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慌症介紹 | 過度恐慌

但過度的焦慮就變成一種疾病,而最嚴重的病態焦慮,就叫作恐慌。

大約有五分之一的人,一生中曾經驗過恐慌發作。

那種感覺就像被嚇到,例如過馬路時突然有 ...首頁/心理健康問題/恐慌症介紹身心健康與壓力管理壓力來源身心狀況自我評估(檢查表)壓力與身心症狀壓力管理心理健康問題焦慮、情緒與壓力調適替代性創傷介紹及因應策略心情不好就是憂鬱症嗎?憂鬱症跟你想的不一樣恐慌症介紹酒精成癮新興影響精神物質的危害成癮行為取得幫助自我幫助專家幫助正念減壓法的介紹正念減壓法的起源什麼是正念正念的練習我是法官,正念如何幫助我正念減壓的相關科學研究正念減壓相關資源如果你也想嘗試正念減壓的課程參考資料<上一頁/下一頁>恐慌症介紹周士雍醫師撰寫|丘彥南醫師編修一、認識恐慌症在日常生活中保持適度的焦慮是必需的,可以用來應付各種突發狀況。

但過度的焦慮就變成一種疾病,而最嚴重的病態焦慮,就叫作恐慌。

大約有五分之一的人,一生中曾經驗過恐慌發作。

那種感覺就像被嚇到,例如過馬路時突然有車子竄出、一同出遊的小孩在遊樂場不見了。

這種瞬間的驚嚇,會造成我們心臟加速跳動,胃腸糾結,感到恐怖。

在正常狀態下,這些危機過後,身體和心理的不舒服會隨之消失,我們又可以正常地生活。

但如果這種感覺太過嚴重,在腦中形成揮之不去的記憶,或腦部神經傳導因而形成固定的迴路,之後即使在無壓力的狀態下,也可自然產生這種感覺,就變成恐慌症。

恐慌症常見是在二十幾歲時開始發作,女性是男性的二倍,發生的原因並不完全清楚,與家庭遺傳、大腦結構、腦部神經傳導物質、心理素質等都有關係。

第一次發作的常見誘發因素,包括親友過世、身體被診斷出某種疾病、被驚嚇、經歷車禍等威脅生命的事件,之後的發作,多數事先沒有徵兆,可以在吃飯、休息甚至睡覺時發生。

二、什麼是恐慌發作恐慌發作是一種表現出多樣身體症狀的精神疾病,可能的現象包括有:心悸或心跳加速流汗呼吸困難或感覺呼吸不到空氣發抖或顫慄喉嚨哽塞感胸痛或胸部不適噁心或腹部不適頭暈、站不穩、頭腦昏沉或快暈倒的感覺打冷顫或發熱感感覺異常,麻木或針刺感失去現實感,感覺週遭事物不真實、失去自我感,感覺與自己疏離害怕失去控制或快要發瘋害怕自己會死亡恐慌發作(panicattack)來得很突然,可以在數分鐘之內變得很嚴重,大約在半小時內恢復平靜。

病人在送到急診室之前或到急診室時往往已經恢復,但急診醫師還是會做全套檢查,包括胸部X光、心電圖、抽血檢查等,結果常常都是正常,找不出原因,便建議病人再去看心臟科、胸腔科、腸胃科、腦神經內科,而經他科醫師詳細檢查還是正常。

有些他科醫師會說這是「自律神經失調」(這其實是百年前使用的名詞,泛指任何身心問題,現代精神醫學已無此病名),開些該科醫師熟悉的藥物給病人,導致錯失治療良機,因此病人經常是在看了多位醫師沒有改善後,才會來到精神科。

有些人會隱約覺得恐慌的發作與情緒有關,好像有開關一樣,是自己去啟動它的,是自己嚇自己。

而恐慌發作時,病人的外表幾乎正常,周遭的人大部份並不知道病人正在痛苦著(此與「過度換氣」不同,他科醫師常分不清楚什麼是恐慌、什麼是過度換氣)。

恐慌發作過後,如果變成持續擔心恐慌的再度發作,持續關注或擔心恐慌發作所帶來的後果(例如:失去控制、心臟病發、快發瘋了),或出現與恐慌相關、適應不良的行為(例如:刻意避開某些情境以免發作),以致生活、心理都產生了問題,我們就稱為恐慌症(panicdisorder)。

三、什麼是懼曠症(agoraphobia)「懼曠症」這個名詞是由英文字面翻譯而來,但其意並非指害怕空曠。

所謂agora是「廣場」之意,phobia是「畏懼」之意,過去西方社會罹患恐慌症的患者常在廣場人群中發作,所以稱為agoraphobia,過去中文翻譯成「廣場恐懼症」或「懼曠症」,目前診斷上則依其意翻譯成「特定場所畏懼症」。

因為有些恐慌症的患者會在特定情境下出現恐慌發作,常見的例如:開車時或開車上高速公路時(許多高速公路上的龜速車,就是因為司機恐慌發作)、經過隧道、坐火車、搭捷運、搭飛機、搭電梯、剪頭髮、做臉、看牙醫、逛百貨公司、逛大賣場、看電影、在郵局或銀行排隊時。

這些情境的共同點,就是讓人產生一時無法逃離現場的焦慮感,造成患者後來不敢去這些地方,或要去時會感到很大的心理壓力,甚至因而不敢出門,這類患者就被診斷為罹患「恐慌症合併懼曠症」。

恐慌症的盛行率約為4%~5%,約3%~4%沒有合併懼曠症,約1%~2%有合併懼曠症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