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腦血管梗塞治療的新進展 | mca血管
然而,若該中風是來自較大管徑的主要血管阻塞,血栓溶解劑的打通率則會大幅 ... MCA)病灶可被再通,但僅有不到5%的內頸動脈(distal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 「醫療新觀念」專刊2019.06第39卷第1期執行編輯:陳忠仁 回首頁│搜尋引擎│高醫醫訊PDF文件│加入我的最愛│高醫網站 急性腦血管梗塞治療的新進展【回本期目錄】神經部 陳建甫主治醫師(108年6月)長期以來,急性梗塞性腦中風的積極治療只有在黃金3小時之內施打靜脈注射血栓溶解劑。
然而,受限於極短的時間窗,能夠及時接受治療的病人仍屬少數(大約佔所有中風的2-5%)。
相比於傳統藥物治療,及時接受靜脈注射血栓溶解劑可以減少大約1/3的神經學不良預後機會。
然而,若該中風是來自較大管徑的主要血管阻塞,血栓溶解劑的打通率則會大幅下降。
根據一篇電腦斷層掃描血管攝影(CTA)的資料庫研究顯示,經過靜脈注射血栓溶解劑治療後,有三成左右的大腦中動脈(middlecerebralartery,MCA)病灶可被再通,但僅有不到5%的內頸動脈(distalinternalcarotidartery,ICA)或基底動脈(Basilarartery,BA)病灶能夠被打通。
自從2015年的五篇大型隨機分派臨床試驗於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JM)發表之後,動脈內取栓術(Intra-arterialthrombectomy,IAT)在急性梗塞性腦中風的臨床應用頓時變成了最突破的發展。
根據研究顯示,不管事前有無接受靜脈注射血栓溶解劑,若能在6-8小時內使用機械取栓器把阻塞的大腦前循環血管打通,則會大幅提升三個月的良好預後比例(藥物組vs.取栓組三個月良好預後比例:19.1-40%vs.32.6-71%)。
同時,動脈內取栓術並未額外增加腦出血發生機會。
而針對國人常見的大腦後循環梗塞型中風目前證據仍相對不足,但根據少數幾篇對照性研究也發現動脈內取栓術是安全,且優於動脈內注射纖維蛋白溶解劑治療。
目前,健保已經給付相關的器材費用。
給付條件如下:1.前循環在發作8小時內、後循環在發作24小時內。
2.影像診斷為顱內大動脈阻塞,包括內頸動脈(ICA)、大腦中動脈的第1及第2段(M1&M2)、大腦前動脈(ACA)、基底動脈(BA)和脊椎動脈(VA)。
3.美國國衛院腦中風評估表(NIHStrokeScale)評分≧8且≦30。
醫學的進展總是日新月異,尤其在腦血管疾病的治療上,全世界腦中風專家的全心投入更是讓人欽佩,才不過經過3年時間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JM)於2018年又刊登了兩篇大型的研究(DAWNandDEFUSE3Trial)。
DAWNTrial收治6-24小時內中風的病人,症狀嚴重度與梗塞範圍不匹配的病人(臨床症狀嚴重但梗塞範圍不大)。
而DEFUSE-3則是收治6至16小時內中風,灌注影像缺血範圍與梗塞範圍不匹配的病人。
這兩篇結果都是由機械取栓組大幅度勝出傳統治療組的。
但這兩篇都採用了高階的影像掃描(MRI或perfusionCT),並用電腦軟體去分析(RAPIDsoftware)。
由此可知急性中風未來發展的趨勢,影像的重要性會越來越增加。
雖然超過6至8小時的前循環阻塞,在現今臨床實際應用上,仍有其技術上的限制。
但是從前面兩個研究的正面結果,在可預期的未來,我們應可以見到更多的急性大血管梗塞病人,可以經由精確的影像掃描判讀而得以接受動脈內取栓術治療,進而使更多的中風病人受惠,以期減少中風對個人、家庭及整個國家社會的影響。
﹝門診時段﹞週一下午、週二夜診、週四上午 【回本期目錄】 高雄市三民區自由一路100號(地圖)│聯絡信箱│網頁維護:[email protected]高醫醫訊雜誌社 版權所有©2013KMUHAllRightsReserveda建議使用IE9.0以上1024×768為最佳瀏覽
然而,受限於極短的時間窗,能夠及時接受治療的病人仍屬少數(大約佔所有中風的2-5%)。
相比於傳統藥物治療,及時接受靜脈注射血栓溶解劑可以減少大約1/3的神經學不良預後機會。
然而,若該中風是來自較大管徑的主要血管阻塞,血栓溶解劑的打通率則會大幅下降。
根據一篇電腦斷層掃描血管攝影(CTA)的資料庫研究顯示,經過靜脈注射血栓溶解劑治療後,有三成左右的大腦中動脈(middlecerebralartery,MCA)病灶可被再通,但僅有不到5%的內頸動脈(distalinternalcarotidartery,ICA)或基底動脈(Basilarartery,BA)病灶能夠被打通。
自從2015年的五篇大型隨機分派臨床試驗於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JM)發表之後,動脈內取栓術(Intra-arterialthrombectomy,IAT)在急性梗塞性腦中風的臨床應用頓時變成了最突破的發展。
根據研究顯示,不管事前有無接受靜脈注射血栓溶解劑,若能在6-8小時內使用機械取栓器把阻塞的大腦前循環血管打通,則會大幅提升三個月的良好預後比例(藥物組vs.取栓組三個月良好預後比例:19.1-40%vs.32.6-71%)。
同時,動脈內取栓術並未額外增加腦出血發生機會。
而針對國人常見的大腦後循環梗塞型中風目前證據仍相對不足,但根據少數幾篇對照性研究也發現動脈內取栓術是安全,且優於動脈內注射纖維蛋白溶解劑治療。
目前,健保已經給付相關的器材費用。
給付條件如下:1.前循環在發作8小時內、後循環在發作24小時內。
2.影像診斷為顱內大動脈阻塞,包括內頸動脈(ICA)、大腦中動脈的第1及第2段(M1&M2)、大腦前動脈(ACA)、基底動脈(BA)和脊椎動脈(VA)。
3.美國國衛院腦中風評估表(NIHStrokeScale)評分≧8且≦30。
醫學的進展總是日新月異,尤其在腦血管疾病的治療上,全世界腦中風專家的全心投入更是讓人欽佩,才不過經過3年時間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JM)於2018年又刊登了兩篇大型的研究(DAWNandDEFUSE3Trial)。
DAWNTrial收治6-24小時內中風的病人,症狀嚴重度與梗塞範圍不匹配的病人(臨床症狀嚴重但梗塞範圍不大)。
而DEFUSE-3則是收治6至16小時內中風,灌注影像缺血範圍與梗塞範圍不匹配的病人。
這兩篇結果都是由機械取栓組大幅度勝出傳統治療組的。
但這兩篇都採用了高階的影像掃描(MRI或perfusionCT),並用電腦軟體去分析(RAPIDsoftware)。
由此可知急性中風未來發展的趨勢,影像的重要性會越來越增加。
雖然超過6至8小時的前循環阻塞,在現今臨床實際應用上,仍有其技術上的限制。
但是從前面兩個研究的正面結果,在可預期的未來,我們應可以見到更多的急性大血管梗塞病人,可以經由精確的影像掃描判讀而得以接受動脈內取栓術治療,進而使更多的中風病人受惠,以期減少中風對個人、家庭及整個國家社會的影響。
﹝門診時段﹞週一下午、週二夜診、週四上午 【回本期目錄】 高雄市三民區自由一路100號(地圖)│聯絡信箱│網頁維護:[email protected]高醫醫訊雜誌社 版權所有©2013KMUHAllRightsReserveda建議使用IE9.0以上1024×768為最佳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