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技巧】針對情緒壓抑的人,『怒氣的表達與抵禦』練習法 ... | 情緒表達壓抑

這樣的性格鮮少表達自己意見、想法,甚至難以覺察情緒所在,一來怕給別人麻煩,二來也討厭負面的自己。

他們總是優先討好別人,看別人臉色 ...林仁廷心理師的社會心理講義跳到主文現為諮商心理師,工作迄今20年餘,曾任部隊心輔官、監獄治療師、諮商機構心理師,目前服務社區駐點諮商、社福機構、大專校院,服務對象包括大專生、青少年、特教生,年齡從幼稚園到70多歲都有。

主修社會心理學,專長發展心理學、男性成長及成人亞斯研究。

家庭主夫,兩個孩子的爸,興趣是閱讀、烹飪、旅行、動漫兼畫畫、攝影、社會觀察與寫短篇小說。

經營粉絲專頁『社會心理,從他們到我們--林仁廷諮商心理師』部落格全站分類:醫療保健相簿部落格留言名片Jun12Wed201910:59【實用技巧】針對情緒壓抑的人,『怒氣的表達與抵禦』練習法自我認同低落的人,多數會向外尋求認同、肯定與評價,即使他把事情都完成、得到前三名、發明創造,他的眼光仍放在「多少人肯定他」來決定。

這樣的性格鮮少表達自己意見、想法,甚至難以覺察情緒所在,一來怕給別人麻煩,二來也討厭負面的自己。

他們總是優先討好別人,看別人臉色校正自己反應,先懷疑自己做錯哪裡,更甚者,被欺負也不敢吭聲(會先懷疑:我一定做錯了什麼才被欺負!剛好而已)。

這個練習的重點是「說出來」,主要說給當事人自己聽,讓自我回饋的部分能考慮自己內在的聲音。

這篇適用的對象是常常壓抑情緒,覺得自己的意見不重要的人。

自我認同低落的人,多數會向外尋求認同、肯定與評價,即使他把事情都完成、得到前三名、發明創造,他的眼光仍放在「多少人肯定他」來決定。

「被肯定」的訊息傳達必須是直接且可證明的,是語言+情感的,光用動作如拍拍肩、微笑或說你很棒(被視為場面話)是不會被收納的。

但相對的負面訊息,他人的否定、懷疑、批評卻是任一線索且不需求證他就收納。

偏誤的自我回饋,通常把自己認為「有人討厭我」,而不是「多數人喜歡我」或「耶,我把事情弄成功了」。

這樣的性格養成跟童年經驗鮮少被父母直接肯定、總是被挑錯有關,不過,華人社會秉持傳統觀念的父母現在還是如此角色。

所以孩子長大,真的是各憑本事了。

這樣的性格鮮少表達自己意見、想法,甚至難以覺察情緒所在,一來怕給別人麻煩,二來也討厭負面的自己。

他們總是優先討好別人,看別人臉色校正自己反應,先懷疑自己做錯哪裡,更甚者,被欺負也不敢吭聲(會先懷疑:我一定做錯了什麼才被欺負!剛好而已)。

由於暴力在人際裡,有些狀態是無意識的互動與進程的最終結果,當這樣的性格遭受批評、攻擊卻不斷退縮(界線沒有出現)時,加害者也會得寸進尺不懂界線,當強與弱的差距過大,加害者便會無意識把自己的情緒宣洩在受害者身上,而且不用負責(因為過去他都不吭聲,便知道也不會怎麼樣。

就有被霸凌者事後問帶頭的加害者「為什麼你要這樣做?我做錯了什麼?」,對方說:「真的對不起,我也不知道為什麼要這麼做。

」,不是推託不是說謊,而是也不懂那個衝動是什麼)。

互動進程多數是無意識與情緒化的,雙方都沒有自覺,不用意識思考,只是事後「受害者位置」比較有人同情,那個位置才會有吸引力。

條件不同當然位階不同,在這裡先不談權力問題,與其事後處理,在當下即使是弱者也應該先保護自己,因為有些傷是事後困難療癒的。

底下是讓情緒壓抑的人,『怒氣的表達與抵禦』練習法。

(這樣的表達,適用大多數被攻擊的情境,唯一不適用的是:如果身處「具威脅性的情境下」,如在沒人看見的地方集體對你身體霸凌、對方拿刀或過去有暴力經驗…) 第一步:情緒訊息的理解如果有人被霸凌或被欺負,「傾聽他的委屈」永遠是第一要件,多數人會落淚或哭,這屬情緒宣洩。

他哭完後呢?下一步是分辨重點,有些人哭完後,情緒平靜且因被理解而得到力量,「他知道該怎麼做了」、「他可以和你討論怎麼辦了」…若能出現上述反應,那表示他具有一定的自信,我們只要繼續陪伴就好。

如果當事人繼續哭,那個傷心讓人覺得是無助,也就是「我知道我很慘,之後我會繼續這麼慘,所以我很無助」的話,我們就必須是個指導者。

以肯定的經驗告訴他,沒有人該被這麼對待,真正的人際互動應該是如何,提供他「全局觀點」,讓他看到其他人在該情境下的錯誤與荒謬,而不是「都是自己的錯」。

認知站得住腳,情緒經驗會比較容易被判讀,只要自己沒錯(或不是大錯),那麼『生氣:自己的權益被侵犯』的感覺就會出來,抵抗、不服從、憑什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