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 | 核酸

核酸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跳至導覽跳至搜尋此條目可參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來擴充。

(2020年10月2日)若您熟悉來源語言和主題,請協助參考外語維基百科擴充條目。

請勿直接提交機械翻譯,也不要翻譯不可靠、低品質內容。

依版權協議,譯文需在編輯摘要註明來源,或於討論頁頂部標記{{Translatedpage}}標籤。

兩個主要的核酸的比較:RNA(左)和DNA(右),顯示分別的螺旋結構和核鹼基。

核酸(英語:nucleicacids)是一種通常位於細胞內的大型生物分子,主要負責生物體遺傳信息的攜帶和傳遞。

核酸有兩大類,分別是去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

核酸的單體結構為核苷酸。

每一個核苷酸分子由三部分組成:一個五碳糖、一個含氮鹼基和一個磷酸基。

如果其五碳糖是去氧核糖則為去氧核糖核苷酸,此單體之聚合物是DNA。

如果其五碳糖是核糖則為核糖核苷酸,此單體之聚合物是RNA。

核苷酸也被稱為核苷酸磷酸鹽。

核酸是最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其餘為胺基酸/蛋白質,醣類/碳水化合物和脂質/脂肪)。

它們大量存在於所有生物,功能有編碼,傳遞和表達遺傳信息。

換句話說,遺傳訊息通過核酸序列被傳遞。

DNA分子含有生物物種的所有遺傳信息,為雙鏈分子,其中大多數是鏈狀結構大分子,也有少部分呈環狀結構,分子量一般都很大。

RNA主要是負責DNA遺傳信息的翻譯和表達,為單鏈分子,分子量要比DNA小得多。

核酸存在於所有動植物細胞、微生物和病毒、噬菌體內,是生命的最基本物質之一,對生物的成長、遺傳、變異等現象起著重要的決定作用。

目錄1研究歷史2核酸類型2.1去氧核糖核酸2.2核糖核酸2.3核酸類似物3序列4結構和組成4.1組成4.1.1核苷酸4.1.2鹼基4.1.3核苷4.2結構4.2.1二級結構4.2.2三級結構4.2.3四級結構5參考資料6參見7外部連結研究歷史[編輯]1869年,核酸被科學家弗雷德里希·米歇爾發現[1]。

當時該物質被他稱為「核素」。

瑞士科學家弗雷德里希·米歇爾於1869年發現核酸(DNA)。

[2]之後,他提出它們可參與遺傳的想法。

[3]1880年代早期,阿爾布雷希特·科塞爾進一步純化了該物質,並發現了其具有高酸性特性。

1889年,理察·奧特曼(英語:RichardAltmann)創造了nucleicacid(核酸)一詞。

20世紀早期,阿爾布雷希特·科塞爾與他的兩個學生發現核酸由核苷酸組成[4]。

但當時科塞爾錯誤地認為核酸由4種核苷酸的重複單位構成。

[5]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等人發現了DNA的雙螺旋結構。

[6]核酸實驗研究構成了現代生物學和醫學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形成了基因組和法醫學,以及生物技術和製藥行業的基礎[7][8][9]。

核酸類型[編輯]核酸可以分為去氧核糖核酸(DNA)、核糖核酸(RNA),以及人工合成的核酸類似物。

去氧核糖核酸[編輯]主條目:去氧核糖核酸去氧核糖核酸(DNA)。

去氧核糖核酸(DNA)是由去氧核糖核苷酸構成的一種核酸。

其主要負責生物體遺傳信息的攜帶。

組成DNA的鹼基有四種:腺嘌呤(A)、鳥嘌呤(G)、胸腺嘧啶(T)與胞嘧啶(C)。

DNA主要為雙鏈構成的雙螺旋結構,但病毒中也有單鏈DNA[4]。

利用體外分子進化技術,也可合成出類似核酶的脫氧核酶[10]。

核糖核酸[編輯]主條目:核糖核酸核糖核酸(RNA)由核糖核苷酸構成,其功能包括遺傳信息的傳遞與核酶等,而一些病毒使用RNA攜帶遺傳信息。

組成RNA的鹼基中,尿嘧啶(U)代替了胸腺嘧啶。

RNA一般為單鏈。

DNA與RNA的比較本模板:檢視討論編輯項目DNARNA解說組成主幹之糖類分子[11]2-去氧核糖和磷酸核糖和磷酸骨架結構規則的[12]:50雙螺旋結構[13]單螺旋結構[13]或莖環結構[4]即去氧核糖核酸由兩條脫氧核苷酸鏈構成,而核糖核酸由一條核糖核苷酸鏈構成。

[12]:49核苷酸數通常上百萬通常數百至數千個鹼基種類[14][13]腺嘌呤(A)···胸腺嘧啶(T)胞嘧啶(C)···鳥嘌呤(G)腺嘌呤(A)···尿嘧啶(U)胞嘧啶(C)···鳥嘌呤(G)除部分


常見健康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