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皮質 | 大腦皮質灰質

大腦皮質(cerebral cortex)是大腦的表層,由灰質構成,其厚度約為1到4mm,其下方大部分則由白質構成。

大腦中間有一裂溝(大腦縱裂,longitudinal fissure),由前至後 ...大腦皮質大腦皮質是大腦的表層,由灰質構成,其厚度約為1到4mm,其下方大部分則由白質構成。

中文名稱大腦皮質外文名稱cerebralcortex構成灰質厚度約為1到4mm定義大腦的表層功能兩半球的神經傳導得以互通概述內容大腦皮質大腦皮質(cerebralcortex)是大腦的表層,由灰質構成,其厚度約為1到4mm,其下方大部分則由白質構成。

大腦中間有一裂溝(大腦縱裂,longitudinalfissure),由前至後將大腦分為左右兩個半球,稱為大腦半球(cerebralhemisphere)。

兩個半球之間,由胼胝體(corpuscollosum)連線在一起,使兩半球的神經傳導得以互通。

大腦皮質是腦的最高級部位,是心理活動的最重要的器官。

大腦的表面積約為2200cm2,厚度為4.5~1.3mm,分為6層,其中1~4層主要功能是對刺激進行精細的分析和綜合,第5~6層主要是接受和傳遞來自上面幾層的信息。

大腦半球表面有3條重要的溝裂,它們把大腦皮質分為額葉、頂葉、枕葉和顳葉四個部分,各部分相護配合形成了一個整體,同時,各部分在功能上又有不同分工。

主要的機能中樞有:軀體運動中樞(它具有對側交叉調節的特點);軀體感覺中樞(位于中央後回);視覺中樞(位于枕葉);聽覺中樞(位于顳葉);運動性語言中樞(額下回後方);聽覺性語言中樞(顳上回後方);視覺性語言中樞(閱讀中樞);書寫中樞(緊靠中央前回)。

這些語言中樞開始在兩半球者有基礎,以後一側半球逐漸發展起來,形成了優勢半球。

基本類型1.大腦皮質的神經元類型大腦皮質的神經元都是多極神經元,按其細胞的形態分為錐體細胞、顆粒細胞和梭形細胞三大類。

(1)錐體細胞(pyramidalcell):數量較多,可分大、中、小三型。

胞體形似錐形,尖端發出一條較粗的主樹突,伸向皮質表面,沿途發出許多小分支,胞體還向四周發出一些水準走向的樹突。

軸突自胞體底部發出,長短不一,短者不越出所在皮質範圍,長者離開皮質,進入髓質(白質),組成投射纖維(下行至腦幹或脊髓)或聯合纖維(到同側或對側的另一皮質區)。

因而,錐體細胞是大腦皮質的主要投射(傳出)神經元。

(2)顆粒細胞(granularcell):數目最多。

胞體較小,呈顆粒狀,包括星形細胞(stellatecell)、水準細胞(horizontalcell)和籃狀細胞(basketcell)等幾種。

以星形細胞最多,它們的軸突多數很短,終止于附近的錐體細胞或梭形細胞。

有些星形細胞的軸突較長,上行走向皮質表面,與錐體細胞頂樹突或水準細胞相聯系。

水準細胞的樹突和軸突與皮質表面平行分布,與錐體細胞頂樹突聯系。

所以,顆粒細胞是大腦皮質區的局部(中間)神經元,構成皮質內信息傳遞的復雜微環路。

(3)梭形細胞(fusiformcell):數量較少,大小不一。

大梭形細胞也屬投射神經元,主要分布在皮質深層,胞體梭形,樹突自細胞的上、下兩端發出,上端樹突多達皮質表面。

軸突自下端樹突的主幹發出,進入髓質,組成投射纖維或聯合纖維。

類型分層2.大腦皮質的分層大腦皮質的這些神經元是以分層方式排列的,除大腦的個別區域外,一般可分為6層,從表面至深層的結構如下:(1)分子層(molecularlayer):神經元小而少,主要是水準細胞和星形細胞,還有許多與皮質表面平行的神經纖維。

(2)外顆粒層(externalgranularlayer):主要由許多星形細胞和少量小型錐體細胞構成。

(3)外錐體細胞層(externalpyramidallayer):此層較厚,由許多中、小型錐體細胞和星形細胞組成。

(4)內顆粒層(internalgranularlayer):細胞密集,多數是星形細胞。

(5)內錐體細胞層(internalpyramidallayer):主要由中型和大型錐體細胞組成。

在中央前回運動區,此層有巨大錐體細胞,胞體高120μm,寬80μm,稱Betz細胞,其頂樹突伸到分子層,軸突下行到腦幹和脊髓。

(6)多形細胞層(polymorphi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