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與檸檬啊!(二版) | 維持健康的好方法 - 2024年11月
柑橘與檸檬啊!(二版)
一部以第一次世界大戰為背景的故事,
刻畫親情與愛情,激盪出對公義與人性的再思
膽小懦弱的弟弟、膽大而英勇的二哥、有智能障礙的大個兒喬、富有包容力的母親,這家人間的相互扶持對比著戰爭的殘酷;即使失去了父親、受到上校的欺侮、因為女孩茉莉而引起兩個弟弟間的愛情糾葛,一家人仍一起攜手度過每一個難關。然而,猛烈的戰火會帶他們迎向光榮的勝利,或是留下殘忍而苦痛的傷痕呢?
親情與愛情的甘甜,
交織著戰爭與離別的酸楚。
即使滿懷悲傷與憤怒,
每個人仍用屬於自己的寬容,
溫柔地合唱一曲〈柑橘與檸檬〉。
得獎紀錄:
★英國Blackwell網路書店讀者評鑑五顆星
★2005英國藍彼得年度書獎 (Blue Peter Book of the Year Award)
★2004英國紅屋童書奬 (Red House Children's Book Award)
★2003英國惠特布雷童書奬佳作 (Whitbread Children's Book Award)
★2003 英國卡內基文學獎佳作 (Carnegie Medal)
★「好書大家讀」選書
★文化部優良讀物推薦
★新北市滿天星閱讀計畫好書
★北市國小兒童深耕閱讀計畫好書
★誠品《好讀》推薦選書
本書特色
◎筆耕三十年、著作破百,英國兒童文學桂冠作家麥克.莫波格代表作
◎該書於2012年翻拍成同名電影《Private Peaceful》
各界書評
當讀者透過主角小托的眼睛看著所有發生的事件時,作者並沒有忘了戰爭在主角的親友身上所起的作用。透過家書的形式、主角與同袍的互動,以及他們對戰事的觀察,讀者得以對戰爭做一次全面的反思。這本引人深思的小說觸及人性與責任的議題,而這群可敬的主角們所做的抉擇,則為自己贏得榮譽勳章。──School Library Journal 學校圖書館學刊
直到最後幾頁,故事才真相大白。結局震撼人心、坦白而令人難以忘懷。──Booklist 美國雜誌《書單》
故事的風格簡單而動人,其節奏則舒緩有致、持續中帶著噩兆的氣氛。──The Guardian 英國衛報
本書一再出現的主題為「權威不經思考的殘酷」。上校能靈機一動就決定誰該工作誰該挨餓;茉莉的父母能規定她可以愛的人;中士能決定屬下的英雄事蹟可得金牌,還是受處罰……本書為研究倫理、第一次世界大戰和戰爭的殘酷的最佳教本。──加拿大教材雜誌
作者簡介
麥克.莫波格(Michael Morpurgo)
如果這位英國作家麥克.莫波格出生在古代,他肯定是位廣受歡迎的說書人,因為他超過一百本的作品,最適合大聲朗讀,而且從小在演員父母親的耳濡目染下,他簡直是位天生的表演家!難怪他會被譽為「天生的說書人」。
麥克.莫波格出生於一九四三年,現為詩人、劇作家,也是英國最暢銷的兒童文學作家之一。他所寫的小說得獎無數,曾經翻拍成電影、電視劇、舞台劇,甚至歌劇。麥克.莫波格於二○○三年時獲得兩年一度的英國「童書桂冠作家」榮譽,於二○○五年被選為英國書商協會年度最佳作者。二○○六年時,他更獲頒大英國協獎章(OBE),以表彰他對文學的重大貢獻。
麥克.莫波格對於歷史與大自然的喜愛,可從他的作品中得知。他的作品中常見兩大主題是「動物與人」和「戰爭」。麥克.莫波格深知歷史傳承的可貴,因此常將現代的元素融入故事情節中。此外,他和妻子克萊兒從一九七六年開始,即著手為都市孩子設立慈善農場(Farms for City Children),他們現在已有三座農場,每年陪伴超過兩百位孩子,在這裡一同體驗農場生活,並從動物和大自然中學習包容和寬恕。
麥克.莫波格作品有:《狂奔》(小魯文化);《戰馬喬伊》;《獨自一人,在大海上 》;《第94只風箏》、《島王》;《蝴蝶獅》。
個人網站:www.michaelmorpurgo.com
譯者簡介
柯惠琮
畢業於臺灣大學外文系。曾在書店的兒童館服務。因對兒童文學的喜愛,取得波士頓西蒙斯學院(Simmons College)兒童文學碩士學位。翻譯作品有《其實我不想說》、《野地獵歌》(小魯文化)等。
作者的話
從1914年到1918年期間,歐洲大國皆被禁錮在這場有史以來自我毀滅性最強的戰役裡。當時在比利時和法國北部,兩軍對恃,戰事膠著,而雙方設置的防衛區最東到達瑞士邊境,西邊則延伸到英吉利海峽沿岸。
在這恐怖的四年之中,上百萬士兵被推上戰場,投入這場德軍和同盟國(以英國、法國和比利時為主)對立的戰爭。而這場仗卻逐漸演變成一場消磨戰,一場集合 殘暴的轟炸行動和無謂攻擊的戰役,而人也如同軍火般成了戰爭中的消耗品。毒瓦斯和坦克車首度成為戰爭的武器。光在1916年7月1日這一天之內,英軍就損 失了六萬名士兵(死亡以及傷殘的人數)。
這場僵持不下的殺戮戰,終於在1917年美國加入同盟國之後宣告終止。兩方戰力的天平 頓 時傾斜,德軍在最後一場欲振乏力的進攻之後,終於請求和解,並在1918年第11個月的第11 天的早上11點,簽下休戰協定。在此之前,已有一千萬人因戰爭而喪生,其中還包括四萬名美國人。
多年前,我開始從一些打過這場仗 的老兵身上,而非歷史書,去瞭解這場戰爭。我與三名來自我家鄉─達文郡的伊朵斯雷村─的老兵交談。他們以一種令人動容的口吻,講述他們所經歷過的這段難以 抹滅的悲慘境遇,以及他們在戰爭中喪生的同袍。我聽了之後大受感動,寫下了《戰馬》(War Horse)這本書,書中描述一隻在牧場長大的馬被遣送到前線去當戰馬的故事。這是一篇從馬的角度來看交戰雙方的故事。
而後我為 了這個故事,到當時位於比利時和法國的戰場去蒐集資料。在五年前的一次造訪中,我發現有超過三百名英國士兵在黎明時被槍決,罪名是懦弱或擅離職守,其中有 兩名士兵則是因為在守哨時睡著。我讀了他們的故事,研究他們的審判,並且看到發給他們母親的電報。同時我也前去探訪他們被處決的地方,並在他們的墓碑前佇 立良久。
對我來說,加諸於這群不幸士兵身上的不公平對待,似乎已是不爭的事實。法官稱他們為「毫無價值的廢物」,他們在軍事法 庭 的審判多半極為草率,有些案子不到二十分鐘就宣判定案。一個人的生命,二十分鐘就被打發了。通常法庭沒有為這些士兵傳喚證人,也沒有人為他們仗義執言。而 我們現在知道,就如同當時也知道的一樣,大部分的士兵都因為長期的轟炸而身心受創。通常他們都是在凌晨被處以死刑,而槍決小組多半由一群不情願的同袍或朋 友所組成。被處決的士兵中,最年輕的才不過十七歲。
歷任的英國政府都拒絕承認他們當時加諸於這群士兵的不公,並提出身後的道歉─來自政府的道歉絕對可以帶給親屬莫大的安慰。紐西蘭政府已經正式向被處決的士兵提出道歉;只要有心,這不是做不到的。而值得一書的是,澳洲和美國自始自終都不允許軍方處決自己的士兵。
我對這件事情思考越多,我就越想把這些人的故事說出來。《柑橘與檸檬啊!》是個虛構的故事,但是它是由很多真實的故事匯集而成。二等兵皮斯佛 (Private Peaceful,這名字取自我在比利時墓園發現的一個墓碑)是他們其中之一,他代表了這些士兵。從與他們共生,與他一起過活,透過他生命中的最後一夜, 我似乎與他們當時的處境靠得更近,更能體會何謂毫無價值的廢物,何謂不是;何謂勇氣,何謂懦弱。從中,我對我們自己又多了解了一些。
故事的發生地:Devonshire
文/封面繪者 謝祖華
這些年來,我始終把英國德文郡(Devonshire)當作我遠方的故鄉。
德文郡位於素以鄉村美景著稱的英國西南部,也是本書主角──二等兵皮斯佛的家鄉,所有的故事都在此展開。一望無際的綠野,滿布著柔麗的小花、點綴著可愛的牛羊,還有蜿蜒的小溪和古老的莊園,紅瓦白牆,巨樹參天,如詩、如畫。這兒的人們溫柔可親,哪怕只是萍水相逢,也不忘噓寒問暖,永遠是輕聲細語、彷彿剛喝完Cream Tea似地,說著甜甜的Devon腔。
這般的純美,幾乎足以撫慰異國學子的鄉愁。旅英的最後幾個月裡,我只能試著敞開自己,全心擁抱眼前的悸動。後來我的畫裡常常帶著感傷和甜美,多半是源自這些曾有的綺麗時光吧。
德文古郡不僅風景優美,還是推理小說女王克莉絲蒂(Agatha Christie)的家鄉、桂冠詩人泰德.休斯(Ted Hughes)選擇的終老之地。如今,該郡名人殿堂裡肯定要再添麥克.莫波格這一位少年兒童文學巨擘。他以其健筆,引領讀者穿梭時空,前一刻才置身美夢般的幸福,緊接著就直擊人性的黑暗面,戲劇般的張力每每撼動人心。
一次世界大戰以來,人類的愚行仍在各地繼續上演,無謂的殺戮未曾停歇,彷彿再多的教訓都不足夠。面對純真的孩子,為何還要講述戰爭的故事?因為我們相信,閱讀此等傑作就像是經歷一段洗滌自我、鍛鍊心靈的豐富旅程。隨著年齡日增,成人世界瀰漫的殘酷、冷漠步步進逼,支持我們的,惟有靈魂深處拒絕泯滅的信念。這正是面對成長、超越命運的力量泉源。
只因信念,即使身陷最晦暗的壕溝裡,寒霧濛濛的遠方也能瞥見希望的光輝。
戰爭的創傷──我讀《柑橘與檸檬啊!》
文/國立中興大學外文系專任副教授 劉鳳芯
戰爭的歷史,幾與人類同壽。書寫戰爭,既直指人性本質、具殷鑑警世意味,十九世紀末甚且成為帝國主義擴張勢力的宣傳工具。戰爭因涉暴力,在兒童文學中曾長時闕如,直至規模史無前例、殘酷無以倫比的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成人方始對兒童述說戰事。近年國際局勢緊張險惡,各國動輒出兵,反映在童書中,則又見新一波戰爭書寫風潮。現在的兒童戰爭文本,戰場已不再侷限歐陸與北美,但出乎意料者乃是發生於上世紀初的一次世界大戰再度成為書寫焦點。據彼得.杭特(Peter Hunt)的說法,一次世界大戰的恐怖、成人世界的失序,大人要經過數十年反省與檢討,方能啟齒向兒童述說這段成人既不光彩又不負責的歷史行徑。而英國作家麥克.莫波格(Michael Morpurgo)於二○○四年所寫就的《柑橘與檸檬啊!》,或許就是此番反芻之後的產物。
此書的英文書名──Private Peaceful(二等兵皮斯佛)──同時指稱皮斯佛家效命沙場的兄弟二人,耐人尋味。由於開頭幾章所述內容同時含括皮斯佛家二哥與小弟,是以此一命名,既呼應小說當中幼弟虛報年齡,兄弟佯稱孿生,以便同時入伍的情節,而查理與托瑪斯兄弟倆自幼心有戚戚,於室於校互相扶持幫襯,兩人甚且愛戀同一位女孩,所以兩人即非生理上的孿生兄弟,也確有象徵上的孿生兄弟之情;此外,二哥查理天生反骨,小弟托瑪斯的行事相形則顯退縮猶豫,從小飽受懦弱之譏,查理與托瑪斯在個性上的互補,在在鋪陳與營造查理和托瑪斯為一體兩面,既是兩個不同的個體,也可視而為一。一旦理解這對兄弟的關係,加之以莫波格從小說開頭便鋪陳烏鴉攻擊知更鳥所造成後者親子別離,並提及皮家父親之死,就不難體會當戰爭與戰爭中的不公不義硬生生剝離手足親情之時,留予生者的創傷與不平是何等深沈巨大。
《柑橘與檸檬啊!》不惟描寫戰爭的殺戮,同時觸及身涉沙場士兵的心理反應,使此書讀來顯得深刻。透過托瑪斯第一人稱敘述,讀者稍可模擬想像前線士兵面對短兵相接、生死未卜的巨大恐懼的萬分之一。而我從莫波格筆下對戰爭的描寫,更能體會佛洛伊德面對從一戰戰場歸來、身患彈嚇症(shell shock)的病人,而將其創傷觀點由原先歸諸病人童年期性挫折的創傷固著觀點轉而思考創傷神經症的改變。根據臨床記錄,許多戰士在前線目睹或承受戰爭暴行,強烈的壓力與恐懼破壞了心靈中控制、關連、與意義等感覺的正常處理機制,喪失語言敘述能力的病人,於是藉由夢魘、重複的行動、或某些病症重新展演創傷記憶,但卻始終無法捕捉其真實。在《柑橘與檸檬啊!》書中,我們透過托瑪斯的回憶,也或多或少感受到戰爭帶來的創傷──雖則小說家莫波格仍是以一種較為理性和符合次序的方式呈現。
莫波格不愧是筆耕三十年、著作破百的兒童文學寫作能手,無論題材西東、無論篇幅長短,即使部分作品情節鋪陳略顯斧鑿,但基本上都具備引人翻閱和觸動心弦的說故事能力。此書前三分之二篇幅關於皮家兄弟上戰場之前的描述採通俗小說的模式與路線,戰爭與愛情的結合,使小說讀來感人,但也不免流於陳腔。而小說前頭田園生活的描寫與本書後三分之一所欲傳達的戰爭訊息與指控關連較低,設若作者欲藉此呈現鄉間與戰場在寧靜與擾攘、平和與殘暴、建設與毀滅的對比,似也欠缺貫穿與回照兩端的有力線索,此乃我個人以為這本小說讀來略顯遺憾之處。至於泰利最後的意外之死,更顯刻意強加,只能說是莫波格在國家不願俯首認錯的強硬態度之下,自行透過小說家之力於小說所伸張的文學正義。
愛孩子本來的樣子
貓頭鷹親子教育協會專任講師暨閱讀推廣志工 鍾月豐
我從讀第一章開始,就愛到不行,忍不住一頁接著一頁地往下看,完全停不下來。閱讀過程中好幾個地方我都忍不住掩面啜泣。
很多人都認為這是一本觸及戰爭的殘暴與恐怖的青少年小說,這點我完全同意,因為這一部分的篇幅占了全書的三分之一,不可謂不重;不過我讀完全書後,印象最深刻、最受感動的部份,卻是這一家人對待心智障礙的大個兒喬付出的關愛、包容與完全的接納。
大個兒喬是個智能障礙的男孩,但是整本作品中大個兒喬帶給人的不是陰暗與不快,相反的是陽光般的明亮色彩。作者在《柑橘與檸檬啊!》書中透過家人的眼睛與心靈,對大個兒喬的善良、明朗和人性有更多的著墨。日本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大江健三郎,也有一個身心障礙的長男,他曾有一段這樣的文字來形容智障者和家人間特殊的親密關係,他說:「世界知名導演的電影中也曾出現智能障礙者,但都只帶到濃厚的陰暗辛苦色彩,感覺不到觀看作品的快樂和喜悅。當然殘障者有陰暗辛苦的一面,這是我們全家親身經歷深切了解的。但是,每一個殘障孩子都各有他們會讓你看呆的善良,明朗和人性。這些特性對我們全家人來說都是最大的鼓勵。」是的,讓人看呆的善良、明朗和人性,在《柑橘與檸檬啊!》中的大個兒喬身上完全展現。
你可以在書裡看到,從大個兒喬的兩個弟弟查理和小托的眼睛和心靈中看到的是大個兒喬的善良明朗等特色,他們更發現大個兒喬是全天下獨一無二的特有種呢!約翰‧麥斯威爾的《人生一定要沾鍋》有一句話我始終沒有忘,那句名言是:「你是什麼樣的人,決定你看到什麼?決定你怎麼看待自己和怎麼看待別人。」我們常以為人世間有客觀真實的存在,其實都是透過我們心智篩選過濾後主觀的認定;我們的心,決定了我們看到人事物的哪一個面向。麥斯威爾的話在大個兒喬的家人身上得到最佳詮釋與印證。
而媽媽對大個兒喬誠摯無染的愛更是讓人動容;她對這個智能障礙的孩子完全的尊重與接納、了解與寬容。家人有這樣的心念,才看得到孩子至真至善的美好特質。書中有一段情節,在教堂這麼莊嚴肅穆、悲悽傷心的喪儀中,大個兒喬完全不管儀式的進行,一直用手指著教堂內飛舞的燕子,又自顧自地離開第一排位置到後面去開門,回來還大聲地對媽媽解釋他所做的事情,看到燕子終於從後門飛出去時更誇張地大笑出聲……喬的媽媽面對這麼不會察言觀色的大個兒,沒有責備,沒有說教,而是把他的手拉過去握在自己的手心。試想一下這樣的場景。這樣一個動作代表了千言萬語,代表了無以言喻的母愛,光是媽媽的這個動作就讓我落下眼淚,久久不能自已。雖然明知大個兒喬總是很脫線,總是無法像常人一樣表達自己的思緒情感,喬的媽媽也沒有把大個兒喬隔離於社交之外,仍然讓孩子參加教堂的儀式,參加整個葬禮;在墓地時,媽媽輕聲地向大個兒喬解釋爸爸已經不在棺木裡面,而是到天堂去了。這是何等的耐心與溫柔。是什麼樣的媽媽才能做得到的呢?
可喜的是大個兒喬回報媽媽的愛,是足以鼓勵人心的那種充滿善良、明朗和人性的表情與動作。當媽媽跪在雜草叢裡掩面而泣時,大個兒喬從屋子裡出來後,馬上跑向媽媽,跪在她的身邊,輕輕地對她又搖又抱。當他開始唱起〈柑橘與檸檬〉,媽媽才漸漸破涕為笑,加入歌聲。又有一次,他沿路採了野花塞在媽媽的手裡,不需要言語,這把野花已經說出了孩子最真摰的依戀與深愛。大個兒喬回報給媽媽的直接而潔白無瑕的愛,也真是感人肺腑啊!
面對這個不一樣的大哥,大個兒喬的兩個弟弟不是排斥,不是強求,不是嘲笑,而是無條件地接納,到後來甚至全家的生活以大個兒喬為中心而旋轉。兄弟兩人對他人的判斷取決於他們如何對待大個兒喬。凡是不喜歡大個兒喬,嘲笑大個兒喬是笨蛋的人、對大個兒喬報以異樣眼光,或對大個兒喬視若無睹的人,都是被查理和小托厭惡的人。查理和小托討厭上校,與上校結下梁子,緣於上校對大個兒喬的熱情招呼視若無睹;而小托和查理在學校與凶神惡煞的吉米與帕森打架,也是因為吉米嘲笑大個兒喬是瘋子、白癡。
這樣的兄弟情誼,我想主要也是源於母親的身教言教;小托在夜深人靜、回憶往事如煙時,特別常想起媽媽。咦?奇呀怪呀,為什麼媽媽的聲音比她的身形更為清晰?作者用側寫的描述方式,點出了媽媽對大個兒喬無微不至的關愛與教誨。原來那是因為大個兒喬個性好奇,所以媽媽得不斷地告訴他事情的成因。她是大個兒喬的嚮導、翻譯和精神導師。媽媽也常唱歌給大個兒喬聽逗他開心,或者用歌聲安撫大個兒喬焦躁不安的脾氣或困惑無助的身心。
《柑橘與檸檬啊!》為「無條件的愛」樹立了典範。所謂的愛其本來的樣子,並不是就放任不管,放著不教,而是因勢利導,順性而為。秉持著鍥而不捨,放下而不放棄的心態,路才走得遠,才走得穩。
愛孩子本來的樣子!我叮嚀自己,雖不能至,心也要嚮往之。
十點五分 他們走了,終於剩下我一個人。眼前的整個夜晚都是我的,我絕不虛度一分一秒。我不會把它白白睡掉。也不會作夢空想。我不能這麼做,因為今晚的每分每秒對我來說,都太過珍貴。 我要試著以原本的面貌,回憶每一件事情,就如同才剛發生過一樣。過去,我擁有了將近十八年的昨日與明日,而今晚,我必須竭盡所能地追憶這段歲月。我希望今晚夠長,像我的生命那麼長,絕不讓今晚被催我走向晨曦的浮夢所盤據。 今夜的我,比一生中的任何夜晚,還渴望生命。 § § § 查理牽著我的手,帶領我往前走,因為他知道我根本不想去。我從來沒穿過有領子的衣服,這領結令我窒息。我腳上的靴子形狀怪異,而且笨重。我的心情也很沈重,因為我即將去一個恐怖的地方。查理已經告訴我這學校的可怕之處:緬寧先生暴跳如雷的性格,還有掛在他書桌後面那道牆上的那支長長的教鞭。 大個兒喬不用上學,我覺得這很不公平。他年紀比我大得多,甚至比查理還大,卻從來沒上學過。他陪媽媽待在家裡,高坐在樹上哼唱著〈柑橘與檸檬〉,邊唱邊呵呵笑。大個兒喬老是一副開心的模樣,臉上總有笑容。我真希望能像他一樣快樂,我更希望能像他一樣待在家裡。我不想跟查理去,我根本不想上學。 我一直回頭看,期待獲判緩刑,期待媽媽會追上來把我帶回家去。但是她卻沒來,一直沒來,而我每踩一步,就越接近學校、緬寧先生,還有他的那支藤條一步。 「要不要騎到我背上?」查理問我。他看到我眼眶充滿淚水,就知道發生什麼事了。查理總是能看穿我的心事。他比我大三歲,做過各種事,非常神通廣大。而且他身材強健,最擅長把人駝在背上。我跳上他的背,緊挨著他,當我閉上眼睛時,眼淚卻開始汨汨流下,我咬著牙,試著忍住不要嗚咽出聲。但是我還是忍不住哭了出來,因為我知道今天早上才不是什麼全新的開始──不是像媽媽所說的,是個新奇而令人興奮的一天,而是一切的終點。我環著查理的脖子,深知自己無憂無慮的生活正面臨倒數計時,而今天從學校回家之後,我將不再是同一個我。