鵲不踏( 台灣楤木) @ Hsu的部落格:: 隨意窩Xuite日誌 | 楤木芽

Hsu的部落格這裡記錄了我的點點滴滴!日誌相簿影音好友名片201711150029鵲不踏(台灣楤木)?植物世界(雙子葉)北海岸金山岬Aralia decaisneana Hance鵲不踏 [五加科]別稱:台灣楤木、黃毛楤木(中國)、台灣毛楤木(中國)、刺楤、刺蔥、白刺楤、白竻檔、細號刺楤、...特徵:灌木至小喬木,高可達5m;樹幹灰色,幼時具刺,成熟植株刺不明顯。

莖疏被刺,新生莖被黃褐色絨毛。

葉柄粗大,基部膨大,與托葉合生,脫落後會在枝上留下明顯鼓釘狀葉痕。

2回羽狀複葉,小葉柄短;幼株枝條、葉柄及葉脈上疏生直刺,大型植株枝條具刺,總葉柄有或無刺。

小葉革質,卵形至卵狀長橢圓形,長8~15cm,細鋸齒緣。

陽明山國家公園大屯山車道整個花序是大型圓錐花序,中軸很短,各花莖做放射狀,長度達60cm,看上去像個大型的繖形花序,各花莖上以圓錐狀(或總狀)排列著一個個的小繖形花序。

小繖形花序總花梗2~4cm,著花多數;花淡綠白色,花梗長0.8~1.5cm;花瓣卵狀三角形,長2mm,雄蕊5。

果實球形,具5稜,成熟時黑色;直徑4mm。

陽金公路馬槽橋分布:中國(華南、華中)、台灣、海南島。

台灣分布於低海拔山區次生林,以及灌叢中。

花期從夏、秋至初冬,同地區早開及晚開相隔數個月。

台灣楤木(A.decaisneana)與遍及華北、華中、華南的楤木(A.chinensis)近似,兩者差異細微,主要在於前者刺較多,植株較小,葉為二回羽狀複葉;整體花序較大,個別花序也較大,花淡綠白色,果徑4mm。

後者植株較大,葉為二回或三回羽狀複葉;整體花序較大,個別花序也較大,花白色,具芳香,果徑3mm。

有學者主張中國大陸產的種群全為A.chinensis,而A.decaisneana僅分布於台灣。

新北觀音山凌雲路;小圖:果,陽金公路馬槽橋五加皮是著名藥材,五加皮酒是浸泡五加皮的藥酒,材料取自五加科(ARALIA)的植物的根皮。

台灣民間俗稱的白刺蔥,鵲不踏(A.decaisneana)和裡白楤木(A.bipinnata)都是五加科(ARALIA)成員。

這個科的花以繖形花序或頭狀花序為主,兩種白刺蔥的花亦是以繖形花序為基礎,再排列成總狀花序,復再聚成大型總狀花序,之後集合成一個大圓錐花序。

兩種白刺蔥開花時都是高高整串的花冒出樹冠層,稍微注意可發現它們的花序有很大的不同。

鵲不踏(A.decaisneana)是大型圓錐花序,中軸很短,呈繖形狀排列,各花莖做放射狀;而裡白楤木(A.bipinnata)的大型圓錐花序中軸很長,再分出花莖,呈圓錐狀排列。

未開花時需以葉子來區別,鵲不踏(A.decaisneana)嫩枝及葉面被毛,而裡白楤木(A.bipinnata)通常無毛,另外前者小葉柄短或不明顯,而後者小葉柄很明顯。

台灣已發表刺楤屬(ARALIA)的種類,除上述兩種外,另有虎木刺楤(A.armata)與食用土當歸(A.cordata)。

虎木刺楤狀如其名,渾身是刺,是屬於灌木型刺楤,分枝多,與白刺楤差異明顯;食用土當歸為草本,外型與繖形科(UMBELLIFERAE)當歸屬(ANGELICA)較接近,一般民間草藥界將它當成當歸一族。

個人對五加科(ARALIA)相當陌生,因為寫「刺蔥、刺楤,誰紅誰白?」的比較,只好硬著頭皮介紹本種,邊學邊寫也好,可讓自己更了解它。

刺楤屬(ARALIA)近似種:裡白楤木(Araliabipinnata)五加科相關種類請點選:五加科植物目錄參考資料: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第參卷             台灣植物誌第二版             中国植物志  Hsu/Xuite日誌/回應(0)/引用(0)台灣的門神---四聖大元帥.....|日誌首頁|裡白楤木上一篇台灣的門神---四聖大元帥...下一篇裡白楤木回應加我為好友日誌相簿影音Hsu的部落格Hsu的總目錄全部展開|全部收合hsu042's新文章台灣的門神---四海龍王大錦蘭泰雅圓翅鍬形蟲城鄉雜記---273.新屋農會倉庫城鄉雜記---272.新屋范姜古屋群城鄉雜記---271.新埔枋寮雙堂屋《揭大歡喜》白色情人節專場小錦蘭參加《家族史撰寫寫經驗談-夾縫中的台灣人》堂姊的演講城鄉雜記---270.新埔三街六巷九宗祠hsu042's新回應沒有新回應!全部展開|全部收合PoweredbyXuite優質大賞許嘉宏建立你的名片貼關鍵字累積|今日loadin


常見健康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