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辨聰明人?聰明的判斷與定義?. 六個指標:「何謂好奇 ... | 判斷力強的人

關於一點青年原則思考題產品經理&互聯網分析職場駭客學習方法Medium寫作使用技巧2018週記侯智薰演講與課程如何分辨聰明人?聰明的判斷與定義?六個指標:「何謂好奇心?簡單語言?後設認知?邏輯跳躍?對於觀點與他人的態度?」由知乎擷取,結合個人觀察與經驗重新整理的分享侯智薰(RaymondCHHou)FollowMar2,2017·7minread在知乎(部分文字擷取作者:谢熊猫君)上看到了一篇很精彩的好文,但一些用語在台灣可能讀起來比較艱澀,因此用了更淺白的方式整理一遍,再融入一些個人觀點,加深自己的思考,重新分享給大家。

如何分辨聰明人?六個指標:「直觀、基礎、高層次」兩兩一組。

關於「聰明」這件事?首先,這邊分辨的標準並不針對特定領域,而是普遍的觀察。

聰明不是憑藉學歷、證書,或者由出生背景來表示,因為這些都不靠譜。

舉個例子來說,雖然名校出來的人,普遍會讓人感覺聰明些(存在些許正相關,但非因果)但即便是同個學校出來的人,我們也容易感受出聰明程度的差別。

但這些「感受」,到底是怎麼來的呢?我們這次就用這一篇短文,約2000字,五分鐘閱讀,用六個指標,讓你漸漸抓住「聰明」這個感受的形狀。

(但這些分類並不是輕重或高低,只是方便大家理解排列的順序。

)歡迎你來到這篇文章。

按住不放,能拍50下。

拍個手,再往下閱讀,謝謝。

直觀指標:透過外在或相處,可短時間分辨的1.「好奇心」「有好奇心未必聰明,但沒有好奇心的人必定不聰明。

」正因為擁有強大的好奇心,會讓這種人有更多機會去獲得新知識。

蘇格拉底曾說:「我唯一知道的事,就是我一無所知。

」「如何分辨一個人是否擁有真正的好奇心呢?」如果你看到一個人,自己喜歡問很多問題,但在別人提出類似問題時,卻顯得十分不耐煩,那這並不能說明他是一個有好奇心的人,只能說明他是個「好表現」的人。

2.「用簡單語言解決複雜問題的能力」在臉書或者各類網站上,我們常會看見一些專家,用著非常專業的詞語、難以看懂得公式與符號,向大眾解釋技術性或者專業的問題,相信這種場景我們都(在大學裡)遇過。

但往往這種熱心反而讓大眾們看的一頭霧水,台下越聽越糊塗,台上越來越沒成就感、找不到共鳴,弄得雙方都不怎麼開心。

當然,我們也接觸過一些很聰明的人,在自己的專業領域有很深入的研究,但這些聰明人的共同特點就是:「解釋專業問題時,會避免使用別人可能聽不懂的大詞、黑話和專業用語。

」「真正的專業,是用別人懂的話,去告訴他不懂的事。

」因為「專業用語」是用來強化同領域人的溝通效率時使用的,對話的對象不同就要採取不同的話語。

因此刻意的選用「對應」的語言,能夠說明兩個事情:這個人懂得「換位思考」,能從對方角度(認知與邏輯能力)去分析自己的表達該如何進行,是種對於知識的學習具有評估能力的體現。

如同剛剛講到的,行業內的專業用語,其實是專家們直接溝通的工具,目的是節省時間與溝通成本。

然而,當我們面對的聽眾不是專家時,我們就不能用這些工具「偷懶」。

基礎指標:難以直接判斷,但卻是踏入聰明的關鍵因子1.「後設認知」(Metacognition)即為「認知的認知」,或「知識的知識」。

後設,是種退一步檢視框架的概念,所以當我們說「後設劇」,指的是「討論戲劇的戲劇」。

擁有強大後設認知的人,能夠對外表現出強的學習能力。

這個「強」不是指學習與思考的「速度之快」,而是能在學習之後,結合自身經驗產生出「更優化的學習策略」,融合已有知識並且運用在生活之中。

這些人懂得利用自己的現有的知識框架,快速適應新的知識,並且評估新知識吸收的部分,也就是說,他們並非不斷的一直吸收新知識,而是一直去「融會貫通」,更新已經累積的舊有知識。

就像SteveJobs那句名言:「Connectthedots.」「把已經畫出的點,連起來組織成網。

」而這些後設認知能力高的人,連得特別快,也組織的更有系統。

簡言之,後設認知能力高的人,之所以專注力高,又能高效地處理事情,根本上是因為他們會不斷地去將新知識做優化,迭代更新已經累積的知識,運用在生活的實際行動之中。

▍推薦延伸閱讀最近看到游舒帆-gipi的這篇文章,他講到了類似的觀點,分享給大家:為什麼碎片化學習對你沒效?為什麼有些人可以從書中獲得許多,但有些人即便讀了相同的東西,收穫卻非常有限?書中的知識不是一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