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 | 核酸是什麼
DNA是儲存、複製和傳遞遺傳信息的主要物質基礎,RNA在蛋白質合成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其中轉移核糖核酸,簡稱tRNA,起著攜帶和轉移活化胺基酸的作用; ...核酸跳轉到:導航,搜索A+醫學百科>>核酸 核酸指由許多核苷酸聚合而成的生物大分子化合物,為生命的最基本物質之一。
最早由米歇爾於1868年在膿細胞中發現和分離出來。
核酸廣泛存在於所有動物、植物細胞、微生物內、生物體核心酸常與蛋白質結合形成核蛋白。
不同的核酸,其化學組成、核苷酸排列順序等不同。
根據化學組成不同,核酸可分為核糖核酸,簡稱RNA和脫氧核糖核酸,簡稱DNA。
DNA是儲存、複製和傳遞遺傳信息的主要物質基礎,RNA在蛋白質合成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其中轉移核糖核酸,簡稱tRNA,起著攜帶和轉移活化胺基酸的作用;信使核糖核酸,簡稱mRNA,是合成蛋白質的模板;核糖體的核糖核酸,簡稱rRNA,是細胞合成蛋白質的主要場所。
核酸不僅是基本的遺傳物質,而且在蛋白質的生物合成上也占重要位置,因而在生長、遺傳、變異等一系列重大生命現象中起決定性的作用。
核酸在實踐應用方面有極重要的作用,現已發現近2000種遺傳性疾病都和DNA結構有關。
如人類鐮刀形紅血細胞貧血症是由於患者的血紅蛋白分子中一個胺基酸的遺傳密碼發生了改變,白化病患者則是DNA分子上缺乏產生促黑色素生成的酷氨酸酶的基因所致。
腫瘤的發生、病毒的感染、射線對機體的作用等都與核酸有關。
70年代以來興起的遺傳工程,使人們可用人工方法改組DNA,從而有可能創造出新型的生物品種。
如應用遺傳工程方法已能使大腸桿菌產生胰島素、干擾素等珍貴的生化藥物。
目錄1核酸研究的歷史2核酸的化學成分3核酸的分解代謝:3.1核酸的分解代謝:4核酸的相關分類5核酸的分子結構6核酸的相關性質7核酸的變性和復性8核酸的相關評論核酸研究的歷史核酸是怎麼發現的?1869年,F.Miescher從膿細胞中提取到一種富含磷元素的酸性化合物,因存在於細胞核中而將它命名為"核質"(nuclein)。
核酸(nucleicacids),但這一名詞於Miescher的發現20年後才被正式啟用,當時已能提取不含蛋白質的核酸製品。
早期的研究僅將核酸看成是細胞中的一般化學成分,沒有人注意到它在生物體內有什麼功能這樣的重要問題。
核酸為什麼是遺傳物質?1944年,Avery等為了尋找導致細菌轉化的原因,他們發現從S型肺炎球菌中提取的DNA與R型肺炎球菌混合後,能使某些R型菌轉化為S型菌,且轉化率與DNA純度呈正相關,若將DNA預先用DNA酶降解,轉化就不發生。
結論是:S型菌的DNA將其遺傳特性傳給了R型菌,DNA就是遺傳物質。
從此核酸是遺傳物質的重要地位才被確立,人們把對遺傳物質的注意力從蛋白質移到了核酸上。
雙螺旋的發現核酸研究中劃時代的工作是Watson和Crick於1953年創立的DNA雙螺旋結構模型。
模型的提出建立在對DNA下列三方面認識的基礎上:1.核酸化學研究中所獲得的DNA化學組成及結構單元的知識,特別是Chargaff於1950-1953年發現的DNA化學組成的新事實;DNA中四種鹼基的比例關係為A/T=G/C=1;2.X線衍射技術對DNA結晶的研究中所獲得的一些原子結構的最新參數;3.遺傳學研究所積累的有關遺傳信息的生物學屬性的知識。
綜合這三方面的知識所創立的DNA雙螺旋結構模型,不僅闡明了DNA分子的結構特徵,而且提出了DNA作為執行生物遺傳功能的分子,從親代到子代的DNA複製(replication)過程中,遺傳信息的傳遞方式及高度保真性。
其正確性於1958年被Meselson和Stahl的著名實驗所證實。
DNA雙螺旋結構模型的確立為遺傳學進入分子水平奠定了基礎,是現代分子生物學的里程碑。
從此核酸研究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
對核酸研究有突出貢獻的科學家沃森Watson,JamesDewey美國生物學家克里克Crick,FrancisHarryCompton英國生物物理學家日新月異的研究進展三十多年來,核酸研究的進展日新月異,所積累的知識幾年就要更新。
其影響面之大,幾乎涉及生命科學的各個領域,現代分子生物學的發展使人類對生命本質的認識進入了一個嶄新的天地。
雙螺旋結構創始人之一的Crick於1958年提出的分子遺傳中心法則(centraldogma)揭示了核酸與
最早由米歇爾於1868年在膿細胞中發現和分離出來。
核酸廣泛存在於所有動物、植物細胞、微生物內、生物體核心酸常與蛋白質結合形成核蛋白。
不同的核酸,其化學組成、核苷酸排列順序等不同。
根據化學組成不同,核酸可分為核糖核酸,簡稱RNA和脫氧核糖核酸,簡稱DNA。
DNA是儲存、複製和傳遞遺傳信息的主要物質基礎,RNA在蛋白質合成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其中轉移核糖核酸,簡稱tRNA,起著攜帶和轉移活化胺基酸的作用;信使核糖核酸,簡稱mRNA,是合成蛋白質的模板;核糖體的核糖核酸,簡稱rRNA,是細胞合成蛋白質的主要場所。
核酸不僅是基本的遺傳物質,而且在蛋白質的生物合成上也占重要位置,因而在生長、遺傳、變異等一系列重大生命現象中起決定性的作用。
核酸在實踐應用方面有極重要的作用,現已發現近2000種遺傳性疾病都和DNA結構有關。
如人類鐮刀形紅血細胞貧血症是由於患者的血紅蛋白分子中一個胺基酸的遺傳密碼發生了改變,白化病患者則是DNA分子上缺乏產生促黑色素生成的酷氨酸酶的基因所致。
腫瘤的發生、病毒的感染、射線對機體的作用等都與核酸有關。
70年代以來興起的遺傳工程,使人們可用人工方法改組DNA,從而有可能創造出新型的生物品種。
如應用遺傳工程方法已能使大腸桿菌產生胰島素、干擾素等珍貴的生化藥物。
目錄1核酸研究的歷史2核酸的化學成分3核酸的分解代謝:3.1核酸的分解代謝:4核酸的相關分類5核酸的分子結構6核酸的相關性質7核酸的變性和復性8核酸的相關評論核酸研究的歷史核酸是怎麼發現的?1869年,F.Miescher從膿細胞中提取到一種富含磷元素的酸性化合物,因存在於細胞核中而將它命名為"核質"(nuclein)。
核酸(nucleicacids),但這一名詞於Miescher的發現20年後才被正式啟用,當時已能提取不含蛋白質的核酸製品。
早期的研究僅將核酸看成是細胞中的一般化學成分,沒有人注意到它在生物體內有什麼功能這樣的重要問題。
核酸為什麼是遺傳物質?1944年,Avery等為了尋找導致細菌轉化的原因,他們發現從S型肺炎球菌中提取的DNA與R型肺炎球菌混合後,能使某些R型菌轉化為S型菌,且轉化率與DNA純度呈正相關,若將DNA預先用DNA酶降解,轉化就不發生。
結論是:S型菌的DNA將其遺傳特性傳給了R型菌,DNA就是遺傳物質。
從此核酸是遺傳物質的重要地位才被確立,人們把對遺傳物質的注意力從蛋白質移到了核酸上。
雙螺旋的發現核酸研究中劃時代的工作是Watson和Crick於1953年創立的DNA雙螺旋結構模型。
模型的提出建立在對DNA下列三方面認識的基礎上:1.核酸化學研究中所獲得的DNA化學組成及結構單元的知識,特別是Chargaff於1950-1953年發現的DNA化學組成的新事實;DNA中四種鹼基的比例關係為A/T=G/C=1;2.X線衍射技術對DNA結晶的研究中所獲得的一些原子結構的最新參數;3.遺傳學研究所積累的有關遺傳信息的生物學屬性的知識。
綜合這三方面的知識所創立的DNA雙螺旋結構模型,不僅闡明了DNA分子的結構特徵,而且提出了DNA作為執行生物遺傳功能的分子,從親代到子代的DNA複製(replication)過程中,遺傳信息的傳遞方式及高度保真性。
其正確性於1958年被Meselson和Stahl的著名實驗所證實。
DNA雙螺旋結構模型的確立為遺傳學進入分子水平奠定了基礎,是現代分子生物學的里程碑。
從此核酸研究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
對核酸研究有突出貢獻的科學家沃森Watson,JamesDewey美國生物學家克里克Crick,FrancisHarryCompton英國生物物理學家日新月異的研究進展三十多年來,核酸研究的進展日新月異,所積累的知識幾年就要更新。
其影響面之大,幾乎涉及生命科學的各個領域,現代分子生物學的發展使人類對生命本質的認識進入了一個嶄新的天地。
雙螺旋結構創始人之一的Crick於1958年提出的分子遺傳中心法則(centraldogma)揭示了核酸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