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虛 | 脾虛忌食
脾虛證的宜忌食物脾虛跳轉到:導航,搜索A+醫學百科>>脾虛脾虛,病證名。
出《素問.臟氣法時論》。
①泛指脾之陰陽、氣血不足的各種病證。
多因飲食失調、寒溫不適、憂思、勞倦過度或久病傷脾所致。
症見消瘦面黃、四肢乏力、納減、食不消化、腹痛、腸鳴、便溏或泄瀉、浮腫、便血、崩漏等。
治以健脾為大法。
②同脾氣虛。
詳該條。
脾虛,中醫術語。
泛指因脾氣虛損引起的一系列脾生理功能失常的病理現象及病證。
包括脾氣虛、脾陽虛、中氣下陷、脾不統血等證型。
多因飲食失調.勞逸失度,或久病體虛所引起。
脾有運化食物中的營養物質和輸布水液以及統攝血液等作用。
脾虛則運化失常,並可出現營養障礙,水液失於布散而生濕釀痰,或發生失血等症。
目錄1臨床症状2病因3診斷4辨證治療4.1脾虛嘔吐4.2脾虛泄瀉4.3脾虛水腫4.4脾虛出血4.5脾虛帶下4.6脾虛經閉4.7脾虛多涎4.8脾虛生風4.9脾虛如球5食療保健5.1脾虛證的宜忌食物5.2食療臨床症状中醫脾虛症是指中醫所稱之脾臟虛弱而引起的病症,其病情雖較繁雜,主要有嘔吐、泄瀉、水腫、出血、經閉、帶下、四肢逆冷、小兒多涎等。
1、脾氣虛:腹脹納少,食後脹甚,肢體倦怠,神疲乏力,少言懶語,形體消瘦,或肥胖浮腫,舌苔淡白。
2、脾陽虛:大便溏稀,納少腹脹,腹痛綿綿,喜溫喜暗,行寒氣怯,四肢不溫,面目無華或浮腫,小便短少或白帶多而清晰色白,舌苔白滑。
3、中氣下陷:如久瀉、脫肛、子宮脫垂等。
4、脾不統血:多見於慢性出血的病證,如月經過多、崩漏、便血、衄血、皮下出血等。
除出血外,必兼見脾氣虛弱的一些症状。
病因脾在五行中屬土,在五臟陰陽中屬陰中之至陰。
脾主運化,統血,升清,輸布水谷精微,為「氣血生化之源」。
人體出生後,各臟腑組織器官皆依賴脾所化生的水谷精微以濡養,故稱脾為「後天之本」。
其與胃、肉、唇、口等構成脾系統。
素體脾虛或飲食不節、情志因素、勞逸失調,藥、食損脾或慢性腎病患者濕邪久居,損傷脾氣等原因引起脾的功能虛衰、生化之源不足。
脾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幾乎所有的胃腸道疾病都可出現或伴有脾虛。
1、脾氣虛:多因飲食不節,或勞倦過度,或憂思日久,損傷脾土,或抵抗力不足,素體虛弱。
2、脾陽虛:多因脾氣虛衰進一步發展而成,也可因飲食失調,過食生冷,或因寒涼藥物太過,損傷脾陽,或腎陽不足,命門火衰,火不生土而致。
3、中氣下陷:中氣亦指脾氣。
脾氣上升,將水谷精微之氣上輸於肺,以榮養其他臟腑,若脾虛中氣下陷,可出現久瀉、脫肛、子宮脫垂等症。
4、脾不統血:脾氣虛弱,不能攝血,則血不循經。
西醫認為,脾虛的原因例如中老年,牙齒鬆動、脫落,味覺減退;胃腸道平滑肌開始萎縮,彈性減低,蠕動變慢,食物在胃腸道中行進(消化)速度減慢,易於滯留;同時,胃腸道內的表面的枯膜逐漸變薄,消化腺也逐漸萎縮,消化液分泌減少,對食物的分解能力降低。
由於這些生理的變化,就造成了中老年人的脾胃逐漸衰弱,消化功能下降,從而發生了上述的種種不適。
診斷脾虛屬臟腑辨證中常見之證型。
主要指脾氣、脾陽或脾陰不足所呈現之各種症候。
《脈經》卷二:「脾虛,……病苦泄注,腹滿,氣逆,霍亂,嘔吐,黃疸,心煩不得臥,腸鳴。
」一說「脾氣……若虛則生寒,令人心腹脹滿,水谷不消,噫氣吞酸,食輒嘔吐,霍亂泄利,四肢沉重,多思氣結,惡聞人聲」(見《聖濟總錄》卷四十四)。
鄒澍《本草經疏》歸納「脾虛十二證,飲食勞倦,傷脾發熱,飲食不消化,屬脾氣虛;傷食必惡食,停食,為恣飲湯水或冷茶、冷酒所致。
水腫屬脾氣虛,兼脾陰虛;噎膈屬氣血兩虛,由於血液衰少,而非痰氣壅逆所成。
脾虛屬氣虛,健忘屬氣血兩虛,倦怠、嗜臥屬脾氣不足。
脾虛腹痛,按之則止,屬血虛;痞氣,屬脾氣虛及氣鬱所致。
」從臨床現實分析,脾虛中又以脾氣虛、脾陽虛更為常見,每有腹脹、痞滿、消瘦、肢乏、泄瀉(或大便先硬後溏,亦有表現為脾虛便秘者)、食減、水腫等症。
辨證治療脾虛嘔吐【症見】飲食稍有不慎即易嘔吐,時作時止,胃納不佳,食入難化,脘腹痞悶,口淡不渴,面白少華,倦怠乏力,舌質淡,苔薄白
出《素問.臟氣法時論》。
①泛指脾之陰陽、氣血不足的各種病證。
多因飲食失調、寒溫不適、憂思、勞倦過度或久病傷脾所致。
症見消瘦面黃、四肢乏力、納減、食不消化、腹痛、腸鳴、便溏或泄瀉、浮腫、便血、崩漏等。
治以健脾為大法。
②同脾氣虛。
詳該條。
脾虛,中醫術語。
泛指因脾氣虛損引起的一系列脾生理功能失常的病理現象及病證。
包括脾氣虛、脾陽虛、中氣下陷、脾不統血等證型。
多因飲食失調.勞逸失度,或久病體虛所引起。
脾有運化食物中的營養物質和輸布水液以及統攝血液等作用。
脾虛則運化失常,並可出現營養障礙,水液失於布散而生濕釀痰,或發生失血等症。
目錄1臨床症状2病因3診斷4辨證治療4.1脾虛嘔吐4.2脾虛泄瀉4.3脾虛水腫4.4脾虛出血4.5脾虛帶下4.6脾虛經閉4.7脾虛多涎4.8脾虛生風4.9脾虛如球5食療保健5.1脾虛證的宜忌食物5.2食療臨床症状中醫脾虛症是指中醫所稱之脾臟虛弱而引起的病症,其病情雖較繁雜,主要有嘔吐、泄瀉、水腫、出血、經閉、帶下、四肢逆冷、小兒多涎等。
1、脾氣虛:腹脹納少,食後脹甚,肢體倦怠,神疲乏力,少言懶語,形體消瘦,或肥胖浮腫,舌苔淡白。
2、脾陽虛:大便溏稀,納少腹脹,腹痛綿綿,喜溫喜暗,行寒氣怯,四肢不溫,面目無華或浮腫,小便短少或白帶多而清晰色白,舌苔白滑。
3、中氣下陷:如久瀉、脫肛、子宮脫垂等。
4、脾不統血:多見於慢性出血的病證,如月經過多、崩漏、便血、衄血、皮下出血等。
除出血外,必兼見脾氣虛弱的一些症状。
病因脾在五行中屬土,在五臟陰陽中屬陰中之至陰。
脾主運化,統血,升清,輸布水谷精微,為「氣血生化之源」。
人體出生後,各臟腑組織器官皆依賴脾所化生的水谷精微以濡養,故稱脾為「後天之本」。
其與胃、肉、唇、口等構成脾系統。
素體脾虛或飲食不節、情志因素、勞逸失調,藥、食損脾或慢性腎病患者濕邪久居,損傷脾氣等原因引起脾的功能虛衰、生化之源不足。
脾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幾乎所有的胃腸道疾病都可出現或伴有脾虛。
1、脾氣虛:多因飲食不節,或勞倦過度,或憂思日久,損傷脾土,或抵抗力不足,素體虛弱。
2、脾陽虛:多因脾氣虛衰進一步發展而成,也可因飲食失調,過食生冷,或因寒涼藥物太過,損傷脾陽,或腎陽不足,命門火衰,火不生土而致。
3、中氣下陷:中氣亦指脾氣。
脾氣上升,將水谷精微之氣上輸於肺,以榮養其他臟腑,若脾虛中氣下陷,可出現久瀉、脫肛、子宮脫垂等症。
4、脾不統血:脾氣虛弱,不能攝血,則血不循經。
西醫認為,脾虛的原因例如中老年,牙齒鬆動、脫落,味覺減退;胃腸道平滑肌開始萎縮,彈性減低,蠕動變慢,食物在胃腸道中行進(消化)速度減慢,易於滯留;同時,胃腸道內的表面的枯膜逐漸變薄,消化腺也逐漸萎縮,消化液分泌減少,對食物的分解能力降低。
由於這些生理的變化,就造成了中老年人的脾胃逐漸衰弱,消化功能下降,從而發生了上述的種種不適。
診斷脾虛屬臟腑辨證中常見之證型。
主要指脾氣、脾陽或脾陰不足所呈現之各種症候。
《脈經》卷二:「脾虛,……病苦泄注,腹滿,氣逆,霍亂,嘔吐,黃疸,心煩不得臥,腸鳴。
」一說「脾氣……若虛則生寒,令人心腹脹滿,水谷不消,噫氣吞酸,食輒嘔吐,霍亂泄利,四肢沉重,多思氣結,惡聞人聲」(見《聖濟總錄》卷四十四)。
鄒澍《本草經疏》歸納「脾虛十二證,飲食勞倦,傷脾發熱,飲食不消化,屬脾氣虛;傷食必惡食,停食,為恣飲湯水或冷茶、冷酒所致。
水腫屬脾氣虛,兼脾陰虛;噎膈屬氣血兩虛,由於血液衰少,而非痰氣壅逆所成。
脾虛屬氣虛,健忘屬氣血兩虛,倦怠、嗜臥屬脾氣不足。
脾虛腹痛,按之則止,屬血虛;痞氣,屬脾氣虛及氣鬱所致。
」從臨床現實分析,脾虛中又以脾氣虛、脾陽虛更為常見,每有腹脹、痞滿、消瘦、肢乏、泄瀉(或大便先硬後溏,亦有表現為脾虛便秘者)、食減、水腫等症。
辨證治療脾虛嘔吐【症見】飲食稍有不慎即易嘔吐,時作時止,胃納不佳,食入難化,脘腹痞悶,口淡不渴,面白少華,倦怠乏力,舌質淡,苔薄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