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SPA] 我所瞭解的當代主題統覺測驗 | 主題統覺測驗施測

施測主題統覺測驗時,可以SCORS指向的向度來評估結果。

需考慮語言產出能力對「社會因果」、「人格特質豐富度」所產生的效果。

目前研究 ...在實習的過程中,有些精神科醫師碰到不是很確定是否具備自閉症診斷的青少年,會轉介請臨床心理師執行心理衡鑑,並在檢查單上加註「投射測驗(主題統覺測驗)」。

就測驗的觀點來說,如果衡鑑的目標是在釐清是否有自閉症的症狀表現,照理而言應該是安排自閉症觀察量表(ADOS)或是自閉症診斷性訪談(ADI)一類的診斷性測驗;但此二量表多數的臨床心理師並未學過,醫院也未能有這樣子的工具,因此多數時候可能仍得靠其他工具彌補。

但畢竟主題統覺測驗並不是一個自閉症的診斷性測驗,究竟為何由主題統覺測驗可以協助醫師進行診斷?為此,我曾經請教了幾位精神科醫師,希望安排主題統覺測驗的用意是什麼。

多數的精神科醫師也給我較為明確的答案:他們希望能了解,何謂個案的「真實」(Reality)。

換句話說,他們想要了解個案通常在想什麼,以及他們如何想這些事情。

「希望能了解個案的真實」的這個請託,有時著實讓我思考許久。

確實,自閉症就大家的經驗而言,高功能的特性就在於社會訊息及一般訊息中如何思考的差異。

但接著,想到的問題是:主題統覺測驗有這個功能嗎?在主題統覺測驗之中,我能夠從他的回答裡,了解何謂個案的真實嗎?醫師對於這個測驗所得到得結果,會不會有太高的期待?心理師的測驗箱裡,真的有東西能看到別人的真實嗎?早年主題統覺測驗確實號稱是「心靈的X光機」,但對我而言,這種號稱大概就像「政大金城武」或「文山小飆仔」一般的有道理(或是沒道理)。

主題統覺測驗的邏輯是這樣的:當我們提供一群模糊的視覺訊息時,其實因為知覺到的訊息為中立的,故若答案有造成不同,則此一結果即為個人詮釋的給予。

也就是說,我們透過模糊訊息的詮釋,能夠「看到別人怎麼想這件事」。

若我們進一步的以「訊息接受-中介及處理-想法及詮釋」這種「認知三角」思考時,TAT的邏輯就落在呈顯後者。

因此,若提供個案一些模糊的社會訊息時,個案對此一訊息的想法和詮釋,就是我們想了解的「心理真實」。

但我對這個事情,一直有一些考量:自閉症的困難,就DSM的內容,仍是「社會互動有質的障礙」。

也就是說,我們預期在自閉症的大孩子身上,看到主題統覺測驗的結果很「怪」,或是「未及發展年齡」。

但什麼是「主題統覺測驗」的「怪」?誰來決定他「怪不怪」?好巧不巧,這個測驗並沒有常模。

也因此,這事情若想像著直接推論到最後,就會變成:每個臨床心理師心中都有一把尺,一把關於主題統覺測驗「理所應當」出現的答案,以及「不應當」出現的答案。

但每個人心中的尺,都運作的這麼好嗎?舉例而言,一個故事中,爸爸教兒子打球,妹妹在旁邊哭。

詢問妹妹之後怎麼了,有很多人都會說「去找媽媽玩」。

就這個故事而言,是否能說案主「情緒因應能力佳」?這裡涉及到答案出現的頻率、品質、該答案能夠類推到外在實際世界上的強度。

我們對這幾個部分都好像不是很肯定。

既然要測有多怪,若我們不要使用主題統覺測驗,換個比較有標準答案的社會情境線索(例如:榮總心理師們所使用的《社會認知圖卡》),會不會更好?也就是說,在情境有標準答案的題項裡,若他答錯,你就更有信心說「他的社會線索詮釋有問題」;而會在一群模糊線索裡,說出了一個好像對又好像不對的答案,然後就只能靠心中的尺去度量這件事。

但到目前為止,我並沒有認為這個測驗完全不適當。

事實上,如果在醫院調出某些較資深心理師的寫出的主題統覺測驗解釋,會同意主題統覺測驗能加深心理師對個案的了解程度。

但問題在於,我們得要知道,能夠將主題統覺測驗做好,關鍵是什麼。

或許,我們更有把握的一件事情是:我們想了解心理真實,而且這個心理真實就認知而言,是「社會認知」的表現;就動力取向而言,是想了解個案的人際表徵(HumanRepresentation)。

但目前的狀況是,我們知道主題統覺測驗能做,但不知道他能做到多好;同時,在施測、詮釋、機制上,台灣的主題統覺測驗還在參考1989年最後一版Bellak的解釋。

我帶著這個疑惑,去了2015年的性格衡鑑學會年會。

雖然多數時候都找羅夏克的場次進去聽,但提及主題統覺測驗的場次,我仍然去了兩場。

這兩場的性質很不一樣:有一場是複雜個案衡鑑的討論會,另外一場則是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