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悲傷輔導歷程?推薦回答

作者:黃菊珍、吳庶深

  孩子是父母親共同孕育出來的愛,當父母親被迫面對新生兒的死亡時,伴隨著是否認、震驚、難以接受,甚至是抗拒與憤怒等多種複雜的情緒感受,畢竟孩子是父母親心中永遠的寶貝,失去這個寶貝就像是在心口劃下永恆不癒的傷口……   本書從真實個案的生命故事中,看到父母親從懷孕的歷程到決定人工流產過程中,所帶出的各樣議題:從「家庭」、「婚姻」、「親子關係」、「考慮再次懷孕」、「嬰靈的疑念」、「承受的失落與壓...

作者:肯尼斯J.多卡

因為有愛,所以你才會如此難過, 請允許自己好好悲傷, 不管有多難熬,你終會從傷痛中發現力量。   每個人終其一生,都將數度面對許多次的「失去」,失去友誼、失去親人、失去戀人……,每段失去,都令人痛苦、煎熬且難以言喻。當你淚流不止、當你心情低落,你不知道這條傷心之路究竟會持續多久,自己又該如何開啟新生活,你徬徨無助,又深陷其中……          國際知名的悲傷輔導與心理治療師肯尼斯J. ...

作者:林綺雲張菀珍邱鈺雯蔡佩真劉清虔陳武宗王春雅許禮安釋慧開李豐楙王別玄

  面對死亡 展開生命的告別 寫下生命的終章   本書從認識死亡概念開始,循序漸進至臨終生死關懷、殯葬服務規劃及悲傷輔導等內容,提供完整而全面的學習,為一本您不可錯過的生命教育實用參考書。   各章架構內容分別為:   ‧第1章 探討死亡的定義、焦慮與因應策略、死亡教育的需求與發展現況,以及推動社區高齡者死亡教育的具體方法。   ‧第2~3章 分別談到臨終的生理、心理與社會的需求,並...

作者:麥克‧懷特

  「敘事」為心理治療掀起的嶄新風潮方興未艾,敘事治療最重要的奠基者,麥克‧懷特,更是眾所仰望的焦點人物。他過世後,長年的工作夥伴雪莉‧懷特(Cheryl White)邀請世界各地的敘事治療師推薦心目中麥克‧懷特最具啟發性的文章,從中悉心挑選、編輯,集結成本書。      本書收錄的八篇論文與訪談稿,既全面又細膩地呈現了麥克‧懷特的思想精神與實務方法。全書從「解構與治療」談起,一路討論了他對...

作者:蘿拉.李普斯基康妮.柏克

  ★創傷管理經典之作   ★長銷10年不墜・讀者絕讚好評   ★釋一行強力推薦!方昱、留佩萱、楊培珊專文推薦   ★王意中、王增勇、方格正、朱剛勇、何素秋、林立青、林靜如、周志建、周慕姿、胡展誥、紀可恩、洪仲清、洪素珍、陳志恆、陳鴻彬、海苔熊、徐敏雄、莊秀美、黃天豪、劉仲彬、賴芳玉、醫勞盟、蘇益賢、蘇逸人──一致推薦   如何協助他人排解創傷?   如何在受他人創傷影響後,自我修復?  ...

作者:羅倫斯.山姆斯、彼得.巴頓

*行政院新聞局2007年第二十九次中小學人文類優良課外讀物!   彼得.巴頓的一生精采非凡。他喜歡冒險,衝勁十足,年輕時組樂團玩音樂,放棄哥倫比亞大學碩士學位,開著卡車四處尋夢,參加急速賽車、滑雪特技,曾任雪崩救生員、賭場發牌員、紐約州長幕僚。三十歲開始立志賺錢,取得哈佛大學MBA學位後,跨入新興的有線電視媒體事業,創立全美最大的QVC電視購物頻道,並成立自由媒體(Liberty Media...

作者:辜琮瑜

  本書作者以開放性的角度,從生活化的體驗提供面對生死的種種可能性,引領讀著從中找到與建立自己的生死觀。因此,不同的讀者會因生命經驗與思惟習慣的差異,在本書中找到不同的解讀角度。   透過十五個篇章,作者以互動式的討論,與我們共同探索生從何來、死往何去、應做何事?引領我們從死亡恐懼觀照自己,覺察出活著的意義。從中西哲學與宗教的生死觀,到對死後世界、前世今生的討論,粹選出研究的精華。並提供悲傷...

作者:財團法人犯罪被害人保護協會高安妮

  面對殘酷的遭遇,人生該何去何從?失去親人的痛,該如何面對?遇到生命的困境,又該如何勇敢去與命運搏鬥?   本書整理了二十個真實的案例故事,每篇都是犯罪被害人或其家屬親身經歷的血淚歷程。每一個事件,無論是否曾受到社會關注,這些回首不堪、刺痛經歷的人,又如何能在時間迴廊裡重新站起來,成為別人生命中的導師。透過書中一篇又一篇的傷痛故事,喚起生命裡最堅韌的力量。這是一段段愛與勇氣的旅程,看看他...

作者:Mary H. Guindon

  本書以淺顯易懂又實用的方式介紹諮商專業及發展脈絡,並說明核心訓練課程及基本技巧,包括:定義、歷史、取向、八大知識體系、場所、歷程、證照、社會正義與倡議、專注與反映、問問題、情緒與想法、行為等介入策略等等。本書的特色另有每一章末的想法、感覺、行動脈絡(TFAC)表,讓讀者可藉由反思及回答問題檢視自己和他人,有助於個人與專業的覺察與成長。此外,每一章附有案例研討及課堂討論,希望能讓讀者體驗到...

作者:蕾斯莉.里蘭.費爾茲吉兒.哈伯德

  在有意、無意之間,父母經常傷害到孩子。有時候,即使是心存善意的父母,也可能造成傷害。這些童年的傷痛不會消失,在長大成人之後,它們依舊會時時影響我們,讓我們無法修復與自己、與他人的關係,甚至可能蔓延到我們的下一代。   許多心靈受苦、在人際關係中受挫的人,並不知道自己內心藏有一個受傷、委屈的孩子。本書將帶領你看見他、療癒他,並且幫助那個受了傷卻從來沒有開口餘地的孩子,說出實情,放他自由。...

作者:歐文‧亞隆瑪莉蓮‧亞隆

  ★以夫妻雙人、雙重視角觀點,探討失去親密伴侶的悲傷,以及自身不可避免的死亡,是一部以創新手法探討死亡與悲傷的作品。   ★存在心理治療大師及哀傷輔導權威卸下面具,以最誠實的聲音,向大眾陳述面臨伴侶死亡的心路歷程,震撼而感人。任何擁有親密伴侶者,以及安寧療護、哀傷輔導、心理治療專業助人者,此書皆為必讀經典。   「我始終守著她,數到她的最後一口呼吸。還有那最後一吻,   在她冰冷的頰上...

作者:Alan D. Wolfelt

  本書作者為北美洲最受推崇的悲傷教育學者之一,內容是以他的「陪伴」(companioning)理念為基礎而建立的悲傷輔導模式。對許多心理衛生助人者來說,悲傷在現代社會中已經被醫療化了──被視為一種病態,需要正確的評估、診斷與治療,才能夠治癒。    相對地,本書所倡導的喪慟照顧模式,則認同悲傷是一種正常而不可或缺的歷程,這歷程是心靈之旅的根本。Wolfelt博士創造了「companioni...

作者:范班超

  ★「一人經濟」時代來臨......「毛小孩」不只是寵物,更是家人!「動物生命紀念產業」現正飛速成長,把握商機塑造自己成為「寵物臨終服務師」,利人利己,開創職涯新藍海~★   研究所期間接觸到「動物輔助治療」的課程,同時也因為個人的研究主題為喪葬服務相關議題,在2009年以某協會名義結合當時的興國管理學院的楊國柱助理教授、彭勝本助理教授和國立台北護理學院生死與輔導所的曾煥堂教授,參與了台...

作者:芮妮.卡茲、泰瑞莎.強森

  陪伴臨終哀慟者乃是極度個人的工作,助人專業者們不但深刻影響病人及家屬,也被他們深深影響。助人者們若有勇氣去指認並正視照顧臨終病人時全部的反應,就可用它來啟發、豐富自身的工作;反之,也許會看到自己被捲進難堪的局面。   本書的目的在於處理專業助人者在從事臨終關顧時產生的情緒反應與反轉移感覺,以便能以同理和關懷的態度,幫助病人尊嚴而頭腦清晰地面對臨終與死亡。作者群點出了最常見的反轉移反應:憤...

作者:瑋呈媽媽

  那一年,瑋呈三歲,醫生診斷他有自閉傾向,後來再被診斷有專注力不足與過度活躍的徵狀。瑋呈媽媽內心悲傷,滿腹疑問:「我的兒子可能永遠不能明白我的愛……」、「我們之間可能永遠不能愉快地交談……」、「他只活在自己的世界中,我們之間永遠被一道厚厚的牆分隔開……」只要想到這些,她就像呼吸困難的病人,要戴著氧氣罩生活,透不過氣來,對未來不敢想太多。   後來,她慢慢經驗到,一個有特殊需要孩子的家庭,...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