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醫館/慢性腹瀉,要緊嗎? | 每天拉肚子一次

排便的問題形形色色,有些病人一來就說自己常腹瀉、拉肚子,仔細 ... 一般來說,​一天排便從3次到3天一次,都在可接受範圍,但有些人就算在 ...好心肝會刊肝病資訊第87期出刊日:2019-07-15返回上一層生活醫館/慢性腹瀉,要緊嗎?諮詢╱翁昭旼(好心肝門診中心特聘肝膽腸胃科教授、臺大醫院內科部兼任主治醫師、前臺大醫學系教授)撰稿╱黃靜宜 剛大學畢業的阿雄進入旅遊業沒多久,他很享受當領隊帶著隊友到處遊玩的生活,唯獨一事很困擾他,就是他的排便時間經常「不按牌理出牌」,有時集合時間快到了,突然一陣便意襲來,而且一天不只大一次,常常是稀便或軟便。

不得已求助醫師,還好檢查後他的腸胃並沒有嚴重疾病問題,醫師開立藥物,協助他調整排便頻率。

排便的問題形形色色,有些病人一來就說自己常腹瀉、拉肚子,仔細問診後發現,病人只是不滿意排便的次數,或是便便的「樣子」,或者兩者都不滿意。

 排便次數、形狀常因人而異以次數來講,一天排便幾次才算正常,事實上並沒有很嚴謹的定義。

一般來說,一天排便從3次到3天一次,都在可接受範圍,但有些人就算在這個範圍內,還是不滿意,這就要依照個案情形來釐清。

 例如,有些人會因為一天排便3次而不滿意,問題出在他無法在固定時間或可預期的時間排便,造成生活上的困擾。

例如出遊時大家都已經坐在遊覽車上準備出發了,就因為他又想上廁所而全車等他一人,而如果職業是旅行社領隊,更會因此影響工作。

有些人則認為糞便一定要成形,顏色要土黃色,若不是這樣,就認為自己腹瀉。

 所以每個人自認為的腹瀉,實際情況仍有所不同,醫師除了要先釐清病人的大便是否能夠控制、糞便的狀態、排便次數之外,還要參考其他訊息,包括:覺得常腹瀉是最近才開始?還是長期、幾年來都這樣?有沒有體重改變?排便前有沒有肚子絞痛?大便有無帶血?等等。

重點在於,當病人覺得自己腹瀉,醫師要診斷是不是屬於正常排便的各種面貌其中之一,還是真的有疾病問題。

 四週以上稱慢性腹瀉腹瀉可依照時間分為急性及慢性,若是飲食不潔吃壞肚子造成的腹瀉,通常一到兩天以內會恢復。

若是像輪狀病毒、諾羅病毒及腺病毒等引起的病毒性腸胃炎,也常有腹瀉症狀,也多半兩週內緩解,這些就屬於急性。

持續性腹瀉則是指兩週到四週內緩解之腹瀉。

而慢性腹瀉雖然沒有嚴格定義,但至少持續四週以上才算。

 慢性腹瀉可能病因若是慢性腹瀉,需要查明的疾病不少。

可能原因如下: 大腸激躁症有些病人抱怨有慢性腹瀉困擾,且常常是在緊張時,或是剛吃完飯,就會想上廁所,嚴重的話有些人因此不敢跟團去旅遊。

這種情形有可能是大腸激躁症。

腸躁症表現出來的症狀,可以是單純腹瀉,也可以單純是便秘問題,也可以兩者交替出現。

但要符合定義,還需有腹痛、肚子不舒服症狀,一旦大完便,不舒服就減輕或消失。

且在嚴格的臨床研究定義上,反覆腹痛這種症狀至少從6個月前開始陸續地產生,並於最近3個月表現出至少一週發生1天的頻率。

 基本上,大腸激躁症的治療會根據症狀,若是腹瀉型為主,治療方法從飲食調整到藥物給予,如:止瀉劑、鴉片類受體促進劑、益生菌、血清激素拮抗劑等。

若是便秘型為主則給予類似瀉藥、纖維素等促進腸道蠕動。

生活型態的改變包含規律運動、適當舒壓、良好的睡眠品質等,對症狀的緩解也有所幫助。

 發炎性腸道疾病這是因免疫系統失調所引起的慢性腸道發炎疾病,包含潰瘍性大腸炎和克隆氏症。

主要症狀是持續腹痛及長時間慢性腹瀉,包括大便次數增加、大便質變稀、軟或水瀉,有些會伴隨腹痛、血便、黏液便;有些伴有發燒、白血球增加、疲倦等症狀,症狀和感染性腸炎類似,所以通常至少需要有半年以上的觀察、檢驗,才能確定診斷。

 大腸有息肉或腫瘤大腸長息肉或腫瘤,也可能會有腹瀉症狀。

不過,若是大腸直腸癌,排便還可能有以下幾種狀況:1.大便習慣突然改變,且持續一陣子。

例如原本都是粗便,突然變細便、水便;或排便頻率改變,例如本來都3天一次,突然一天一次或一天多次;或是原本一天3次,突然變3天才一次。

2.持續出現血便。

3.有裡急後重的感覺,即解完又覺得解不乾淨。

這是因為如果直腸端有腫瘤,解便時因腫瘤堵住通道,只能解出一點點,就會有解不乾淨又想解的感覺。

 細菌、病原感染一般而言,免疫力比較差時才容易腸道感染,例如本身有免疫系統疾病,或是因為罹患癌症正在做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