMyers-BriggsTypeIndicatorcorrelations.Watkinsville,GA:HighPerformingSystems,Inc.2000[2010-02-14].(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6-09). Olmstead,JohnW.AnExploratoryApproachforAddressingLeadershipCharacteristicsinLawFirmsUsingtheCaseofaVoluntaryBarAssociation(PDF).CenturyUniversity.July1999[2010-02-14].(原始內容(PDF)存檔於2004-07-19). Owen,William.InterpersonalNeeds(PDF).[2010-02-14].(原始內容(PDF)存檔於2007-01-27). 閱論編人格心理學基本概念人格 ·氣質(天生) ·性格(環境影響) ·人格類型與特徵論心理測驗學和職業測試PEN ·16PF ·NEO-PI ·MMPI ·Kingdomality ·四種氣質類型 ·五種氣質類型 ·五大性格特質經驗開放性 ·盡責性 ·外向性與內向性 ·親和性 ·情緒不穩定性其他九型人格 ·FIRO ·互動作風 ·社會人格學 ·邁爾斯-布里格斯性格分類法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基本人际关系取向&oldid=63836712」分類:人際關係人際交往心理測試隱藏分類:含有英語的條目含有過時參數的引用的頁面導覽選單個人工具沒有登入討論貢獻建立帳號登入命名空間條目討論臺灣正體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查看閱讀編輯檢視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