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胼胝體 | 胼胝體

皮質裡層的環狀結構稱為扣帶皮層(Cigulate gyrus),其相鄰的白質區即為胼胝體(Corpus callosum),胼胝體是胎盤哺乳動物大腦的一個重要白質帶,也是人類 ...Monday15thNovember202115-Nov-2021人工智慧化學物理數學生命科學生命科學文章植物圖鑑地球科學環境能源科學繪圖高瞻專區第一期高瞻計畫第二期高瞻計畫第三期高瞻計畫綠色奇蹟-中等學校探究課程發展計畫關於我們網站主選單認識胼胝體(Corpuscallosum)臺北市立成功高級中學生物科陳慧君老師/國立臺灣大學動物學研究所陳俊宏教授責任編輯人類的大腦分為皮質和白質兩個部分,大腦皮質是神經系統最大的部分,許多研究顯示不同的皮質區有不同的功能。

皮質裡層的環狀結構稱為扣帶皮層(Cigulategyrus),其相鄰的白質區即為胼胝體(Corpuscallosum),胼胝體是胎盤哺乳動物大腦的一個重要白質帶,也是人類最大的白質帶,但一些較原始的脊椎動物,例如單孔目和有袋類的動物就沒有胼胝體。

胼胝體最後側的部分叫做壓部(Splenium),最前側的部分叫做膝部(Genu),壓部和膝部之間的部分一般稱為主體(Body),膝部下方向後延伸狀似矢狀的部分稱為喙部(Rostrum)。

胼胝體在人腦中的相關位置請見下二圖: 胼胝體約有2到2.5億個神經纖維,聯絡兩邊大腦半球各個對應的皮質區,比如胼胝體前部主要包含連接兩側額葉的纖維,後部主要包括連接兩側枕葉和頂葉的纖維,但顳葉前部的皮質區除外;而這些顳葉皮質區,包括杏仁核 (amygdala) 就由前連合 (Anteriorcommissure)互相聯絡。

早期學者都相信,胼胝體對於聯絡兩邊大腦半球的活動必有某種重要的功能,而後的許多實驗已證明胼胝體和前連合的功能之一,就是將儲存在一側大腦半球皮質內的信息提供給另一側大腦半球上對應的皮質區 (correspondingcorticalarea)使用。

早期科學家從十四具屍體解剖的大腦中發現,就女性大腦的重量比例來說,女性的胼胝體較大且厚,且神經纖維集結成球狀的厚結,所佔比例比男性高。

女性大腦的胼胝體有較大且深遠的神經網路,表示可從左右腦傳播過去更多的訊息,神經學者RogerGorski等人的研究指出:在左、右兩個大腦半球聯絡活動方面,女性比男性高出30%。

另外也有研究發現,左、右半球連接得越多的人,口齒伶俐度和說話流暢度比別人高,這個發現說明了為什麼女性的語言能力比較好。

許多相關研究結果也發現女性胼胝體分布為擴散型,許多區域都有其蹤跡,男性則多集中在左腦處。

所以,男人較有空間概念、較重視動態情境,較能掌握三度空間概念,但卻對靜態、要觀察的事物不感興趣。

而女人對「痛覺」就較敏銳,忍受力也較高,聽覺敏銳度與辨識度都較高,口語表達能力也較好,較為重視他人的感覺與情緒反應,同情心、同理心及觀察力都較高。

另外還有研究指出:音樂家比非音樂家、慣用左手者比慣用右手者的胼胝體較大,在在都顯示胼胝體大小與人類個體差異的關係。

但1980年開始有一些研究指出,其實腦的大小與性別無關。

2006年有人利用磁共振造影 (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 技術顯示:腦的大小不影響胼胝體的厚度。

話雖如此,胼胝體與人類性別個性差異的關係仍被廣泛討論研究,在一些性別認知障礙的受試者身上發現,胼胝體的大小不是取決於生理上的性別差異,而是決定於受試者本身心理認同的性別,這些結果都可以指引我們以不同的向度和思維對胼胝體的功能做更深入的研究了解。

曾任教育部長的曾志朗院士強調,雖然現代科技已能對「腦」進行測量,了解各區域主要作用與功能,明白男、女腦結構的不同,但最重要的不是如何發揮腦的原始功能,而是在社會化的過程中,如何透過教育及鼓勵,以「後天經驗」來發展、修正、補強,讓每個人都能適「性」發展。

  參考資料1. 林佑穗、袁宗凡編譯,民94,新編蓋統醫用生理書下冊,合記圖書出版社,第733-753頁。

2. 洪蘭譯,民89,腦內乾坤,遠流出版社,第35-41、173-180、202-205頁。

3. 曾志朗、洪蘭主講,民94,男女大不同,台北。

4. Corpuscallosum:http://en.wikipedia.org/wiki/Corpus_callosumTags:callosum,Corpus,大腦,大腦皮質,胼胝體前一篇文章下一篇文章您或許對這些文章有興趣[講座]諾貝爾2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