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檢報告出現膽囊息肉,距離癌症還有多遠? | 膽囊息肉
膽囊息肉的病理學名是「囊息肉樣病變」,簡單點說就是在膽囊腔內長出的小疙瘩。
國外對於膽囊息肉的流行病研究結果顯示,在接受超音波檢查 ...Skiptocontent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還有人類對於自身健康狀況的關注,愈來愈多人會習選擇透過健康檢查來確認自己各個器官的現況好壞,有些較高階的健檢會針對平常無法檢查的器官進行檢測,例如A君在年度公司員工健檢報告中發現自己的膽囊出現息肉,他就開始擔心會不會變成膽囊癌,直到健檢中心的醫師告知他膽囊息肉只有0.5公分,並未發生惡變,才讓他鬆了口氣。
膽囊息肉是什麼?膽囊息肉的病理學名是「囊息肉樣病變」,簡單點說就是在膽囊腔內長出的小疙瘩。
國外對於膽囊息肉的流行病研究結果顯示,在接受超音波檢查的人中發現4.6%的男性與4.3%的女性有膽囊息肉。
而其發生率與年紀、性別、體重、運動量、喝酒以及血液裡的脂質都沒有關係,也跟膽結石無關。
膽囊息肉的產生原因目前醫學界尚無法完全確認膽囊息肉的病因,但一般認為與膽囊結石、慢性膽囊發炎、或是膽道阻塞造成膽囊內部壓力增高有關。
有臨床研究顯示,有近7成的膽囊息肉患者合併有膽結石。
膽囊息肉有哪幾種?癌變機率有多高?膽囊息肉有可能是黏膜增生,腺瘤,膽固醇息肉,發炎性息肉或是惡性腫瘤。
有文獻報告指出,其中膽固醇息肉發生率占6成,所謂的膽固醇息肉就是因為膽固醇結晶沈積附在膽囊內側,引起黏膜增生所致。
此外,膽囊腺瘤與膽囊癌則各占在7-8%左右,至於其它情形則有1/4的機率,例如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混合性息肉等。
膽囊腺瘤必須格外注意上段文中所提到的「膽囊腺瘤」是一種特別值得關注的膽囊息肉,它雖被認為是非腫瘤性息肉的一種,是良性病變。
但由於其臨床症狀與膽結石、膽囊炎等相似,影像檢查結果又與早期膽囊癌相似,所以必須透過多項精密檢查才能作出確診。
有部分學者認為,膽囊腺肌瘤是一種癌前病變,在60歲以上的老年人群中變質成惡性腫瘤的機率較高。
一般而言,大部份出現膽囊息肉的人都沒有明顯的症狀,如果情況較嚴重者,可能會出現類似膽囊炎或膽結石的症狀,例如噁心、嘔吐、上腹脹氣、右上腹隱痛,少數甚至還會出現疼痛放射到右肩的情形。
膽囊息肉出現4種狀況需警惕 雖然前文提到,膽囊息肉病變成惡性腫瘤的機率不到10%,但是還是不能完全掉以輕心,如果是多發性息肉、生長緩慢、基底小於1公分的息肉,多半會被認為是膽固醇息肉,只需要每半年到一年複查一次即可,如果2年之內沒有增長,則可以拉長複檢的時間。
但如果膽囊息肉出現下面4種情況,則必須高度警惕可能會出現癌變。
1、單發息肉。
2、息肉直徑大於1公分。
3、觀察息肉1年有持續增長的狀況。
4、有膽結石或膽囊腺瘤症狀,或是有膽囊癌家族史。
何種膽囊息肉需要手術切除?對於有上述狀況的人,如果是有症狀的膽囊息肉,無論大小一律建議手術切除。
但如果是屬於無症狀的息肉,而直徑大於1公分,也是建議切息肉除較為安全。
至於前文所提到的膽囊腺瘤,如果是反覆發作、囊壁不規則增厚、60歲以上的患者,也都應該儘早行手術切除。
至於如果確定是惡化成膽囊癌,則可以採取先進的腹腔鏡膽囊切除以及傳統開腹膽囊切除兩種手術方式。
至於如何預防膽囊息肉,其實目前並無絕對保證的方法,基本上還是避免高膽固醇飲食,還有補充足夠水分。
你想要什麼樣的健檢,按>>這裡就知道延伸閱讀:一早起床就滿嘴苦味,你可能是這4個器官出了問題健檢結果發現結節、息肉、囊腫,需要動手術切除嗎?文/陳亦云 圖/許嘉真COVID-19/孩童防疫補助怎麼領?簡單4步驟補助款直接入帳2021-06-15新冠肺炎「症狀」已經改變!但有2點跟流感最不一樣2021-05-15新冠快篩怎麼做?居家快篩、篩檢採檢5大QA一次看(不斷更新:全台快篩站整理)2021-06-14COVID-19/台北市明早八點開放「疫苗預約」!三種預約管道一次看懂2021-06-12
國外對於膽囊息肉的流行病研究結果顯示,在接受超音波檢查 ...Skiptocontent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還有人類對於自身健康狀況的關注,愈來愈多人會習選擇透過健康檢查來確認自己各個器官的現況好壞,有些較高階的健檢會針對平常無法檢查的器官進行檢測,例如A君在年度公司員工健檢報告中發現自己的膽囊出現息肉,他就開始擔心會不會變成膽囊癌,直到健檢中心的醫師告知他膽囊息肉只有0.5公分,並未發生惡變,才讓他鬆了口氣。
膽囊息肉是什麼?膽囊息肉的病理學名是「囊息肉樣病變」,簡單點說就是在膽囊腔內長出的小疙瘩。
國外對於膽囊息肉的流行病研究結果顯示,在接受超音波檢查的人中發現4.6%的男性與4.3%的女性有膽囊息肉。
而其發生率與年紀、性別、體重、運動量、喝酒以及血液裡的脂質都沒有關係,也跟膽結石無關。
膽囊息肉的產生原因目前醫學界尚無法完全確認膽囊息肉的病因,但一般認為與膽囊結石、慢性膽囊發炎、或是膽道阻塞造成膽囊內部壓力增高有關。
有臨床研究顯示,有近7成的膽囊息肉患者合併有膽結石。
膽囊息肉有哪幾種?癌變機率有多高?膽囊息肉有可能是黏膜增生,腺瘤,膽固醇息肉,發炎性息肉或是惡性腫瘤。
有文獻報告指出,其中膽固醇息肉發生率占6成,所謂的膽固醇息肉就是因為膽固醇結晶沈積附在膽囊內側,引起黏膜增生所致。
此外,膽囊腺瘤與膽囊癌則各占在7-8%左右,至於其它情形則有1/4的機率,例如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混合性息肉等。
膽囊腺瘤必須格外注意上段文中所提到的「膽囊腺瘤」是一種特別值得關注的膽囊息肉,它雖被認為是非腫瘤性息肉的一種,是良性病變。
但由於其臨床症狀與膽結石、膽囊炎等相似,影像檢查結果又與早期膽囊癌相似,所以必須透過多項精密檢查才能作出確診。
有部分學者認為,膽囊腺肌瘤是一種癌前病變,在60歲以上的老年人群中變質成惡性腫瘤的機率較高。
一般而言,大部份出現膽囊息肉的人都沒有明顯的症狀,如果情況較嚴重者,可能會出現類似膽囊炎或膽結石的症狀,例如噁心、嘔吐、上腹脹氣、右上腹隱痛,少數甚至還會出現疼痛放射到右肩的情形。
膽囊息肉出現4種狀況需警惕 雖然前文提到,膽囊息肉病變成惡性腫瘤的機率不到10%,但是還是不能完全掉以輕心,如果是多發性息肉、生長緩慢、基底小於1公分的息肉,多半會被認為是膽固醇息肉,只需要每半年到一年複查一次即可,如果2年之內沒有增長,則可以拉長複檢的時間。
但如果膽囊息肉出現下面4種情況,則必須高度警惕可能會出現癌變。
1、單發息肉。
2、息肉直徑大於1公分。
3、觀察息肉1年有持續增長的狀況。
4、有膽結石或膽囊腺瘤症狀,或是有膽囊癌家族史。
何種膽囊息肉需要手術切除?對於有上述狀況的人,如果是有症狀的膽囊息肉,無論大小一律建議手術切除。
但如果是屬於無症狀的息肉,而直徑大於1公分,也是建議切息肉除較為安全。
至於前文所提到的膽囊腺瘤,如果是反覆發作、囊壁不規則增厚、60歲以上的患者,也都應該儘早行手術切除。
至於如果確定是惡化成膽囊癌,則可以採取先進的腹腔鏡膽囊切除以及傳統開腹膽囊切除兩種手術方式。
至於如何預防膽囊息肉,其實目前並無絕對保證的方法,基本上還是避免高膽固醇飲食,還有補充足夠水分。
你想要什麼樣的健檢,按>>這裡就知道延伸閱讀:一早起床就滿嘴苦味,你可能是這4個器官出了問題健檢結果發現結節、息肉、囊腫,需要動手術切除嗎?文/陳亦云 圖/許嘉真COVID-19/孩童防疫補助怎麼領?簡單4步驟補助款直接入帳2021-06-15新冠肺炎「症狀」已經改變!但有2點跟流感最不一樣2021-05-15新冠快篩怎麼做?居家快篩、篩檢採檢5大QA一次看(不斷更新:全台快篩站整理)2021-06-14COVID-19/台北市明早八點開放「疫苗預約」!三種預約管道一次看懂2021-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