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上腺腫瘤延伸文章資訊,搜尋引擎最佳文章推薦

1. 腎上腺手術

轉移性腎上腺腫瘤:腎上腺為許多的癌症常見的轉移器官,其中以淋巴癌、肺癌和乳癌為最常見,其他如:黑色素細胞瘤、白血病、腎臟癌和卵巢癌。

在治療上, ...   乳房內分泌疝氣腹腔鏡微創胃腸道肝膽胰脾臟腹部急症外傷和外科重症器官移植靜脈曲張軟組織腫瘤乳房手術甲狀腺手術副甲狀腺手術疝氣手術胃部手術腸道手術肝臟手術膽囊手術膽道手術腹腔鏡微創手術胰臟手術脾臟手術乳癌甲狀腺癌胃癌胃腸道基質瘤肝癌膽道癌胰臟癌住院手術術前須知門診手術術前須知急診手術術前須知乳房手術甲狀腺手術副甲狀腺手術疝氣手術胃部手術腸道手術肝臟手術膽囊手術膽道手術腹腔鏡微創手術闌尾手術胰臟手術脾臟手術 一般外科(2樓G區)乳房醫學中心(1樓H區)癌症中心(14樓H區)腎上腺手術(AdrenalGlandSurgery)腎上腺: 腎上腺位於左右側腎臟的上方,成三角形的外形,約拇指的大小,重約7-10公克,體積雖小,卻扮演重要的功能,解剖學上可分為外層的皮質和內層的髓質,皮質主要分泌cortisol(皮質醇)、aldosterone(醛固酮)和androgens(雄性素);而髓質主要分泌epinephrine(腎上腺素)和norepinephrine(正腎上腺素)。

皮質的荷爾蒙分泌受下視丘-腦下垂體與腎素-血管緊縮素系統(renin-angiotensinsystem)的神經內分泌荷爾蒙調控;髓質受神經系統發出的訊號所控制而直接分泌到血液中。

腎上腺的疾病是相對少見的,腎上腺腫塊的盛行率,在中年人~3%,到老年人則增加至~7%。

所幸大部分的腎上腺腫瘤屬於良性的,可以初步分為功能性及非功能性腫瘤兩種。

具功能性的腎上腺腫瘤,會依其所過量分泌的荷爾蒙成分,引發病患各種不同的症狀,如:頭痛、頻尿、肥胖、電解質的不平衝、血壓的升高等;而非功能性的腎上腺腫瘤,大多是接受其他檢查時無意中發現的。

轉移性腎上腺腫瘤:腎上腺為許多的癌症常見的轉移器官,其中以淋巴癌、肺癌和乳癌為最常見,其他如:黑色素細胞瘤、白血病、腎臟癌和卵巢癌。

在治療上,腎上腺腫瘤仍以外科手術為主,可以採取傳統的開腹手術和腹腔鏡微創手術。

某些良性的腎上腺腫瘤,尤其是無法接受外科手術的病人,可以藥物控制提供另外替代的治療選擇。

 手術的適應症:腎上腺皮質腫瘤過度產生荷爾蒙,腎上腺髓質過度產生腎上腺素(如:嗜鉻性細胞瘤)大於4公分的腎上腺腫瘤或疑似惡性腫瘤。

(腫瘤<4公分,惡性的機率約2%;而腫瘤>6公分則惡性的機會增為25%)原發性腎上腺惡性腫瘤,腎上腺腫瘤合併有症狀,如:腰痛。

 手術治療:傳統開腹腎上腺切除術:需要15~20公分的開刀傷口,有幾種手術的途徑,如:經腹腔、經胸-腹腔、經後腹膜腔。

對大部分的腎上腺腫瘤皆可實行,特別針對巨大的或惡性的腎上腺腫瘤的手術切除。

腹腔鏡腎上腺切除術:大部分的腎上腺腫瘤皆不大,目前對於切除中、小型『非癌症』的腎上腺腫塊較建議的手術方式,可採取經腹腔或後腹膜腔的途徑來進行微創手術。

決定採取不同手術方式的考慮因素:1.腫瘤的大小2.腎上腺腫瘤的良惡3.在電腦斷層或磁振造影影像上的表徵4.腹部的手術病史5.外科醫師對不同術式的經驗 腎上腺切除術的併發症:整體而言,傳統開腹手術的併發症比腹腔鏡手術來的高。

傳統開腹手術併發症可高達30~40%,死亡率2~4%;而腹腔鏡手術的併發症約5~10%,死亡率<1%。

術中/術後出血:1~2%週邊器官傷害:~1.5%,包括脾臟、胰臟、腎臟、肝臟、十二指腸和橫膈等。

肺部擴展不全或肺炎:~6%靜脈栓塞-下肢靜脈栓塞或肺部栓塞。

腸蠕動不良。

皮下氣腫。

傷口感染:~3%,尤其庫欣症候群(Cushing'ssyndrome)的患者。

腹壁切口疝氣:~3%接受兩側腎上腺切除的病患,須長期服用荷薾蒙。

腹腔鏡術中出血或其他因素可能轉換成傳統開腹手術方式:~5%麻醉相關的不良反應。

其他罕見的傷害:如:腸道傷害、泌尿道傷害、大血管傷害、氣胸等。

各種腫瘤可能發生的特異併發症包括:嗜鉻性細胞瘤:術中由於處理腫瘤時,腫瘤大量釋放兒茶酚胺(catecholamine),造成血壓升高(高血壓危象)。

術後低血壓。

這些一般可以在術前使用藥物(如:α-腎上腺接受器阻斷劑)來預防。

腎上腺皮質腫瘤:艾迪生氏病危象(Addisoniancrisis):可發生在切除分泌糖皮質激素(glucoc



2. 認識腎上腺腫瘤

另外一類為具功能性的特殊腫瘤,特別介紹如下:. 康氏症(Conn's syndrome):康氏症是因腎上腺皮質分泌醛固酮的細胞不正常增生所導致,也 ... 認識腎上腺腫瘤 認識腎上腺腫瘤  耿俊閎醫師、黃書彬教授  腎上腺是人體相當重要的內分泌器官,由於位於兩側腎臟的上方,故名腎上腺。

其功能為負責分泌許多我們日常生活所需的荷爾蒙,以調節身體的電解質、血壓、男女性徵以及讓身體能迅速反應外界的突發狀況。

  腎上腺雖然只有約8~15公克,體積雖小,仍可能會產生腫瘤,腎上腺的腫瘤一般介於1到6公分之間,最常見的是2、3公分大小的腫瘤,超過4公分的腫瘤就須要注意是否為惡性或轉移的腫瘤。

  腎上腺腫瘤有一部分是屬於非功能性腫瘤,由於不會產生功能症狀,常常是因為臨床上做超音波、腹部電腦斷層掃描或核磁共振而意外發現,一般而言四公分以上腫瘤仍以手術治療為宜,因為此時惡性機率上升。

 另外一類為具功能性的特殊腫瘤,特別介紹如下:康氏症(Conn’ssyndrome):康氏症是因腎上腺皮質分泌醛固酮的細胞不正常增生所導致,也稱為原發性醛固酮症(PrimaryAldosteronism),會造成低血鉀及高血壓的情形。

治療可以手術或藥物治療,若是發生在腎上腺單側的腫瘤是可以用手術治療來達到治療結果。

庫欣氏症候群(Cushing’ssyndrome):庫欣氏症候群是因血液中皮質醇過高所造成,常見的原因有過量服用含類固醇的藥物(醫源性)、腦下垂體腫瘤與腎上腺腫瘤造成。

症狀包含心悸、高血壓、體重增加、中心性肥胖、水牛肩、月亮臉等症狀。

若是腫瘤所造成,手術治療是治療的最佳選擇。

嗜鉻細胞瘤(Pheochromocytoma):是因腎上腺髓質分泌兒茶酚胺的細胞不正常增生所導致,會造成惡性高血壓,手術治療是治療的最佳選擇。

  以上這些功能性腎上腺腫瘤只要被診斷出來,病人接受腫瘤切除手術之後效果通常相當顯著。

然而傳統開刀手術的難度較高,不但失血量多,也需要大的傷口。

此情況一直到腹腔鏡手術的成功發展才改變了這個困境,因為腹腔鏡手術具有以下優點:一、僅需要經由約三至四個半公分到一公分大小的管道即可手術;二、可以進入體內深處並放大影像,幫助手術的進行可;三、藉由腹腔鏡的器材,如超音波刀或血管夾,準確地將供應腎上線的血管截斷,減少失血量;四、手術時間僅需1-2個小時,術後恢復迅速,疼痛大幅減少,病人手術隔日便能開始進食。

因此,腹腔鏡腎上腺切除術已成為切除腎上腺腫瘤的第一優先選擇。

但腹腔鏡手術方式並非每個人都能採行,若是術前的影像顯示腫瘤過大,與周圍組織嚴重粘黏,或是懷疑惡性腫瘤的可能性,便不適合腹腔鏡手術,可能採取傳統的手術方式較為適當。

  大多數的良性功能性腎上腺腫瘤都可以經由手術的切除而獲得痊癒,病患可以恢復其外觀或是不再需要服用降血壓等藥劑。

但仍有部分病人,因為腎上腺功能的改變,可能需要作後續荷爾蒙補充,或可能因合併其他問題,手術後仍然必須繼續服用原來的藥物,或是減量,這些狀況都需依循醫師專業的安排。

  目前高醫院泌尿科具有各種腎上腺腫瘤切除手術的技術,無論是傳統開刀或腹腔鏡腎上腺切除術,近期更引進了達文西機械手臂,也可以應用於這類手術中,使得腎上腺腫瘤手術愈來愈安全有效。

 圖1腎上腺腫瘤       圖2腹腔鏡腎上腺腫瘤切除手術 .  



3. 高血壓的幕後黑手 腎上腺腫瘤

高血壓的幕後黑手─ 腎上腺腫瘤. 腎臟內科李思遠醫師. 高血壓是常見的疾病之一,也是心血管疾病及死亡之重要原因。

在民國八十八年國人死亡原因中,高血壓排名 ...



4. 腎上腺腫瘤手術愈來愈簡單--單孔後腹腔鏡手術

腎上腺腫瘤手術愈來愈簡單--單孔後腹腔鏡手術. 泌尿科 李經家主任(大同院區)(99年9月). 腎上腺--顧名思義,是位於腎臟上方的腺體組織,負責分泌許多我們日常 ...腎上腺腫瘤手術愈來愈簡單--單孔後腹腔鏡手術泌尿科  李經家主任(大同院區)(99年9月)腎上腺--顧名思義,是位於腎臟上方的腺體組織,負責分泌許多我們日常生活所需的荷爾蒙,以調節身體的電解質、血壓、男女性徵以及讓身體能迅速反應外界的突發狀況。

然而,腎上腺除了少數原發或轉移的惡性腫瘤之外,比較常出現的是一些非惡性但卻影響健康甚鉅的特殊腫瘤。

例如分泌醛固酮而造成高血壓、低血鉀的腫瘤;分泌大量皮質醇而產生庫欣氐徵候群的腫瘤;分泌性荷爾蒙而造成病人男性化或女性化的腫瘤;以及分泌兒茶酚胺造成惡性高血壓的嗜鉻細胞瘤等等。

以上這些特殊腫瘤只要能被診斷出來,病人接受腫瘤切除手術之後效果通常相當顯著,常能讓病人有重獲新生的感覺。

腎上腺的腫瘤一般介於1公分到6、7公分之間,最常見的是2、3公分大小的腫瘤。

超過5公分的腫瘤就須要注意是否為惡性或轉移的腫瘤。

腎上腺的位置在人體的極深處︰在主動脈、下腔大靜脈旁邊;前方有肝臟或脾臟覆蓋;上方是橫膈膜;下方是腎臟。

所以腎上腺腫瘤雖然通常不大,但是因為其位置特殊,因此在傳統上,此項手術的困難度高於腎臟切除手術。

此情況一直到腹腔鏡手術的成功發展才改變了這個困境﹗從此不須要再以1個10多公分的大傷口去拿一個2、3公分的小腫瘤。

以高醫院泌尿科的經驗來說,腎上腺腫瘤切除手術在過去的十幾年間,已經歷經了好幾次的變革。

最早期的傳統手術必須在病人腰部或上腹部劃開一個15至20公分的傷口,此過程有時甚至要鋸掉部份肋骨以便能到達腎上腺位置去完成腫瘤切除。

到了1990年代初期,腹腔鏡應用到泌尿科手術,從此腎上腺手術有了一個革命性的進展,我們可以用4到5個小傷口,去切除腎上腺腫瘤,病人傷口較美觀,疼痛大幅減少,失血量也明顯降低。

後來更進一步地,我們直接從後腹腔進入手術目標區,只須要3個小傷口便能完成手術。

此種後復腔手術因為不經過腹腔,不會碰觸腸子,因此幾乎不會有術後腸阻塞的情形,病人手術隔日便能開始進食。

現在大同醫院除了延續原本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的微創手術技術之外,更同時與高醫同步施行最新的手術--單孔後腹腔鏡手術,手術進步到只剩下一個3公分的小切口(如圖1),所有手術器械均從此路徑進入病人身體,最後腫瘤也從此一小切口取出,術後不用放置引流管,病人可於術後隔日出院。

而且因為此一小傷口位於身體背面,病人正面看不到傷口,讓人幾乎忘了它的存在(如圖2)。

結論︰醫療的進步是相當快速的,差個幾年生病,傷口大小可是會差很多喔!【回本期目錄】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