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脊液,又名腦脊髓液 | 腦脊髓液循環

循環腦脊液腦脊液,又名腦脊髓液,是充滿在腦部內顱骨與大腦皮質之間的蛛網膜下腔的透明體液,準確的來說是位於腦膜的蛛網膜和軟腦膜之間。

它是一種含有微神經膠細胞的純生理鹽水,主要用作對大腦皮質的機械性緩衝。

在腦部及脊髓的腦室內亦有腦脊液存在。

腦脊液的性狀和壓力受多種因素的影響,若中樞神經系統發生病變,神經細胞的代謝紊亂,將使腦脊液的性狀和成分發生改變;若腦脊液的循環路徑受阻,顱內壓力將增高。

因此,當中樞神經系統受損時,腦脊液的檢測成為重要的輔助診斷手段之一。

基本信息中文名:腦脊液英文名:Cerebro-SpinalFluid簡稱:CSF概述腦脊液(Cerebrospinalfluid)為無色透明的液體,充滿在各腦室、蛛網膜下腔和脊髓中央管內。

腦脊液由腦室中的脈絡叢產生,與血漿和淋巴液的性質相似,略帶粘性。

腦脊液的性狀和壓力受多種因素的影響,若中樞神經系統發生病變,神經細胞的代謝紊亂,將使腦脊液的性狀和成分發生改變;若腦脊液的循環路徑受阻,顱內壓力將增高。

因此,當中樞神經系統受損時,腦脊液的檢測成為重要的輔助診斷手段之一。

解說生理學腦脊液循環模式腦脊液完全是在腦和脊髓內部合成和循環的,這是一個體現腦與軀體其它部分隔離的一個典型例子。

生產腦脊液的部位是脈絡叢。

脈絡叢穿過脈絡裂,沿著穹隆/海馬傘的軌跡進入側腦室;同時通過其頂部進入第三腦室和第四腦室。

腦脊液在脈絡叢生成後,通過腦室間孔進入第三腦室,而後通過中腦水道進入第四腦室,隨後通過小腦延髓池(Cerebellomedullarycistern,又稱大池)進入脊髓、地道大腦半球外部。

腦脊液可以通過蜘蛛膜顆粒進入靜脈系統。

成年人的腦脊液總量約為140毫升。

其循環非常高效,每日被更新4到5次。

腦脊液這種穿行於腦室和蛛網膜下空間並最終進入靜脈系統的運行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降低其中大分子和脂溶性分子的作用。

腦脊液的0.3%左右是血漿蛋白。

病理學腦脊液有著多種的作用包括腦部的機械性保護、分配神經內分泌因子及促進腦血流量。

為了要保證腦內穩定的氧合,動脈血液的流動型式須嚴謹地調節。

腦脊液運動就像一個彈簧,可以幫助動脈的膨脹及收縮,並且防止了頭顱內血流的重大變動。

當腦脊液流動出現問題時,這不單止影響腦脊液運動,更會影響頭顱內血流,而最終造成神經元及神經膠質的弱點。

腦脊液在多種哺乳動物中都是與淋巴系統有所關聯。

初步資料顯示這個關聯是在脈絡叢的腦脊液分泌容量正在發展時所形成。

腦脊液失調,包括腦積水與腦脊液淋巴傳送的損壞有某些關係。

產生在中樞神經系統內,腦脊液產生的速率為0.3ml/min,日分泌量在400-500ml。

腦室內的脈絡叢組織是產生腦脊液的主要結構。

脈絡叢主要分布在側腦室的底部和第三、第四腦室的頂部,其結構是一簇毛細血管網,其上覆蓋一層室管膜上皮,形似微絨毛。

此微絨毛猶如單向開放的膜,只向腦室腔和蛛網膜下腔分泌腦脊液。

也有人認為室管膜和腦實質也有產生腦脊液的作用。

循環腦脊液細胞學檢查鏡下觀左、右側腦室脈絡叢—經室間孔→第三腦室—經中腦水管→第四腦室—經正中孔、外側孔→蛛網膜下隙→蛛網膜粒→上矢狀竇→竇匯→左右橫竇→左右乙狀竇→頸內靜脈。

腦脊液不斷由脈絡叢產生,又不斷回流到血液中,不停地循環。

在它的循環途徑中,任何部位發生阻塞,(如中腦水管的先天閉鎖、炎症粘連或附近腫瘤壓迫等致堵)可引起腦積水。

腦脊液的流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

兩個側腦室脈絡叢最豐富,產生的腦脊液最多,這些腦脊液經室間孔流入第三腦室,再經中腦導水管流入第四腦室。

各腦室脈絡叢產生的腦脊液都匯至第四腦室並經第四腦室的正中孔和外側孔流入腦和脊髓的蛛網膜下腔。

最後經矢狀竇旁的蛛網膜顆粒將腦脊液回滲到上矢狀竇,使腦脊液回流至靜脈系統。

腦脊液的回流(或吸收)主要取決於顱內靜脈壓和腦脊液的壓力差以及血腦屏障間的有效膠體滲透壓。

腦和脊髓的血管、神經周圍間隙和室管膜也參與腦脊液的吸收。

作用腦脊液不斷產生又不斷被吸收回流至靜脈,在中樞神經系統起著淋巴液的作用,它供應腦細胞一定的營養,運走腦組織的代謝產物,調節著中樞神經系統的酸鹼平衡。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