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練專注力的科學.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以下類似的經歷:我們 ... | 專注力訓練

GetstartedOpeninappDadaH55FollowersAboutSigninGetstarted55FollowersAboutGetstartedOpeninapp訓練專注力的科學DadaHJul25,2019·9minread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以下類似的經歷:在書桌前坐下,下定決心要在今天結束前專心地把一篇作業寫完,但才寫了一兩行字心就開始神遊,把自己最近發生的事情一件一件拿出來想,或者開始規劃未來的行程—晚上要跟誰吃飯,週末要到哪裡去玩,不然就是拿出手機漫無目的地滑阿滑,看著臉書一則又一則無關緊要的貼文,或是在Youtube隨意瀏覽無窮無盡的短影片。

忽然間瞄了一下手錶,天阿!時間已被消磨掉了那麼多,這時才繃緊神經,開始全神貫注在作業上。

從小開始,我們就被教導要心無旁騖地做一件事情,我們才有可能獲得卓越的成就。

這是件聽起來合情合理,但為何我們就是很難去達成?很多人開始批判自己或責怪自己,認為那些成功人士的心性本質一定與我們的不同,但其實心愛遊蕩這個毛病,是我們天生就具有的特性,而且我們心神遊蕩是如此的頻繁—哈佛心理學家MatthewA.Killingsworth觀察一萬五千名成人每日的作息發現,有47%的時間他們沒有專注在手頭上的事情。

該研究指出:『一個喜愛遊蕩的心是一顆不快樂的心』。

因為當人們胡思亂想的時候,通常想到的是不開心的事情,例如擔憂、焦慮和讓我們感到後悔的事情。

(參考資料一)這完全呼應到古老的諺語『活在當下』的重要性。

許多洞察人心的老師深知人們愛做白日夢的這個特性,因而發展出許多可以訓練專注力的方法來對治,而現代腦科學家也發現我們的大腦有可塑性,透過經常性的鍛鍊,能夠使本來不相連的大腦區域發生聯繫,來開發出許多能力,專注力就是其中之一。

在之前的文章裡面有提及,透過觀察呼吸的練習,我們可以培養許多的能力,而最先被開發出來的就是我們的專注力。

而專注力是如何被訓練出來呢?在觀察練習呼吸的時候,我們閉上眼睛,身體靜止不動,並把全部的注意力放在呼吸的進出上。

觀察了一陣子之後,我們的心念遊蕩了起來,開始想東想西,過了好一會我們才發現自己把呼吸忘了,這時候再把注意力拉回來到呼吸上,然後繼續保持對自然呼吸進出的覺知。

這個情況會在練習中不斷地發生(除非你睡著了XD)。

(圖一)圖一:練習觀察呼吸的心路歷程一旦開始這樣練習,絕大多數的人會發現,我們的心是多麼不受控制,心神遊蕩的狀況會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現,有些人甚至覺得自己連這麼簡單的事情都做不好,而感到挫折或灰心。

心神遊蕩時的大腦運作然而,只要我們試圖去了解我們大腦的運作方式,就不會去責怪自己為何做不到這個看似簡單其實很難的工作。

美國維吉尼雅大學的腦神經科學家WendyHasemkamp就針對了觀息法專注力訓練做實驗,並找長期練習觀息法的人來做實驗對象,找出了在練習時大腦的運作過程。

首先,我們大腦中有一個神經網絡,稱作預設模式網路(DefaultModeNetwork),當我們在休息的時候它就開始運作。

而許多研究報告指出,當這個預設模式網路運作的時候,我們就開始心神遊蕩,開始想東想西,大多是在想關於自己的事件(參考資料二)。

在練習觀息法的過程中,每當我們發現自己在心神遊蕩時,負責察覺和偵測事件的腦區(dACC)就啟動了,這時預設模式網路就會被關掉,我們不再胡思亂想。

而當我們將注意力從念頭拉回到呼吸上,負責執行控制的腦區(lateralPFCandlateralinferiorparietalcortex)就啟動了,讓我們將注意力從原來的目標轉移到新的目標上(從念頭轉到呼吸)。

而當我們將注意力持續停留在呼吸上,負責持續專注的腦區(dlPFC)就被啟動,它的作用就是讓我們維持我們的注意力在一個特定的目標上。

過不久後,預設模式腦區又啟動了(無限迴圈)。

圖二:觀察呼吸的專注力練習的大腦運作過程理解了大腦運作的過程,我們練習觀察呼吸的要點,就不用著重於把這個煩人的預設模式網路關掉,讓我們免於心神遊蕩的干擾,我們是可以透過『練習覺察到自己的心神遊蕩,再把注意力拉回到呼吸上,並延長我們注意力』的這個過程,來訓練和強化我們覺察力和專注力。

打個比方,當我們上健身房舉啞鈴時,我們會舉讓我們感到沈重的啞鈴,藉以訓練我們手臂的肌肉。

如果我們舉很輕的重量,則身體肌肉沒有受到刺激,就達不到訓練的效果。

等到身體適應了這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