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這堂課:心理學家臥底醫療現場的26個思索 | 維持健康的好方法 - 2024年11月

生命這堂課:心理學家臥底醫療現場的26個思索

作者:陳永儀
出版社:三采
出版日期:2018年03月02日
ISBN:9789863429548
語言:繁體中文
售價:253元

★臺灣首部生死心理學權威作品★

生命中有許多猝不及防的變數──
當摯親驟逝、噩耗突襲、病痛纏身,
那些我們用盡一生追求的目標,是否還有意義?

  /心理博士帶你深入醫病現場,為你療心靈的傷。/
  26個觸動人心的真實故事,
  這些看似與你我日常無關的衝擊,
  讓我們在最深的絕望中,看見生命應有的重量。
 
  臺灣第一位曾身為「關懷師」和「緊急救護員」的心理學教授──陳永儀,
  帶你在醫院、在緊急救護現場,看見那些生命中突至的交會路口,
  人性、創傷、死亡,毫不留情地撲面而來,令人措手不及。
  在這裡,即使只經歷短短時間,也能讓人們對生命做深刻反思,
  短時間內,明瞭了生命的脆弱,與強韌。
 
  在人們面臨噩耗與變故時,她陪伴、支持著搖搖欲墜的心靈,
  無論是在急診面臨年輕家人突然被殺死的崩潰家屬、
  或是明知該讓臨終親人安心走,卻放不了手的兒女、
  抑或歡喜期待新生命、卻迎來八月死胎的父母親,
  又或是表面看來開朗、卻隱藏孩時性侵陰影的女孩……
 
  她在現場,目睹發生的一切,用心理學的角度給予協助,
  用真實的筆觸和故事,告訴我們,真實人生往往比小說還離奇,
  反思在生命面對撞擊的那刻,
  我們需要的是什麼,該在乎的是什麼……

本書特色

  /比小說還震撼的真實故事,改變我們對生命的深刻認知。/

  我們每天遇到的人,有多少是躲在他們的笑容、或是「我很好」的說法後面?
  或許,他們正背負著長期的創傷。
  ──〈神的代理人〉

  沒有人能確切的了解另一個人真正的感受,即使他有過類似的經驗。
  我學會了即便不是無言以對的時候,也可以選擇寡言。
  每個人都需要一些自由說話的空間,可以被傾聽的空間。
  ──〈傾聽〉

  「你知道活一百多歲是什麼感覺嗎?
  當你不再覺得跟這個世界有關。當可以跟你說話的朋友,伴侶都不在了。當生活中沒有任何事情可以讓你有興趣。
  我對我過去的人生很滿意,但現在想去他們去的地方。我對這個世界,毫無留戀。我想走了。我,累了。」
  剎那間,我似乎感受到那疲憊的沉重,那厭倦的無奈。他累了,不行嗎?
  ──〈我想搬家了,不行嗎?〉

  很多困難決定的答案往往不須費心搜尋,我們需要的常常只是一些空間,「答案」就自然浮現了。
  ──〈何時才算做好道別的準備?〉

  用一點心,帶著善意,再加上大量的練習,我們都可能成為一個更好的傾聽者,照顧者,和愛人。
  ──〈在場〉

  在人生陷落時,看見生命中最重要的事,
  陪自己與重要他人一起走過命運的十字路口。

反思推薦(按姓氏筆畫排序)

  臺大醫學院教授、立法委員  邱泰源
  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  洪蘭
  推動善生善終理念的醫師  陳秀丹
  立法院榮譽顧問、病人自主研究中心執行長  楊玉欣
  熱血消防員  蔡宗翰
  中原大學心理系教授  鄭谷苑
 
  「當目睹一個個生命從懸崖墜落的瞬間,你是否承受得住海嘯般的情緒衝擊?」──熱血消防員  蔡宗翰
 
  「面對生命的無常,唯有『愛』能夠陪伴我們跨越苦痛。」──立法院榮譽顧問、病人自主研究中心執行長  楊玉欣
 

作者簡介

陳永儀
 
  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心理學教授

  1970年生於台北,美國杜克大學醫學中心博士後研究、美國羅格斯大學健康心理學博士、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組織心理學碩士、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心理系學士。曾榮獲美國羅格斯大學最佳教師獎、國立中央大學教學優良獎、美國國防部司令級教學服務獎、美國心理學協會論文研究獎。
 
  經歷:
  ‧臺灣國立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心理學教授
  ‧臺灣IC之音《心理學不學》廣播節目主持人
  ‧紐約執業心理醫師
  ‧美國西點軍校行為科學及心理系教授
  ‧美國紐約市立大學社會科學系心理學教授
  ‧美商花旗銀行《紐約總行》國際人力資源部經理
 
  她的興趣並不局限於心理學領域。在受訓取得證照後,擔任紐約市緊急救護技術員,以及一級創傷醫院的關懷師,並持有開鎖、調酒和進階潛水的證照,還擔任過Uber駕駛。所有這些經歷,帶給了陳永儀不同觀察人類行為的角度,不斷啟發她對心理學在人們日常生活應用的興趣與靈感。
 
 

推薦序/病房內的另一個世界──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  洪蘭
推薦序/我們的選擇,決定了生命的價值──中原大學心理系教授  鄭谷苑
作者序/聆聽──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心理學教授  陳永儀
 
Chapter 1  當愛與死亡交會
作為一個關懷師,我對醫療團隊來說是個外人。
作為一個心理系研究生,我是關懷師團隊的外人。
然而,就因為是一個雙重局外人,
讓我能很幸運的一窺,與我命運交會的眾多其他人生道路。
 
✢故事,從這裡開始
✢神的代理人
✢傾聽
✢你聽得見嗎?
✢何時才算做好道別的準備?
✢囚犯之心
✢急救代碼
✢十三號星期五的夜晚
✢大結局
✢我能說什麼?
✢早殤
✢結婚證書
✢什麼是關懷師?
✢一名偵探
✢觀察員
 
Chapter 2 生與死的人生快照
身為緊急救護技術員,
常常直接面對患者最不為人知的一面。
不論是家庭糾紛、身心失控、病痛、創傷、意外,
從每一次任務的背後,
讓我看到了生命真實的另一面。
 
✢緊急救援
✢胸口上的刺青
✢母親
✢我想搬家了,不行嗎?
✢父母心
✢相愛容易,相處難
✢一顆子彈
✢親密敵人
✢霸凌
✢對不起
✢偏見
 
後記/在場
 

推薦序

病房內的另一個世界
──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  洪蘭

  這是一本很好看的書,裡面的經驗是我們大多數人沒有的。

  我父親在九十年代做過心臟繞道手術,使我看這本書時,特別感到興趣。當時我父親八十六歲,因心臟功能不好,肺部積水,呼吸困難,所以決定去開刀。台灣的醫生評估成功率只有百分之十,因此沒人敢開,幸好最後找到美國史丹佛醫學院的一位醫生願意動刀。

  我知道開心臟要降體溫(開心降到三十二度,開腦降到二十八度),卻不知道是把整桶冰塊倒進胸腔,當父親從開刀房推出來時,我母親衝上前去握我父親的手,一摸是冰的,我母親就先昏倒了。如果當年有這本書,我母親就不會送急診室了。

  醫院病房真的是另外一個世界,裡面每一分鐘都在上演生離死別,我不知作者竟有這麼大的膽子,一個人敢在醫院裡過夜。當年我妹妹保送台大,她要念醫,我母親想到每天看生死、半夜值班,搞不好還要去太平間,就堅決不肯,她只好去念化學。其實人生就像作者說的,躺在醫院的病床上,再怎麼不甘願,都得放下,既然如此,何不早一點放下?

  說起來我會認識作者也是一個緣份。二OO一年,劉兆漢校長來找我去中央大學成立認知神經科學所,因為腦科學已成為顯學,美國的布希總統甚至說「這是腦的十年」,但是台灣還沒有任何一個研究認知神經科學的系所。我就從陽明大學的神經研究所借調到中央大學去籌備。新所最難找的是臨床神經心理學的師資,我碰到人就問:你有好的臨床神經心理的人嗎?他願意回台來教書嗎?第二個問題很重要,因為台灣教授薪水是平頭主義,不像美國,做得好薪水高。

  我找了大約十年才找到陳教授,她當時是因為父母年紀大,所以放掉美國的教職,回台灣來陪伴他們。我一聽「孝女」,這品格是沒話說的,再跟她一談,就知道她是我要找的人。但是好的人才大家都要搶,我最後搶贏了台大,把永儀聘到我的所來教書,她果然是非常好的老師。現在回想起來,這應該算是我為中大學生做的一件功德。

  這本書是她過去在美國經驗的回憶。看完後,我覺得我不但為中央大學做了件好事,也為台灣的讀者做了一件好事:說服一個好的學者回台灣,再讓她寫一本好的書出來饗讀者,這是一件大功德,不是嗎?

推薦序

我們的選擇,決定了生命的價值
──中原大學心理系教授  鄭谷苑
 
  英語俗諺說,在這個世界上,我們唯一能確定的事,只有死亡和納稅。是的,人生在世,生老病死是每個人都要走的路。之前和朋友聊天,他說「如果我死了……」,我回說「不是『如果』,是『何時』吧」。在抽象的、概念的層次上,沒有人不知道,死亡是人生必然的終點,甚至也能拿它來開玩笑。但是在真實生活中,當心愛的人,甚至是自己,要面對病痛或死亡時,這門課就沒有那麼容易了。

  陳永儀在《生命這堂課》中,與讀者分享她擔任醫院關懷師,以及緊急救護技術員工作時的寶貴經驗。這些可能很極端、可能很離譜、或許讓人感動,甚至哀嘆的人生故事,在在令人動容,讓人深思。

  在關懷師的篇章中,〈你聽得見嗎?〉這一篇看似平凡,不就是一位需要插管的老先生,不斷想要把管子拔出來嗎,而醫護人員「為他好」一定要強迫他。仔細想想,如果我們是他,在醫院醒來身上插著管子,是如何的驚嚇,如何的不適呀。強迫的好意,不如設身處地的理解。〈我能說什麼?〉是我個人受益很多的一篇。椎心刺骨的傷痛,其實很難用什麼話語來安慰。尤其在台灣的文化中,這方面的理解和尊重,是我們非常缺乏的。〈觀察員〉是我很愛的一篇。四個「不自量力」的老太太,呈現出最美麗的友情。

  作為急救人員,〈父母心〉讓人又好氣又好笑。但是裡面讓我細細品味的,是「放手」的重要。這樣環境富裕而又緊張兮兮的媽媽,可能令孩子窒息、心情緊繃,甚至剝奪孩子成長的權利。這樣的愛,可能不是所有的孩子消受得起的。在〈親密敵人〉中談到,家暴往往最令人有無力感。二十四歲的年輕太太因為預料到會有家暴,居然裝病。我在想,她撥打一一九的時候,心裡是如何的害怕?在〈霸凌〉裡提及,霸凌往往發生在權力不對等的情況下。這個故事的主角是被霸凌者。因為想要成為強者,脫離被霸凌,差點賠上自己的命。被霸凌已經是弱勢,要靠自己的力量來反抗,基本上難度很高。你和我,周圍的人的出聲出力,才能反霸凌。

  這本書的故事,是人面對不同考驗。可能是身體的病痛、情感的打擊,或是生死的抉擇。永儀這本書中的主角,或多或少都是無助的(需要長期住院,或面對生死一線的緊急狀況),需要關懷師或急救人員的協助。但又或許,雖然面對無助的情況,人還是有一定的自主權和選擇權。其實,我們是什麼樣的人,正是由非常的狀況下,我們所表現出來的行為來決定的。

  要了解生,也許要先了解死。生命的可貴與價值,正在於它必將以死亡為終點。《生命這堂課》提醒我們,在這有限的時間中,在無助或困頓的情況下,我們做出什麼選擇,不但決定了我們生命的價值,也影響和我們最接近、最親愛的人。

作者序

聆聽
 
  你注意到了嗎?

  每一天,在我們身邊,可聽到許多不同的對話。

  每一段對話中,反映著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其背後,都有著許多不同的人生故事。

  對人的好奇,以及人與人之間各種關係發展的方式,不同生命經歷的體會──吸引我進入了心理學的領域。

  一轉眼,這條路已走了二十多年! 心理學的範疇很廣,雖然我主要研究的主題是壓力與情緒,卻亦樂於學習與應用在任何有機會接觸到的層面:社會、臨床、犯罪、健康、人格、認知神經、工商組織……無論是哪一種心理學,跨領域,還是鑽研特定的主題,都是一個以「人」為單位、為核心,所發展和延伸而出的領域。身為群居的動物,人──要如何在群眾中保有自我,在重要關係中放下自我,甚至妥協犧牲,是一個不斷從經驗中的學習和演練過程。

  這本書第一部份是我在做關懷師時的經歷。那是我在美國唸心理研究所期間,在學習科學的研究中,見到人在病痛或面臨死別時心靈上的需求,雖很難用科學的方式來描述分析,卻是如此地真實。

  科學對人類的貢獻當然不在話下,也仍持續不斷地在進步,但「人」卻是無限的複雜,讓我們在運用科學,或其他工具試圖了解「人」的過程中,同時也了解到自己的渺小與不足,這是一個讓人謙卑的過程。

  關懷師的經歷原本是以英文所寫,在美國不同的大學成為「生死學」的輔助教科書。回台後有幸得好友──中原大學心理學系鄭谷苑教授,當時她身兼系主任,在百忙中願意友情相助,將其譯成中文,得以在台灣出版。

  本書的第二部,是我在美國紐約當緊急救護技術員時的一些經歷。那時我已做完博士後研究員,開始了正式的大學教職生涯。

  我從小就對醫學好奇,卻礙於對生物、化學,這些唸醫不能不學的科目,完全無法學習……後來我想清楚了:自己所要的,不一定是要當醫生,而是想對這方面多一些了解。再說條條大路通羅馬,只要釐清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把這願望放心裡,相信總有可能達到的一天。因此,就在我授課的大學內,我與其他高中畢業的孩子們,一同報名,申請急救訓練的專科學位。

  那時,除了教學、研究兼行政職外,每週就硬撥兩至三天晚上去上課,幾乎從未缺課!有興趣的事,做起來並不感到辛苦!得到了許多寶貴的經驗、人生的歷練。

  每一個人生命中都有屬於自己要學的功課,那也是只有你才能面對的挑戰。世界上不可能有兩個同樣的生命歷程,也不可能有兩個具有相同意義的挑戰。更沒有人能完全了解到你的感受。但是,如果我們在生活中願意不時地放慢腳步、聆聽、觀察,感受一下周遭的人、事、物,或許,可以有不同的體會,得到一些啟示與鼓勵;或許,我們會發現: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沒有那麼遙遠,我們與身邊的人,相似的地方多於分歧的地方;或許,不論相識與否,同行於這條路上,我們是有伴的。

  本書中所呈現的皆為真實故事。

  為了維護當事人的隱私,能夠辨識出當事人身分的細節,或有被刪除或更改,但在描述事件本身時,都盡量與事實相符。無論是在急救現場、醫院、實驗室、課堂上,或是在心理諮商室的診間裡,我都感到很幸運,能夠加入這以「人」為重心的行列,見證這些事件在平凡人生活中,所引發出非凡的感受與體驗來與你分享。

  這些發生在你我周圍的對話,你──聽到了嗎?

胸口上的刺青 ──在身上用刺青寫DNR,是不具法律效力的,但這是患者最清楚的願望和最堅定的懇求。 凌晨一點四十分。在救護車上待命的我們接到無線電的呼叫:「七十七歲男性,心臟驟停……」心臟驟停(Cardiac Arrest),是最緊急、也是優先順序最高的醫療緊急事件。因為心臟係負責將血液輸送到全身的器官。人體內的各個器官在沒有持續氧氣供應的情況下,可以存活的時間長短不一:若沒有氧氣供應,腎臟和肝臟細胞約十五到二十分鐘後會步入死亡;骨骼肌大約是六十到九十分鐘的時間;血管內壁裡的血管平滑肌,則可以在二十四到七十二小時內仍然存活。人的腦細胞最為脆弱,在心跳停止後四到六分鐘就會死亡,十分鐘後就會腦死。因此,這時候救護車必須啟動警示燈與警笛,盡可能在第一時間到達現場。 凌晨的紐約市有許多地方雖是燈火通明,交通卻沒有白天來得擁擠。 救護車按址急駛至事發地點,幾分鐘內就到了一棟看起來有點老舊的公寓大門口。我們迅速地拉了擔架,帶了電擊器和其他基本配備,直往患者家中去。 大門開著,一名中年男子在門口焦急地張望,一看到救護員就立刻帶領我們經由大門,穿過客廳,進入臥房的浴室。我們看到倒臥在浴室地上的老先生,似乎沒有呼吸和心跳。當我用隨身攜帶的剪刀剪開他的上衣準備電擊時,赫然看到老先生的胸口上大大的刺青,刺著:Do Not Resuscitate(不施行心肺復甦術)! Do Not Resuscitate,簡稱DNR,通常是指病人或法定的家人所簽署的一份同意書,同意當病人臨終、瀕臨死亡或沒有生命跡象時,不施予心肺復甦術,也就是不急救。 這是一份需要本人、見證人及公證人共同簽署,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通常,在事先有準備的情況下,醫療人員與病人及家屬會針對是否要急救的議題進行討論。如果病人和家屬有共識,希望在上述情況時不要急救,即可以簽同意書。原始文件會由病人或家屬保管,醫療機構也會留一份影本存檔。但是,在緊急醫療事件中,除非當場看到具有法律效力的DNR文件,否則緊急救護員還是以搶救為優先。 我當下很確定,在身上用刺青寫的DNR,是不具法律效力的,但是……面對這麼清楚的訊息,是患者的願望和堅定的懇求,也是希望在他無法親自傳達此一訊息的重要時刻,用洗不掉的刺青寫在急救時不可能看不到的胸前,來明確表明他的意願。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