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台世界】 念等本空 | 何謂心念
念等本空──九十三年度結夏開示 每個人都想成道,但必須在修道的過程中先了解什麼是「道」。
釋迦牟尼佛初轉法輪,在鹿野苑講四諦、八正道,最後於娑羅雙樹間涅槃,還是講四諦、八正道,說法四十九年始終不離這個法門。
修行,不但要先明白道理,明白自己發心修行的目的是為了明道、修道、成道,更要徹底了解什麼是「道」,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才不會走入迷途,空過一生。
《四十二章經》第十八章<念等本空>,佛陀告訴我們如何修行、如何悟道。
誦經、念佛、持咒,乃至於修種種善法都屬於方便道,目的是要藉由方便以達到究竟;如果執著了這些方便道,就不容易契悟究竟的道理。
「佛言:吾法念無念念,行無行行,言無言言,修無修修。
會者近爾,迷者遠乎。
言語道斷,非物所拘。
差之毫釐,失之須臾。
」「佛言」,表示是釋迦牟尼佛所說的法,佛陀告訴大眾怎麼修行、怎麼悟道。
「吾法念無念念」,「念」是心念。
有些人在念字旁邊加上口字,認為是用口念,但是如果沒有心的發動,口也沒辦法作用。
所以「念」的旁邊不應加一個口字,因為重要的是「心」在念。
「念」的上面是「今」字,下面是「心」字;「今」就是現在,是指現在這一念心,不是過去的那念心,也不是未來的心,而是當下這念心。
時時刻刻要活在當下,當下就是諸位聽法的這念心。
過去的已經過去,未來的事情還沒到來,想得再多也沒有用。
所以要觀照當下這念心,所謂「當體即是,動念乖真」。
一般人雖然明白這些道理,但是仍無法安住這念心,所以要藉由誦經、念佛、持咒來安住心念。
念,是把心念安住在一個定點,就像用拐杖來幫助行走,等到自己可以走得很安穩時,就不需要再用拐杖了。
一般人的心是念念遷流,有煩惱、雜念、惡念、昏沈……如果沒有念頭,自己在哪裡呢?「我」在哪裡呢?一般人認為身體是「我」,這是我的身體,我的四肢、五官……這是「色身」,如果對身體產生執著,就會產生過患,也會障礙修行。
但是,修行離開了身體也不行,所以要明白身體是「假我」,是肉體上的「我」,身體並不是「道」。
「道」在哪裡?心就是「道」。
(二)941127 每一個人都有「心」,一般人的心念不外乎名、利、財、色、貪、瞋、痴、慢、疑、家庭、事業,這些是「我」,念頭、思惟也是「我」,正在思考一件事情,這也是「我」。
可是念頭有好、有壞,如果沒有聽聞佛法、沒有研究「道」,不了解心念的作用,而只曉得思惟、計畫,只知追求名利、富貴、財色、官祿,這些念頭活動都是「有漏之念」。
修行人的念頭是普度眾生、研究佛法,這些心念的活動是出世間的念,是清淨的念頭。
假使心念不清淨,身心就容易生病,白天憂愁煩惱,晚上作惡夢,這是由於不好的念頭所引起,必須靠自己去改變心念。
法國哲學家笛卡兒有一句名言:「我思,故我在。
」他認為一個人在思惟的時候,如思惟學術、醫學、工業、國防、科學等等問題,思惟的時候,這念心就在活動,所以「我思,故我在」。
每一個人的思想不同,所以生活層面不一樣,感召的法界也不同。
思惟六波羅蜜,是菩薩的法界;思惟十二因緣的道理,是緣覺的法界;思惟四諦、八正道、五停心觀、四念處觀、七覺支的道理,是聲聞法界。
「法界」反應著自己的這念心,心想到什麼境界,將來的果報就在那裡。
我們的心是源頭,源頭發動,將來就產生果報,所以「菩薩畏因,眾生畏果」。
「因」是什麼?起心動念是因,所作所為是因,口講話是因,身體動作也是因。
所以自己的身口意要能作主,從「有漏的我」達到「無漏的我」。
想要成就無漏的我,現在就要時時刻刻注意自己的心念,因為所有一切都是從這念心開始。
「心」能感召不同的法界,現在造作無漏因,將來就得無漏的果報。
所以,思想很重要,時時刻刻都要有正知正見,時時刻刻都要調整自己的心念。
能隨時調整自己的心念,也就能夠善調身心,「調身、調心」屬於「方便道」;進一步還要從方便道達到究竟道。
心清淨、沒有煩惱,證到無為法,就是究竟;要想達到究竟,先要從起心動念這個「念」開始。
「念」就是現在這念心,修慈悲喜捨四無量心,修七週緣慈,修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這都是「念」,是心念的活動。
所有一切世間法、出
釋迦牟尼佛初轉法輪,在鹿野苑講四諦、八正道,最後於娑羅雙樹間涅槃,還是講四諦、八正道,說法四十九年始終不離這個法門。
修行,不但要先明白道理,明白自己發心修行的目的是為了明道、修道、成道,更要徹底了解什麼是「道」,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才不會走入迷途,空過一生。
《四十二章經》第十八章<念等本空>,佛陀告訴我們如何修行、如何悟道。
誦經、念佛、持咒,乃至於修種種善法都屬於方便道,目的是要藉由方便以達到究竟;如果執著了這些方便道,就不容易契悟究竟的道理。
「佛言:吾法念無念念,行無行行,言無言言,修無修修。
會者近爾,迷者遠乎。
言語道斷,非物所拘。
差之毫釐,失之須臾。
」「佛言」,表示是釋迦牟尼佛所說的法,佛陀告訴大眾怎麼修行、怎麼悟道。
「吾法念無念念」,「念」是心念。
有些人在念字旁邊加上口字,認為是用口念,但是如果沒有心的發動,口也沒辦法作用。
所以「念」的旁邊不應加一個口字,因為重要的是「心」在念。
「念」的上面是「今」字,下面是「心」字;「今」就是現在,是指現在這一念心,不是過去的那念心,也不是未來的心,而是當下這念心。
時時刻刻要活在當下,當下就是諸位聽法的這念心。
過去的已經過去,未來的事情還沒到來,想得再多也沒有用。
所以要觀照當下這念心,所謂「當體即是,動念乖真」。
一般人雖然明白這些道理,但是仍無法安住這念心,所以要藉由誦經、念佛、持咒來安住心念。
念,是把心念安住在一個定點,就像用拐杖來幫助行走,等到自己可以走得很安穩時,就不需要再用拐杖了。
一般人的心是念念遷流,有煩惱、雜念、惡念、昏沈……如果沒有念頭,自己在哪裡呢?「我」在哪裡呢?一般人認為身體是「我」,這是我的身體,我的四肢、五官……這是「色身」,如果對身體產生執著,就會產生過患,也會障礙修行。
但是,修行離開了身體也不行,所以要明白身體是「假我」,是肉體上的「我」,身體並不是「道」。
「道」在哪裡?心就是「道」。
(二)941127 每一個人都有「心」,一般人的心念不外乎名、利、財、色、貪、瞋、痴、慢、疑、家庭、事業,這些是「我」,念頭、思惟也是「我」,正在思考一件事情,這也是「我」。
可是念頭有好、有壞,如果沒有聽聞佛法、沒有研究「道」,不了解心念的作用,而只曉得思惟、計畫,只知追求名利、富貴、財色、官祿,這些念頭活動都是「有漏之念」。
修行人的念頭是普度眾生、研究佛法,這些心念的活動是出世間的念,是清淨的念頭。
假使心念不清淨,身心就容易生病,白天憂愁煩惱,晚上作惡夢,這是由於不好的念頭所引起,必須靠自己去改變心念。
法國哲學家笛卡兒有一句名言:「我思,故我在。
」他認為一個人在思惟的時候,如思惟學術、醫學、工業、國防、科學等等問題,思惟的時候,這念心就在活動,所以「我思,故我在」。
每一個人的思想不同,所以生活層面不一樣,感召的法界也不同。
思惟六波羅蜜,是菩薩的法界;思惟十二因緣的道理,是緣覺的法界;思惟四諦、八正道、五停心觀、四念處觀、七覺支的道理,是聲聞法界。
「法界」反應著自己的這念心,心想到什麼境界,將來的果報就在那裡。
我們的心是源頭,源頭發動,將來就產生果報,所以「菩薩畏因,眾生畏果」。
「因」是什麼?起心動念是因,所作所為是因,口講話是因,身體動作也是因。
所以自己的身口意要能作主,從「有漏的我」達到「無漏的我」。
想要成就無漏的我,現在就要時時刻刻注意自己的心念,因為所有一切都是從這念心開始。
「心」能感召不同的法界,現在造作無漏因,將來就得無漏的果報。
所以,思想很重要,時時刻刻都要有正知正見,時時刻刻都要調整自己的心念。
能隨時調整自己的心念,也就能夠善調身心,「調身、調心」屬於「方便道」;進一步還要從方便道達到究竟道。
心清淨、沒有煩惱,證到無為法,就是究竟;要想達到究竟,先要從起心動念這個「念」開始。
「念」就是現在這念心,修慈悲喜捨四無量心,修七週緣慈,修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這都是「念」,是心念的活動。
所有一切世間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