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助你明智下決定的心理學智慧——取自《快思慢想》 | 快思慢想

《快思慢想》指出,當人要作出決定時,通常使用兩套系統的其中一套。

要麼是系統一(System 1):系統一主要根據當下的感覺,作出快速的判斷 ...2019/03/31,生活圖片由作者提供樹洞-TreeholeHK心理學推廣團體。

致力以心理學、靜觀冥想改善香港人的精神健康。

舉辦生活化的冥想活動,例如遠足及煮食等。

試圖打破大眾對冥想嚴肅、靜態的印象。

看更多此作者文章...訂閱作者收藏本文《快思慢想》(ThinkingFastandSlow)是行為經濟學的經典書籍。

書本對投資、市場學、經濟學的影響極為深遠,作者相關的研究更令他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

以下會簡介的書本中一些簡單的心理學概念,以及如何運用書中的內容助你作出更佳的決定。

1.人傾向做容易作出的決定,而不是最佳的決定《快思慢想》指出,當人要作出決定時,通常使用兩套系統的其中一套。

要麼是系統一(System1):系統一主要根據當下的感覺,作出快速的判斷,簡而言之就是對事物的直覺。

而且系統一使用起上來,毫不費力,比如說「2+2」你一看就知道等於四;看見他人憤怒的表情,你不需要分析就知道他很憤怒。

反而言之,系統二(System2)牽涉刻意地使用理智分析、考量、計算相關資料。

例如計算「55*22」就需要用到系統二,如果你不控制自己計算根本就不會知道答案,但是「2+2」你不但不需要計算就知道等於4,而且你就算刻意控制也不能令自己不知道答案,因爲這是系統一的工作——所以說,系統一是自動的,而系統二則需要刻意用神。

有誰喜歡計數?就算喜歡,相信都不會否定它是費力的工作。

爲了保留精神能量,人有個傾向非必要都不啟動系統二,就算啟動都用得愈少愈好。

所以面對困難的決定時,我們很容易作出一個看似合理的決定便放棄繼續思索其他可能性,以節省系統二的能量。

舉個例子,如果你要訂閱報紙而有三個選擇:一、$100一個月網上看報紙二、$300一個月每日送報紙到家中三、$300一個月網上看報紙+每日送報紙到家中選項二的存在雖然毫無價值(因爲選項三明顯比較好),可是相比只有選項一、三的情況,更多人會選擇選項三。

因為比較選項二、三的優劣非常容易(CognitveEase),但要比較一、三要仔細衡量是否值得多付$200換取紙本的報紙,取決於你有多喜愛紙本等等因素,是個相對困難的決定。

由於人會傾向放棄思考選項一、三哪個較好,而因為比較選項二、三時選項三明顯優勝,所以人會捨難取易選擇選項三,這個因為明顯較差的選項而影響你衡量其他選項的現象,心理學家稱之為誘餌效應(DecoyEffect)。

2.勿把熟悉當清晰如果你把句子A、B分別給兩群人,讓他們就有多同意句子打分,就說是1-5分好了。

很可能你會發現人群比較同意句子A。

為什麼呢?句子A、B是一模一樣的呀。

原來這就是上文提及的現象作怪。

因為句子B的字體較少,顏色和背景相似,所以閱讀起上來比句子A辛苦。

當你閱讀句子B時,會有非常輕微的費力和不悅感。

這種不悅的感覺,令你對句子B有點輕微的負面印象,繼而影響你對內容的理性判斷;反而言之,句子A讀起上來非常舒服,認知上放鬆的感覺,會使你更同意當中的內容。

當然這個轉變很微小,調校字體不會令一個一向反對安樂死的人改變立場,但對於中立的人來說則可能有相當影響。

這個現象同樣適用於唸起來琅琅上口,又常常聽到的句子。

例如:「是屬於你的,就是屬於你的」等等句子。

這些句子的熟悉感和巧妙的韻律感令我們唸起上來相當舒服。

根據上面的討論,這種認知放鬆的狀態很容易令我們不假思索地認同句子的內容。

當然使用口號輔助思維也沒什麼問題,可是本末倒置,以口號代替思維就不太好了。

下次看到這些句子時,試一試啟動一下系統二,思考一下他們實際上指什麼?3.在下重要的決定時,意識到自己的狀態人在做決定時,會分析相關的資料。

可是,在決策過程中,人甚少把「自己的決策過程」納入考慮因素。

我們很容易有種「客觀的錯覺」,為自己所見之事,皆反映現實。

如果要說《快思慢想》一書我們帶來最重要的啟示,就是人無時無刻都受不理智的因素影響抉擇,這點相信你和我都不是例外。

有一種謬誤叫自我服務謬誤(Self-ServingBias),就是指人普遍會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