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式撞球 | 英式撞球 規則

英式撞球的色球順序:斯諾克共用球22個,其中15個紅球,6個綵球(黑、粉、藍、​棕、綠、黃各1個)和1個白球。

擊球的每一方必須先打入一個紅球,然後任選一個 ...英式撞球又包括英式比例撞球和斯諾克撞球兩大類。

主要流行於英國和歐洲大陸。

英式比例撞球又稱為三球落袋式撞球,屬基礎類型的撞球,是世界上正式撞球比賽項目之一。

英式比例撞球出現較早,要求具有較全面的技術打法,目前,世界許多著名斯諾克撞球運動員,比例式撞球的基本功都相當紮實。

而英式撞球的另一個種類斯諾克撞球更是為世界流行的主流撞球項目之一。

英式撞球英式撞球又包括英式比例撞球和斯諾克撞球兩大類。

主要流行於英國和歐洲大陸。

英式比例撞球又稱為三球落袋式撞球,屬基礎類型的撞球,是世界上正式撞球比賽項目之一。

英式比例撞球出現較早,要求具有較全面的技術打法,目前,世界許多著名斯諾克撞球運動員,比例式撞球的基本功都相當紮實。

而英式撞球的另一個種類斯諾克撞球更是為世界流行的主流撞球項目之一。

英式撞球-基本信息英式撞球英文「斯諾克」的含義為障礙之意,是從英文「snooker」音譯而得名。

斯諾克撞球不僅自己可以擊球入袋得分,也可以有意識地打出讓對方無法施展技術的障礙球,從而使對方受阻挨罰。

因此,斯諾克撞球競爭激烈,趣味無窮,也是世界撞球大賽的項目。

英式撞球的色球順序:斯諾克共用球22個,其中15個紅球,6個綵球(黑、粉、藍、棕、綠、黃各1個)和1個白球。

擊球的每一方必須先打入一個紅球,然後任選一個有利的綵球打。

打入綵球后,需將綵球取出重新擺回其自己的原位點上(即開球前,其所在的位置上)。

接著,再打紅球,打綵球,如此反覆,直到所有紅球入袋。

之後,就必須按照一定順序打綵球。

就是說,先打黃球,再打綠球、棕球、藍球、粉球和黑球。

打入一個紅球得1分(又可稱「1度」),打入一次黃球得2分,綠球得3分,棕球得4分,藍球得5分,粉球得6分,黑球得7分。

因此,雙方都會盡最大努力,多將黑球打入袋內。

在打紅球時,如果白球未能碰到任何紅球,則要罰4分;如果誤碰了綵球,則按照該綵球的分數罰分,但是最少都要罰4分。

就是說,如果碰到了黑球罰7分,碰到了黃球罰4分。

同樣,在打綵球時,如果未能打到要打的綵球,則按照此綵球的分數罰分;如果誤撞了更高分的綵球,按照高分罰分,最少都要罰4分。

因此在進了紅球后,打綵球前,理論上,打球方都要先聲明他將要打哪個綵球。

而實踐上,如果要打的綵球很明顯看得出,則無須聲明,但是如果不明顯,則一定要聲明,否則自動罰7分。

如果誤將白球擊入袋,最少罰4分,或者按照白球進袋前最先碰到的更高分數球罰分。

如果白球入袋,接著打的一方可將白球擺在開球區的任何位置擊球。

罰分不從受罰方的分中扣減,而是加入對方的得分中。

正因為還可以通過雙方的失誤而得分,所以場上一方如果覺得自己沒有進球機會,則會試圖製做「斯諾克」。

所謂「斯諾克」,就是造成這樣的一個局面,使接著打的一方無法直接打到要打的球,而不得不採取反彈或弧線等高難度球,因而很容易失誤而導致罰分。

英式撞球-歷史起源英式撞球雖然撞球運動的歷史可以上溯到15世紀,但斯諾克的發明則相對晚了許多。

關於斯諾克的起源,一個比較可信的說法是:在19世紀晚期,撞球運動風行於駐紮在印度的英國軍隊中,當時流行的玩法是黑球入袋(BlackPool)。

這種玩法用1個白球,15個紅球和1個黑球。

1875年的一天,駐紮在印度賈巴爾普爾(Jubbulpore)的英國陸軍上校內維爾·張伯倫(NevilleChamberlain)和他的戰友們覺得這種玩法過於簡單、乏味,便決定增加黃色、綠色和粉色3個綵球上去。

不久,又嫌不夠,再加上了棕色和藍色球。

這種新玩法很快流行開來,從而導致了斯諾克撞球的誕生。

而斯諾克一詞則是當時英國軍隊中對軍校一年級新生的流行叫法。

這使得斯諾克被這些軍人們用來稱呼這種新玩法的初學者,最終則成為了這項運動的名稱。

1885年,當時的英國英式撞球冠軍約翰·羅伯特(JohnRoberts)在印度旅行時見到了張伯倫並從他那裡知道了斯諾克這種新玩法。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