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鼩 | 樹鼩

樹鼩(學名:Tupaia belangeri),樹鼩科樹鼩屬的動物,分布在東南亞各國。

在中國大陸,分布於廣西、海南、貴州、雲南、四川、西藏等地,主要生活於熱帶和亞熱帶森林、 ...樹鼩樹鼩(學名:Tupaiabelangeri),樹鼩科樹鼩屬的動物,分布在東南亞各國。

在中國大陸,分布於廣西、海南、貴州、雲南、四川、西藏等地,主要生活於熱帶和亞熱帶森林、灌叢、村落附近。

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緬甸仰光附近。

現已被列入《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瀕危狀況:IUCN;紅色名錄:LC(2008);保護類型:CITES附錄:Ⅱ。

基本信息中文學名:樹鼩外文名:TreeShrew界:動物界門:脊索動物門(PhylumChordata)亞門:脊椎動物亞門Vertebrata綱:哺乳綱亞綱:真獸亞綱目:樹鼩目科:樹鼩科屬:樹鼩屬種:樹鼩形態特徵樹鼩體形似松鼠,體重130克左右,體長140-195毫米。

背毛為一致的橄欖綠色或橄欖褐色。

腹毛為灰白色或灰黃色。

吻尖長,耳短。

4足毛色與背部相似,5趾發達具強而銳利的爪。

尾毛向兩側排列,尾形平扁,略短於體長。

頭骨眶上突發達形成骨質閉鎖型眼眶環。

吻狹窄,腦顱寬平,略呈扁卵圓形。

臼齒具‘W’形齒尖。

樹鼩解剖學上特點是恥骨與坐骨左右形成1公分軟骨接合部,鼓骨包已形成;犬齒細小,前臼齒寬大,齒式為2133/2133=36;脛骨與腓骨獨立;眼窩與顳窩隔開。

種群分布分布在熱帶和亞熱帶,如中國雲南、廣西、廣東海南島以及東南亞——印度恆河北部、緬甸、越南、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等地。

從經緯度來說,它們分布在北緯28度~南緯9度。

東經35~122度的地區內。

國內分布:西南各省。

國外分布:中南半島國家、喜馬拉雅山區和緬甸等。

亞種分化樹鼩樹鼩阿薩姆亞種(學名:Tupaiabelangeriassamensis),Wroughton於1921年命名。

在中國大陸,分布於西藏(阿波爾山)等地。

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印度阿薩姆。

樹鼩滇西亞種(學名:Tupaiabelangerichinensis),Anderson於1879年命名。

在中國大陸,分布於四川(西南部)、雲南等地。

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雲南蚌西和孟拉的桑達河谷。

樹鼩高黎貢山亞種(學名:Tupaiabelangerigaoligongensis),Wang於1987年命名。

在中國大陸,分布於雲南(高黎貢山中段及北段)等地。

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雲南瀘水。

樹鼩喜馬拉雅亞種(學名:Tupaiabelangerilepcha),Thomas於1922年命名。

在中國大陸,分布於西藏(南部)等地。

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印度。

樹鼩海南亞種(學名:Tupaiabelangerimodesta),G.Allen於1906年命名。

在中國大陸,分布於海南等地。

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海南島黎母山。

樹鼩越北亞種(學名:Tupaiabelangeritonquinia),Thomas於1925年命名。

在中國大陸,分布於廣西(西南部)等地。

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越南。

樹鼩瑤山亞種(學名:Tupaiabelangeriyaoshanensis),Wang於1987年命名。

在中國大陸,分布於廣西(大瑤山)等地。

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廣西金秀。

樹鼩滇南亞種(學名:Tupaiabelangeriyunalis),Thomas於1914年命名。

在中國大陸,分布於雲南(紅河流域及以東地區和中部無量山)、貴州(西南部)、廣西(百色地區)等地。

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雲南蒙自。

生活習性樹鼩樹鼩以黎明和黃昏時最為活躍,中午活動較少,實驗室飼養的樹鼩喜在籠內作翻滾竄跳活動,能量消耗較大。

飼養籠不宜過小。

因鼩產育時不能驚動,否則易造成仔鼩被噬食,或拒哺乳的情況。

樹鼩晚上捲縮在籠的一角,以尾裹頸而睡。

樹鼩是雜食性動物,常以昆蟲、小鳥、五穀野果為食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