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葉 | 桑椹葉

桑葉跳轉到:導航,搜索A+醫學百科>>藥品百科>>中藥百科>>桑葉|中藥圖典桑葉SānɡYè別名鐵扇子、蠶葉功效作用疏散風熱,清肺潤燥,清肝明目。

用於風熱感冒,肺熱燥咳,頭暈頭痛,目赤昏花。

英文名FOLIUMMORI始載於《神農本草經》毒性有毒(一說無毒)歸經肺經、肝經藥性寒藥味甘、苦桑葉是桑科植物桑的乾燥葉,又名家桑、荊桑、桑椹樹、黃桑等,全國大部分地區多有生產,具有降血壓、血脂、抗炎等作用;目錄1出處2藥材學名3英文名4基原5別名異名6植物形態7採制8性狀9化學成分10性味歸經11功效12功用13用法用量14栽培15各家論述16藥理作用17選方18臨床經驗19參看出處《神農本草經》。

  藥材學名FoliumMori。

  英文名MulberryLeaf。

  基原本品為桑科Moraceae植物桑MorusalbaL.的乾燥葉。

  別名異名家桑、荊桑、桑椹樹、黃桑、霜葉霜、桑葉蜜、桑葉、冬桑葉【別名】鐵扇子,家桑葉,枯桑葉,荊桑葉,桑椹樹葉,桑樹葉,黃桑葉,霜桑葉,冬桑葉,白桑葉,雞桑葉,子桑葉,山桑葉,金桑葉,晚桑葉,老桑葉,雙葉,雙桑葉,童桑葉,神仙葉。

【商品名】冬桑葉:又名霜桑葉、晚桑葉、老桑葉。

為晚秋至初冬經霜後採收的桑葉。

以葉大而肥,色黃橙者為佳。

嫩桑葉:又名新桑葉。

為春季桑葉茂盛時採收的桑葉。

長於清肝明日。

以葉大而肥、色碧綠者為佳。

【處方名】桑葉,霜桑葉、冬桑葉,雙葉,雙桑葉、炙桑葉,蜜桑葉、炒桑葉等。

處方中寫桑葉、霜桑葉、冬桑葉,雙葉,雙桑葉均指生桑葉。

為原藥材去雜質生用入藥者。

炒桑葉為桑葉甩文火徽炒,至深黃色取出攤晾入藥者。

炙桑葉又名蜜桑葉。

為桑葉用蜂蜜炙後入藥者。

  植物形態sy小喬木或灌木,高達15m。

樹皮灰黃色或黃褐色;幼枝有毛。

葉互生,卵形至闊卵形,長6~15cm,寬4~12cm。

先端尖或鈍,基部圓形或近心形,邊緣有粗齒,上面無毛,有光澤,下面綠色,脈上有疏毛,脈腋間有毛;葉柄長1~2.5cm。

雌雄異株,骨朵花序腋生;雄花序早落;雌花序長1~2cm,花柱不明顯或無,柱頭2。

聚花果(桑椹)熟時紫黑色或白色。

花期4~5月,果期6~7月。

生於山林中、路旁。

全國有栽培。

  採制桑葉初霜後採收,先除去雜質,然後晒乾。

  性狀桑葉多皺縮,破碎。

完整者有柄,葉片上面黃綠色或淺黃棕色,有的有小疣狀突起;下表面色較淺,葉脈突起,小脈網狀,脈上被疏毛,脈基具簇毛。

質脆。

氣微,味淡、微苦、澀。

  化學成分含牛膝甾酮(inokosterone)、脫皮甾酮(ecdysterone)、β-保甾醇、芸香甙、桑甙(morocetin)、異槲皮甙、傘形花內酯(umbelliferone)、東莨菪甙(scopolin)、α-、β-已烯醛(α-,β-hexenal)、葫蘆巴鹼(trigonelline)、膽鹼、腺嘌呤、天冬氨酸、氯原酸。

  性味歸經味甘,苦;性寒。

歸肺,肝經。

  功效疏散風熱,清肺潤燥,平抑肝陽,清肝明目。

  功用(1)疏散風熱:用於風熱感冒及目赤腫痛,常配菊花。

(2)清肝明目:用於風火目疾(如急性結膜炎)。

配黑芝麻名桑麻丸,用於肝陰不足,肝陽上亢引起的頭暈、視物昏花。

(3)清肺潤燥∶用於肺熱燥咳:本品苦寒清泄肺熱,甘寒益陰,涼潤肺燥,故可用於燥熱傷肺、乾咳少痰,輕者可配杏仁、沙參、貝母等同用,如桑杏湯;重者可配生石膏、麥冬、阿膠等同用。

  用法用量煎服5~9g;或入丸散。

外用煎水洗眼。

本品蜜制能增強潤肺止咳的作用,故肺燥咳嗽多用蜜制桑葉。

  栽培桑葉桑葉為桑科植物桑的乾燥老葉。

栽培或野生。

全國大部分地區多有生產,尤以長江中下游及四川盆地桑區為多。

原植物喜溫暖濕潤氣候,稍耐蔭,耐旱,不耐澇,耐貧瘠,對土壤適應性強。

味苦、甘,性寒。

歸肺、肝經。

功效疏散風熱、清肺潤燥、清肝明目。

臨床上習慣認為經霜者質佳,稱「霜桑葉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