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不出的病痛,是「自律神經」在作祟嗎? | 交感神經亢進症狀

常見的症狀有: 頭脹、頭痛、頭暈、臉麻、耳鳴、視力模糊、口乾舌燥、胸悶、厭食、心悸、脹氣、胃痛、消化不良、腹瀉、頻尿、倦怠感、睡眠障礙、手腳發麻、手抖、肌肉僵硬、 ...CallnowBookOnlineBlog康復物理治療中心黃聖峰醫師你有心悸、胸悶、脹氣、腹瀉、胃痛、盜汗、手腳痠麻、肌肉僵硬、頭痛、耳鳴、睡眠障礙、疲勞、暈眩、煩躁…等長期症狀卻又找不出原因嗎?案例:張小姐45歲銀行的高階主管,忙於工作與家庭。

兩年多來常常莫名的出現焦慮、心悸、脹氣、咽喉緊縮的窘迫感。

看了心臟專科與腸胃科檢查都正常,似乎沒有人能理解她感受到的不適,令她非常困擾,心情低落……什麼是自律神經?為什麼會失調?人的神經系統分為大腦意識控制的『體神經』,跟意識不能控制的『自律神經』。

自律神經的功能是迅速調節身體內部及應付外在環境的變化,舉凡在炎熱的天氣皮膚會發汗,冷時會打寒顫、遇到危險時心跳會加快、飢餓時腸胃會咕嚕叫、睡眠時心跳會放慢呼吸轉為深沉等都是由『自律神經』來負責調節各個器官的運作。

自律神經分為兩個部分:『交感神經』是負責保護身體免於危險或傷害。

當有緊急狀況發生時交感神經會受到刺激,使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發汗、肌肉繃緊來反應當下發生的狀況;當事件過後則換『副交感神經』出面讓身體放鬆、心跳恢復正常、呼吸放慢,使各生理系統回到正常運作的步調。

簡單來說,這兩個系統一個是急驚風,一個是慢郎中!兩個極端不會同時作用,因為不可能同時又緊張又放鬆,所以當『交感神經』在亢奮時『副交感神經』則會被抑制,兩個就如同蹺蹺板一樣,一邊上升,另一邊就得下降!而一個人從出生開始這兩大系統便開始得因應外界環境,包含人、事、物的變化進行調節。

當一個人長期不斷的遭遇壓力、危險、負擔、緊張等狀況,『交感神經』就不斷的被刺激而形成過度亢進,『副交感神經』則過度被壓抑而低落,兩相對比之下出現失衡,使得『自律神經失調』而產生各種不同的症狀!常見自律神經症狀自律神經失調的的症狀很廣,而每一個人的表現也不盡相同,讓臨床診斷上較為困難。

常見的症狀有:頭脹、頭痛、頭暈、臉麻、耳鳴、視力模糊、口乾舌燥、胸悶、厭食、心悸、脹氣、胃痛、消化不良、腹瀉、頻尿、倦怠感、睡眠障礙、手腳發麻、手抖、肌肉僵硬、盜汗……等。

多半惱人且經檢查並無法確定是哪一個器官或生理系統出問題。

較嚴重的案例會產生:焦慮症、神經質、憂鬱症、躁鬱症、腸燥症等精神官能症的疾病。

自我評量抗壓能力評量表No.測試表現極少偶爾時常幾乎1遇到突發狀況時可以冷靜面對12342會用正面態度看事情12343喜歡表現自我12344覺得生活快樂12345對未來有期待12346喜愛活動12347會接納他人缺點12348有好的理解力12349會想要馬上解決問題123410對遇到的事容易樂觀看待123411不會胡亂猜測123412做事細心123413懂得感謝他人123414善於交朋友123415有自己的喜好跟興趣123416會在意他人想法432117常會羨慕他人432118容易責怪他人432119在家裡並不自在432120常感覺負擔大4321合計    總合 20~39分抗壓性能力較低,若合併相關症狀有可能是自律神經失調。

40~49分抗壓性中等,若遇重大創傷會有可能出現自律神經失調。

50~80分抗壓性高,較不易有自律神經失調的問題。

 治療與保健最常見造成自律神經失調的兩種原因為1)長期累積的心理壓力及情緒負擔或2)經歷重大的創傷事件。

治療上要抑制『交感神經』並提升『副交感神經』的作用。

自律神經失調因為症狀五花八門且因人而異,一般人甚至醫師難以想像,治療必須找出根本原因以求對症下藥。

如果是急性期藥物治療是最常見的手段,但卻未必是最理想的方式。

最廣泛使用的鎮靜劑跟抗憂鬱藥物的有效率約40~60%,比投以無藥性的安慰劑並沒有太大差別。

而較令人擔心的是長時間服用這類藥物,一旦停藥容易出現上癮症狀,且會使症狀更加惡化!除了藥物之外,心理諮商會是重要的選項之一,但前提是諮商要能挖出真正的問題,才能實際的針對問題給予輔導協助,諮商人員的功力跟患者本身是否願意敞開心胸都是關鍵。

除了以上這兩種治療,筆者特別列出對自律神經失調有實質效果的治療與保健方式:針灸:透過經絡的刺激,阻斷交感神經的敏銳度並增加副交感作用。

呼吸訓練:透過調節呼吸的頻率、深度、位置等訓練,提高身體的含氧量並達到放鬆的效果。

每日常態性的練習長期下來可降低生理與情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