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動脈血流重建 | 內頸動脈

針對頸動脈狹窄,第一線的治療是藥物治療,但在某些病患,藥物治療還不夠,可以考慮頸動脈內膜切除手術(carotid endarterectomy, CEA)以及頸動脈支架置放( ...選單導覽首頁本部概況簡介與沿革組織架構科別介紹腦血管科癲癇科一般神經科周邊神經科醫師介紹癲癇科腦血管科周邊神經科一般神經科最新消息神經內科腦血管科一般神經科周邊神經科癲癇科衛教資料腦血管科癲癇科一般神經科周邊神經科教育訓練住院醫師(Residency)實習醫學生(Subintern)神經內科實習醫學生每月交班要點實習醫學生(Clerkship)Internationalstudents課程與行事曆門診掛號線上掛號特色醫療頭痛_贏頭痛擊!癲癇_超越癲峰!研究成果衛教資料腦血管科癲癇科一般神經科周邊神經科腦血管科頸動脈血流重建2015-11-22臺北榮民總醫院神經醫學中心  神經外科主治醫師  林俊甫 台灣已邁入高齡化社會,65歲以上老人佔人口約10%以上,而據估計在65歲以上的老人大約有5-9%會有中度至重度的頸動脈狹窄(≧50%的管徑狹窄),這也正是造成腦中風的重要原因。

腦中風多年來一直位居十大死因前幾名,其預防與治療是不容忽視的重要問題,其中約有八成左右為缺血性中風;正確地治療內頸動脈狹窄,也可以減少腦中風的發生。

針對頸動脈狹窄,第一線的治療是藥物治療,但在某些病患,藥物治療還不夠,可以考慮頸動脈內膜切除手術(carotidendarterectomy,CEA)以及頸動脈支架置放(carotidarterystenting,CAS)等兩種較為侵入性的頸動脈血流重建(carotidrevascularization)治療。

 頸動脈內膜切除手術(carotidendarterectomy,CEA)頸動脈內膜切除手術是一種歷史較久、使用經驗較多的手術治療,需要全身麻醉,外科醫生在頸部做切口後,找到頸動脈,暫時鉗夾住其上下游血管後,切開動脈並把內膜與狹窄處的斑塊移除,再予以縫合,有時會使用人工血管補塊讓血管管徑增大,然後再放開鉗夾處恢復血流。

頸動脈支架置放術,是由受過訓練的放射科或神經內外科、甚至心臟內科醫師執行,通常可以不必全身麻醉,醫師從股動脈處將導管伸至頸動脈處,將狹窄處用氣球撐大,然後置入支架維持血管通暢。

頸動脈內膜切除手術是目前唯一有隨機控制的大型研究証明對頸動脈狹窄病患來說,比藥物治療更能減少中風的危險,但是傷口較大,手術前後心臟病發與神經損傷的機會較高,而頸動脈支架置放術則因傷口小、恢復快,成為國人較能接受的治療方式,但在大規模的研究發現其治療前後引起血栓與腦梗塞的機會較高。

探討此二者治療方式的研究甚多,以下擇要介紹。

西元1991年,「北美有症狀內頸動脈內膜切除手術研究(NorthAmericaSymptomaticCarotidEndarterectomyTrial,NASCET)」發現對於近期內有腦缺血症狀且狹窄側頸動脈有高度狹窄(70-99%狹窄)的病患,相較於藥物治療,頸動脈內膜切除手術可以使同側嚴重或致命中風的危險由13.1%降至2.5%,即使將所有的中風(包含對側或其他血管引起的)與死亡都包含進去計算,危險性由18.1%降至8.0%,接受手術的病患還是比只接受藥物治療的病患有更低的風險。

而中度(50-69%)狹窄的病患,接受手術後的中風與死亡危險(6.5%)也比單純藥物治療的病患低(10%)。

此研究為目前針對頸動脈狹窄病患做侵入性治療的基礎,也是少數有將侵入性治療與藥物治療做隨機控制的研究。

之後的歐洲頸動脈手術研究(EuropeanCarotidSurgeryTrial,ECST)也顯示手術治療過的病患追蹤三年後中風的危險(21.9%)顯著地較最佳藥物治療病患發生中風的危險(9.6%)低。

後來的無症狀頸動脈粥狀硬化研究(AsymptomaticCarotidAtherosclerosisStudy,ACAS)以及無症狀頸動脈手術研究(AsymptomaticCarotidSurgeryTrial,ACST)都支持無症狀的頸動脈60%以上狹窄病患可以考慮接受內頸動脈內膜切除手術,以期減少之後發生腦中風的危險。

 在這些研究之後,頸動脈內膜切除手術便成為頸動脈高度狹窄且有腦缺血症狀病患之首選治療,近年來隨著頸動脈支架置放術之推展,便開始有研究試圖確立頸動脈支架置放之地位。

 頸動脈支架置放(carotidarterystenting,CAS)頸動脈與椎體動脈成型術研究(CarotidandVertebralArteryTranslu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