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思慢想 | 快思慢想

《快思慢想》(英语:Thinking, Fast and Slow)為200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丹尼爾·卡尼曼於2011年出版的暢銷書。

... 本書因為向公眾普及了有關行為經濟學、 ...快思慢想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跳至導覽跳至搜尋快思慢想《快思慢想》繁體中文版精裝封面原名Thinking,FastandSlow中文名快思慢想作者丹尼爾·卡尼曼譯者洪蘭類型非虛構語言英文作品主題心理學發行情況出版機構法勞·斯特勞斯·吉羅出版日期2011年10月25日出版地美國中文出版日期2012年10月31日媒介印刷(精裝、平裝)頁數499規範控制ISBN978-0374275631OCLC706020998《快思慢想》(英語:Thinking,FastandSlow)為200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丹尼爾·卡尼曼於2011年出版的暢銷書。

[1]本書因為向公眾普及了有關行為經濟學、工程學和醫學的相關知識,而於2012年獲得了美國國家學院知識傳播獎的最佳創作獎。

[2]本書總結了丹尼爾·卡尼曼數十年來的研究成果,其中有不少部分是和阿摩司·特沃斯基合作的結果。

[3]書中含涵蓋了卡尼曼學術生涯當中三個不同階段所研究的三大領域:分別為早期有關於認知偏誤的研究、之後有關於展望理論的研究以及後期有關於幸福理論的研究。

[4]本書將人類的思維歸納為兩大思考模式:系統一快速、直覺且情緒化。

系統二較慢、較具計畫性且更仰賴邏輯。

卡尼曼根據自己對損失規避的研究,解釋人們理性和非理性動機與兩種思維系統之間的關聯,以及兩種系統如何互相補足各自的弱點。

作者指出由於人們受框架效應影響,且傾向於為複雜的問題尋找簡單的答案,因此人們往往對自己的決斷過於自信。

[5]此外,作者亦分享了自己多年來從事研究工作的觀察,這些觀察來自自己和以色列國防軍合作的項目,以及和其他單位與研究者的交流。

目錄1概要1.1兩大系統1.2捷徑與偏見1.2.1錨定效應1.2.2可得性1.2.3屬性替代1.2.4樂觀偏見與損失規避1.2.5框架效應1.2.6沉沒成本1.3過度自信1.4選擇1.4.1展望理論1.5兩種自我1.5.1兩種自我1.5.2人生作為一篇故事1.5.3體驗式幸福感1.5.4思考人生規劃2獎項與殊榮3評價4可重複性危機5參見6參考文獻7外部連結概要[編輯]兩大系統[編輯]在書中的第一章,卡尼曼如此形容兩大思考模式:系統一:自動化的運作,非常快、不費力氣,即使要費力,也很少,它不受自主控制。

以下為系統一的工作內容,大致依複雜度排序如下:判斷一個物體較另一個物體距離自己更遠。

判斷一個聲音來源的位置。

接續完成「戰爭與……」("Warand......")這個片語。

(戰爭與和平,英語:Warandpeace)當看到一張可怕的圖片時,做出厭惡的表情。

回答2+2= ?閱讀大型廣告看板上的文字。

在沒有車輛的道路上開車。

在棋局中發現一條好路(如果你是西洋棋大師的話)。

理解簡單的句子。

在讀到「一個溫和、整潔、很注意細節的人」這一描述時聯想到某種職業。

系統二:動用到注意力去做費力的心智活動,包括複雜的計算。

系統二的運作通常都跟代理人、選擇和專注力的主觀經驗有關。

以下為系統二的工作內容:賽跑運動員為起跑做好準備。

將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馬戲團的小丑身上。

在聲音吵雜的派對中,將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某人身上。

尋找白頭髮的女人。

試圖辨識聲音。

維持比平常走路時更快的步伐。

根據社交場合的不同,判斷自己的行為是否妥當。

清點一段文字中有多少個字母A。

將自己的電話號碼提供給別人。

將車輛停入寬度很窄的停車格中。

比較兩台洗衣機的性價比。

檢驗一道複雜的邏輯推理的有效性。

計算17x24的積。

卡尼曼設計了一系列實驗,以驗證人們在使用兩種不同的思考系統時,在完成相同的工作時是否會得出不同的結果。

他用以下詞語形容自己研究的各種項目,這些詞語包括:連貫性、注意力、懶惰性、聯想、跳到結論、WYSIATI(英語:Whatyouseeisallthereis,你所看到的就是全貌)以及人們如何做出決斷。

有關系統一和系統二的爭論包括對人們決策時是否使用推理等,這些爭論對包括法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